中文一二三区_九九在线中文字幕无码_国产一二区av_38激情网_欧美一区=区三区_亚洲高清免费观看在线视频

首頁 > 教案下載 > 歷史教案 > 初中歷史教案 > 八年級歷史教案 > 第1課 鴉片戰爭教案(精選3篇)

第1課 鴉片戰爭教案

發布時間:2023-07-21

第1課 鴉片戰爭教案(精選3篇)

第1課 鴉片戰爭教案 篇1

  △課標要求:

  列舉兩次鴉片戰爭期間西方列強的侵華史實,概述中國軍民反抗外來侵略的事跡, 體會中華民族英勇不屈的斗爭精神。

  一、鴉片戰爭

  開拓 海外市場 和掠奪 生產資料 ——根本原因

  虎門銷煙——借口

  工業革命后, 英國需要開拓 海外市場 和掠奪 生產資料  → 中國 自然經濟 占統治地位并實行

  閉關鎖國 政策 → 英國對華貿易出現 逆差  → 英國向中國大量走私鴉片 → 中國白銀大量 外流 , 人民身心健康受到嚴重 摧殘  → 林則徐赴廣東查禁鴉片并在 虎門 銷煙 → 英國侵略中國

  2、經過:1840、6——1842、8

  △鴉片戰爭中,中國軍民進行進行過哪些英勇的反抗?

  ① 林則徐 在廣東防御嚴密,使英軍無隙可乘

  ② 廈門 守軍英勇奮戰,擊退英軍

  ③鎮江戰役中,清軍滿族將領 海齡 率守軍浴血奮戰,

  最后全部壯烈犧牲。

  3、結果:中國戰敗,與英國簽訂了《 南京條約 》

  割地:香港島

  賠款:2100萬元

  開埠:廣州、廈門、福州、寧波、上海

  協定 關稅

  3、結果:中國戰敗,與英國簽訂了《 南京條約 》

  割地:香港島

  賠款:2100萬元

  開埠:廣州、廈門、福州、寧波、上海

  協定 關稅

  4、影響:中國開始淪為 半殖民地半封建 國家

  ①半殖民地:指喪失了 部分 而不是 全部 領土和主權

  ②半封建:各方面既保留了封建主義, 又發展了資本主義

  二、第二次鴉片戰爭

  打開中國更多 市場 , 擴大侵華權益

  借口:英法美向清政府提出 修約 要求遭拒

  2、過程:1856年——1858年——1860年

  3、結果:

  允許外國 公使 駐京

  增開 10 處通商口岸   

  ①1858年簽訂《 天津條約 》   賠償英法巨額白銀

  允許外國人在中國 內地 游歷、經商和傳教

  外國軍艦和商船可在 長江各口岸 通航

  增開 天津 為商埠

  割 九龍司 地方一區給英國

  對英法賠款各增至 800萬 兩白銀

  允許列強販賣 華工 

  ③ 俄 國趁火打劫,割走中國 東北 大片領土

  使中國喪失大片領土, 主權受到更加嚴重損害

  4、影響     清政府開始被列強 控制 , 中外反動派公開 勾結

  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 加深 了

  △與鴉片戰爭比較,第二次鴉片戰爭使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加深有何表現?

  鴉片戰爭 第二次鴉片戰爭

  割地 香港島 九龍司地方一區、東北100多萬平方公里

  賠款 2100萬元(銀元) 1600萬兩白銀

  開埠 5處:長江以南沿海地區 11處:全沿海、兩島、深入長江中游

  傳教 沿海5處通商口岸 深入內地

  通航 外國艦船可到沿海口岸 外國艦船可到入長江各口岸

  其它  公使駐京、販賣華工

  △隨堂練習——《全品》第10課“典題探究”(見《全品》第10課,略)

  △作業:《全品》課時作業(十)

第1課 鴉片戰爭教案 篇2

  第10課 鴉片戰爭教案

  (一)教學重點

  (二)教學難點

  (三)知識結構

  一.虎門銷煙

  1.背景

  ①歐美

  a.18世紀中后期,英國開始工業革命,不久法、美等國也相繼開展工業革命。

  b.為了開拓海外市場和掠奪生產資料,英國把侵略矛頭指向幅員遼闊的中國。

  c.從18世紀中期起,英國向中國輸入呢絨、棉紡織品和金屬制品,從中國購買茶葉、生絲和藥材。受自然經濟的抵制,英國商品銷路不暢,在兩國貿易中,中國處于出超地位。

  ②中國

  a.經濟上:清政府統治下的中國,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占統治地位,土地高度集中在官僚、地主手里,農民喪失土地的現象十分嚴重。

  b.政治上:清政府政治腐敗,財政困難,軍備廢馳。

  c.對外關系上 :面對西方殖民者的威脅,清政府仍然實行閉關鎖國政策。

  2.原因:英國為扭轉貿易逆差,英國違背國際道德,向中國走私毒品鴉片,掠走中國大量白銀,并嚴重摧殘著中國人民的身心健康。

  3.過程

  ①湖廣總督林則徐等上書道光帝,痛陳鴉片泛濫的危害,請示禁煙。

  ②道光帝任命林則徐為欽差大臣,赴廣東查禁鴉片。

  ③1839年6月,林則徐將繳獲英美走私的大量鴉片,在虎門海灘當眾銷毀。

  4.影響:英國政府聞訊,決定借端對中國發動侵略戰爭。

  【易錯點】貿易順差和逆差:指一個國家在一定時期內出口總值與進口總值相比較的差額。出口總值大于進口總值,叫貿易順差,或稱出超。反之叫貿易逆差,或稱入超。即:貿易順差=出超=賺錢;貿易逆差=入超=賠錢。

  【易錯點】鴉片戰爭前,在正當的中英貿易中,中國一直處于出超地位的根本原因是:中國自然經濟占統治地位。中國的自然經濟,對外來工業品有頑強的抵抗力,廣大農民生產自己需要的一切生活必需品,對外來商品缺乏購買力和購買需求。

  【易錯點】18世紀中期,

  【易錯點】在歐美列強中,英國之所以能率先發動侵略中國的鴉片戰爭,主要是因為:英國完成工業革命成為頭號強國。

  例題:右表是鴉片戰爭前中國白銀兌換制錢數的統計表。造成表格內數字變化的主要原因是( d )

  年份 一兩白銀兌換錢數

  1823~1824 1249文

  1828~1829 1337文

  1833~1834 1363文

  1838~1839 1638文

  a.清政府腐敗,貪污成風    b。清政府國庫空虛,加重賦稅       

  c.小農經濟破產,物價波動   

  d.鴉片走私貿易使中國大量白銀外流,銀價上漲

  二.鴉片戰爭

  1.過程

  ①爆發:1840年6月,英國艦隊侵入廣東海面挑釁,鴉片戰爭爆發。

  ②進犯

  a.廣東防御嚴密,英軍無隙可乘,就沿海北犯,進攻廈門。廈門守軍英勇奮戰,擊退英軍。

  b.英軍繼續北上,一度攻占浙江定海,最后到達天津白河口,威脅北京。

  ③妥協:清政府大為恐慌,與英軍談判,表示只要英軍撤回廣東,就懲治林則徐。于是,英軍南下廣東。道光帝將林則徐等革職查辦,改派琦善為欽差大臣赴廣東與英方“議和”。

  ④抵抗

  a.在議和時,英軍為給清政府施加更大壓力,于1841年初強占香港島,威逼廣州。

  b.道光帝感到有失尊嚴,對英宣戰。

  c.英軍擴大侵華,又攻占中國東南沿海一些城市。在鎮江,清軍滿族海齡率軍浴血奮戰,全部壯烈牲犧。

  ⑤求和

  a.1842年8月,英軍艦隊駛抵南京下關海面,揚言架炮攻城。

  b.清政府屈辱求和。被迫與英國簽訂中國近代史上第一個不平等的條約——《南京條約》。

  【易錯點】英國發動鴉片戰爭的根本原因是:打開中國市場。

  【易錯點】英國發動鴉片戰爭的根本目的是:打開中國商品市場。

  2.簽訂/內容

  ①割香港島給英國。

  ②賠款2100萬銀元。

  ③開放廣州、廈門、福州、寧波、上海五處為通商口岸。

  ④中國海關收取英商進出口貨物的關稅,由雙方商定等。

  記憶方法:割賠開稅。

  3.影響:鴉片戰爭給中國帶來巨大的屈辱和深重的災難。

  ①中國的大門被迫打開,外患接踵而至,主權和領土完整不斷遭到破壞。

  ②中國由一個獨立自主的封建國家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國家。

  《南京條約》簽訂后,1843年英國又強迫清政府簽訂《五口通商章程》和《虎門條約》,從中攫取領帶裁判權、片面最惠國待遇和在通商口岸租賃土地房屋居留等特權。美法兩國趁火打劫,于1844年脅迫清政府分別簽訂《望廈條約》和《黃埔條約》,攫取了更多的侵略權益。

  【易錯點】香港與香港島的區別:香港(也就是我們所說的香港地區)由三部分組成:香港島、九龍司、新界。所以中英《南京條約》中英國割占的是中國香港的一部分——香港島。而不是整個香港。1860年第二次鴉片戰爭后簽訂的中英《北京條約》中英國又割占了香港的九龍司,1898年英國又強占了新界。至此,整個香港完全由英國占領。

  【易錯點】中英《南京條約》中賠款的單位是銀元——不是白銀。(當時2100萬銀元約等于1512萬兩白銀)

  【易錯點】中英《南京條約》中英國最想得到的是哪一條?(或者說四條中哪一條才是英國發動戰爭的根本目的?)

  是第三條:開放廣州、廈門、福州、寧波、上海五處為通商口岸。而不是第四條協定關稅。

  原因:英國在完成工業革命后最需要原料產地和產品銷售市場。而當時清政府采取的外資政策是“閉關政策”,所以英國發動侵略戰爭要打開中國市場。至于關稅的多少,因為它是發達國家,它并不是很需要這一點。而事實也是這親,因為第四條是談判最后才加上去的,英國代表當時也說,第四條能加就加,不能加就算了,也能證明這一點。

  此外,我們還要靈活一些,如果沒有第三條,而只有第四條,那就選第四條,如果問四條中哪兩條是英國最想得到的,就應該選三、四兩條。

  【總結】領事裁判權:也叫治外法權,簡單來說就是外國人在中國犯了法,不能由中國政府來處理,而要由外國人的本國政府來處理,這樣就使得外國人可以在中國為所欲為,而逃避中國的法律制裁。

  【總結】片面最惠國待遇:最惠國一般是相互的,即兩國給予對方同樣的權利。但中英條約中規定清政府將來給予其他國家任何權利時,英國人都可以享有,但英國卻沒有給予清政府同樣的權利,所以稱為片面最惠國待遇。

  【易錯點】清政府在鴉片戰爭中失敗的根本原因是:制度腐朽。

  【易錯點】鴉片戰爭的最終結果從根本上取決于:社會制度的進步與落后。

  例題:以下各項最能反映英國發動鴉片戰爭本質意圖的是( c )

  a.割占香港島    b。賠款2100萬銀元    c。中國開埠通商    d。領事裁判權

  例題:英國與清政府簽訂的一個條約中規定:“英人華民交涉詞訟……,其英人如何科罪,由英國議定章程、法律,發給管事官照辦,華民如何科罪,應治以中國之法……。”這個規定最主要的影響是( c )

  a.英國人在華犯罪可以逃避制裁    b。按英國法律英人犯法難逃罪責

  c.這一規定踐踏了中國的司法主權    d。在當時歷史條件下對雙方都有利

  【總結】鴉片戰爭爆發的原因

  1.根本原因:完成工業革命的英國迫切要求打開中國市場。

  2.直接原因:中國的禁煙運動。

  【總結】鴉片戰爭的爆發是必然的?

  完成工業革命的英國需要尋找原料產地與產品銷售市場,而中國是理想的目標(大且窮)。所以即使沒有中國的禁煙運動為導火線,英國也會尋找其它的理由侵略中國的。甚至說,到最后沒有任何理由而發動侵略戰爭的。因為它需要中國的市場。

  三.戰火再燃

  1.原因

  ①鴉片戰爭以后,列強仍不滿足既得利益。

  ②英國聯絡美法兩國,向清政府提出修訂條約、擴大侵略權益的要求,遭到拒絕。

  【易錯點】英法發動第二次鴉片戰爭的直接原因是:清政府拒絕其修約要求。

  【易錯點】英法發動第二次鴉片戰爭的根本目的是:進一步打開中國市場。

  2.過程

  ①1856年,英軍進攻廣州,第二次鴉片戰爭爆發。隨后,法國也加入侵華戰爭。

  ②1858年,清政府被迫分別與英法兩國簽訂《天津條約》。

  ③1860年,英法聯軍不滿清政府指定的進京換約路線,再起沖突。英法聯軍接連攻陷天津、北京,火燒圓明園,咸豐帝逃往熱河。

  ④1860年,清政府又被迫與英法分別簽訂《北京條約》。

  【易錯點】最能說明英法侵略中國的第二次鴉片戰爭是“海盜式”的擴張的是:英法聯軍洗劫并焚毀圓明園。

  3.結果

  ①1858年,清政府與英法分別簽訂《天津條約》。

  a.允許外國人到中國內地游歷、經商和傳教。

  b.允許外國公使進駐北京。

  c.增開沿海沿江十處通商口岸。

  d.外國軍艦和商船可在長江各口岸通航。

  e.賠償英法巨額白銀。

  記憶方法:公開行賄(錢的意思)。

  ②1860年,清政府與英法分別簽訂《北京條約》。

  a.承認《天津條約》有效。

  b.增開天津為商埠。

  c.對英、法贖款各增至800萬兩白銀。

  d.割九龍司地方一區給英國。

  記憶方法:天天賠酒(九)。

  ③美俄兩國也趁火打劫,強迫清政府與它們簽訂不平等條約。特別是俄國,乘機強占了中國北方大片領土。

  4.影響

  ①使中國喪失大片領土,主權受到更加嚴重的侵害。

  ②清政府開始被列強控制,中外反動勢力公開勾結,共同鎮壓中國人民的反抗。

  ③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加深了。

  例題:下列各項最能有利于列強操縱清政府內政外交的是( a )

  a.外國公使駐京    b。準許華工出國    c。外國艦船在沿海沿江各口岸通航    d。外國人可以到內地游歷、經商、傳教

  【易錯點】鴉片戰爭后西方列強都謀求在中國的傳教權是為了:對中國進行文化滲透與侵略。

  【易錯點】第二次鴉片戰爭中俄國比任何一個參戰國得到更多的好處,好處指:割占中國大量領土。

  【易錯點】第二次鴉片戰爭中哪個國家獲益最大?——是沙俄。沙俄是侵占中國領土最多的國家,它雖然沒有直接參加第二次鴉片戰爭,但是卻獲得了最大的利益。

  【易錯點】第二次鴉片戰爭是第一次鴉片戰爭的繼續,主要是因為:目的和性質相同。尤其是目的相同,都是為了打開中國市場,擴大侵略權益。

  【易錯點】鴉片戰爭和第二次鴉片戰爭在本質上的相同點是:打開中國的市場。

  【易錯點】鴉片戰爭和第二次鴉片戰爭在本質上的相似之處是:侵略者的目的在于占據中國的市場和掠奪中國的財富。

  例題:第二次鴉片戰爭是第一次鴉片戰爭的繼續,主要是因為[答案]d

  a.兩次戰爭都是由英法發動的    b.兩次戰爭都以清政府的失敗而告終

  c.兩次戰爭中清政府都被迫簽訂了賣國條約    d.兩次戰爭的目的和性質相同

  [解析]比較戰爭的共同點首先應該從戰爭發動的目的來把握。兩次鴉片戰爭的本質相同點在于列強發動戰爭的根本目的是為了進一步打開中國的商品市場和原料產地,為工業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服務。

  【易錯點】涉及香港問題的有:《南京條約》《北京條約》。

  【易錯點】《南京條約》《天津條約》《北京條約》所共有的內容是:割占中國領土。

  【易錯點】鴉片戰爭改變了中國歷史正常的發展歷程,主要體現在中國:社會性質發生變化。

  【易錯點】鴉片戰爭后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主要表現在:中國的主權和領土完整遭到破壞。

  【易錯點】中國近代史以鴉片戰爭為開端,主要是因為:中國的社會性質發生根本變化。

  例題:我們以鴉片戰爭作為中國近代史的開端,主要依據是[答案]b

  a.中國社會的主要矛盾發生了變化      b.中國社會性質開始發生變化

  c.中國的革命任務發生了變化        d.中國革命的性質發生了變化

  [解析]本題屬于以果找因的因果關系選擇題,旨在考查學生對重大歷史事件造成的主要影響以及由此引起的一系列變化的分析能力。鴉片戰爭對中國社會的影響巨大,導致中國社會發生劇變,而一個國家最大的變化首先應該是社會性質的變化,正是社會性質的改變,導致中國社會主要矛盾和中國人民革命任務發生了變化。而d項革命性質的變化是由革命任務的變化所決定的。

  【易錯點】西方列強迫使清政府簽訂的一系列不平等條約,對中國造成的最嚴重危害是:使中國逐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易錯點】自1840年起,幾乎世界上所有的帝國主義國家侵略過我們,每一次戰爭幾乎都以中國戰敗、簽訂喪權辱國的條約而告終。之所以出現這種局面,其根本原因是:中國社會制度的落后。

  例題:鴉片戰爭中國戰敗表明了[答案]b

  ①腐朽的封建主義是無法與新興的資本主義抗衡的    ②落后就要挨打    ③清王朝的統治處于崩潰邊緣    ④工業革命是影響一個國家綜合國力的重要因素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解析]本題考查學生對鴉片戰爭時期中英雙方國情的掌握。運用對比法比較戰爭爆發時中、英兩國國情即可得出相關的結論:英國不論是政治、經濟,還是文化科技、軍事等方面均占著明顯的優勢,從而推斷出中國失敗的客觀原因;而中國政府的腐敗是主觀原因,綜合分析客觀、主觀原因可得出根本原因。而③選項中清王朝統治處于“崩潰邊緣”的說法不是很準確。

  例題:近代史上,南京和天津這兩個城市分別是在哪兩個不平等條約中被開放為通商口岸的?( b )

  a.《南京條約》、《天津條約》    b。《南京條約》、《北京條約》   

  c.《天津條約》、《北京條約》    d。《天津條約》、《璦琿條約》

  例題:下列條約中,均有割地、賠款、開埠通商條款的有(  )

  ①《南京條約》    ②《天津條約》    ③《北京條約》    ④《璦琿條約》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②③

  例題:下列關于中國近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最準確的說法是( d )

  a.政治上的半殖民地和經濟上的半封建并存    b。一半是殖民地一半是封建社會

  c.外國勢力深入,國家主權喪失    d。我國喪失部分國家主權并且自然經濟開始解體,產生了資本主義經濟成份

  例題:鴉片戰爭后,中國社會各種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是( a )

  a.外國資本主義與中華民族的矛盾    b。地主階級與農民階級的矛盾

  c.資產階級與無產階級的矛盾    d。封建主義與人民大眾的矛盾

  【問題】中國社會形態的變化是政治、經濟綜合作用的結果,是一個動態的變化過程。中國逐漸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過程中,一方面體現了歷史沉淪,另一方面又體現了歷史的進步,不能簡單割裂中國社會政治經濟上的內存聯系。

  【問題】經濟決定政治,英國為了滿足資本主義的發展需要,蓄意用武力打開貧弱的中國的大門,這是必然的,另一方面,對比分析中國全方位落后,戰爭中中國的失敗也是必然的。

  【問題】要一分為二的分析鴉片戰爭后中國社會的巨大變化,淪為半殖民地是消極的,開始了近代化進程則是積極的。

  【問題】如何理解第二次鴉片戰爭是第一次鴉片戰爭的繼續和擴大?

  1.繼續

  ①根本目的一脈相承,都是為打開中國市場,變中國為列強的原料產地和商品市場。

  ②戰爭性質一脈相承,都是侵略性的非正義的殖民掠奪戰爭。

  ③戰爭手段一脈相承,都是列強憑借其船堅利炮進行武力征服,都發動了兩次進攻。

  ④戰爭影響一脈相承,鴉片戰爭使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第二次鴉片戰爭使中國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

  2.擴大

  ①侵略國家增多,由英國一國擴大為四國。

  ②侵略區域擴大,由東南沿海擴大到中國北部沿海各省以及內地。

  ③主權喪失更多,由領海主權喪失擴大到內河航運權的喪失。

  ④領土割占更多。

  ⑤影響加深,中國社會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

  【總結】中國與外國簽訂條約的名稱、內容與影響簡表

  時間 條約 內容 評價/影響

  1842

  年 

  中英

  《南京條約》 割地 破壞了中國領土主權

  賠款 加重了中國人民負擔,為英國資本主義發展提供了資本

  通商 便利了資本主義國家的商品輸出

  關稅 破壞了中國關稅自主權

  1843

  年 中英《五口

  通商章程》和

  《虎門條約》 領帶裁判權 破壞了中國的司法主權

  片面最惠國 外國享有中國的最惠國待遇,中國無對等權利

  租賃 為建立租界提供了條件

  1858

  年 中英法

  《天津條約》 公使駐京 外國侵略者可影響和操縱清政府的內政外交

  增開十口 使外國侵略勢力擴展到沿海,并深入內地

  巨額賠款 加重中國人民負擔

  外人入內 成為外國人到中國內地進行種種不法活動的護身符

  艦船航行 列強取得了中國內河航運權,便利了外國商品向中國內地傾銷

  1860

  年 中英法

  《北京條約》 承認有效 

  增開天津 天津成為外國經濟勢力在中國北方的重要活動基地,并威脅北京安全

  割九龍司 進一步破壞了中國領土主權,使英國在香港地區的侵略勢力擴大,為它以后強租新界作了準備

  增加賠款 進一步加重人民負擔,激化了階級矛盾

  【問題】什么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不能理解為一半是殖民地的,一半是封建的,也不能理解為政治上是殖民地的,經濟上是封建的,“半殖民地”是指喪失了部分而不是全部的獨立主權,“半封建”是指既保存了封建主義,又有資本主義因素。“半殖民地”和“半封建”都有政治、經濟、文化方面的內涵。

  【問題】為什么說鴉片戰爭是中國近代史的開端?

  鴉片戰爭以后,中國的社會性質變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中國社會的主要矛盾由地主階級與農民階級的矛盾開始轉化為外國資本主義與中華民族的矛盾、封建主義與人民大眾的矛盾,而前者成為中國社會各種矛盾中最主要矛盾;中國人民從此擔負起反對外國資本主義侵略和本國封建統治的雙重革命任務。中國進入舊民主主義革命時期。

第1課 鴉片戰爭教案 篇3

  第一單元  侵略與反抗第1課 鴉片戰爭

  教學目標

  基礎知識

  了   解

  英國向中國走私鴉片,給中國社會帶來嚴重危害,并由此發動了侵略中國的“鴉片戰爭”

  掌   握

  林則徐維護中華民族利益,進行虎門銷煙的壯舉。中英《南京條約》的主要內容及其對中國的影響

  能力訓練

  過程方法

  探索分析

  鴉片戰爭爆發的根本原因和中英《南京條約》給中國社會造成的影響

  運用史料

  指導學生閱讀插圖、資料、自由閱讀卡,從中獲取與本課相關的史識

  邏輯思維

  訓練學生從鴉片戰爭的原因、經過、結果、影響的時空坐標中,掌握系統有序的歷史知識網絡,形成良好的邏輯思維習慣

  情  感、

  態  度

  價 值 觀

  思想意識

  通過英國向中國走私鴉片的史實,認識資本主義發家史的骯臟和血腥,揭露資產階級道德的虛偽和惟利是圖的本質

  愛國情感

  學習林則徐虎門銷煙、維護中華民族利益和尊嚴的愛國主義精神;記取鴉片戰爭“落后挨打”的歷史教訓,培養學生的憂患意識和振興中華的歷史使責任感教學重點  中國從主權獨立、領土完整、自給自足的封建國家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過程(虎門銷煙和南京條約)教學難點  分析鴉片戰爭前后中國社會政治和經濟的重大變化,理解中國近代社會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性質教學過程導入新課1、組織學生回顧初一學習情況,聯系新學期課改趨勢,修訂課堂評價辦法,并落實到位。2、指導學生閱讀第1頁“導入框”。組織學生學習和探究新課一、林則徐虎門銷煙 指導學生閱讀本目以及第5頁“自由閱讀卡·從罌粟到毒品”,討論回答問題:1、英國為什么要向中國走私鴉片?(為開辟國外市場、推銷工業品、掠奪廉價原料而侵華,為牟取暴利而走私鴉片。)2.英國走私鴉片對中國造成哪些危害?(a.白銀外流,造成清政府財政危機;b.銀價上漲,造成“銀貴錢賤”,加重農民負擔;c.腐蝕統治機構,清政府更加腐敗;d.毒害中國人民身心健康,削弱軍隊戰斗力。)3.面對著鴉片的危害,林則徐采取了怎樣的措施?(嚴厲禁煙)收到什么效果?(將繳獲的230多萬斤鴉片銷毀在虎門,維護了中華民族的利益,表現了中華民族反抗外來侵略的堅強意志。林則徐是當之無愧的民族英雄。)4、林則徐處理鴉片是燒毀它們嗎?(不是)為什么?(因為燒鴉片會產生大量毒煙,造成人們“被動吸毒”,所以才利用生石灰與海水化合反應產生的高溫來熔化鴉片,避免污染。)小結、過渡:林則徐虎門銷煙打擊了鴉片販子的囂張氣焰,挫敗了英國用鴉片打開中國大門的美夢。他們就悍然發動侵略戰爭,用大炮轟開中國的大門。二、中英《南京條約》學生閱讀本目,思考回答:1、這場戰爭是否因林則徐禁煙而引起?(不是。因為打開中國市場是英國政府的既定政策,他們要保護骯臟的煙片貿易,推行殖民擴張政策,什么手段都耍得出來。即使沒有林則徐的禁煙,他們也要用大炮說話的。德國著名軍事學家克勞塞維茨說過:“戰爭是政治通過另一種手段的繼續。”馬克思也說過:“英國用大炮強迫中國接受一種名叫鴉片的麻醉劑”,因此,這場戰爭被稱作“鴉片戰爭”。)2、這場戰爭的結局如何?(中國戰敗,清政府被迫簽定《南京條約》。)3、根據課本第5頁“練一練”:結合中英南京條約的主要內容,請你分析一下,鴉片戰爭給中國帶來什么危害?(割讓香港島使中國領土主權不完整;巨額賠款,增加了人民負擔;開放五口通商和協定關稅,有利于資本主義國家對中國的商品輸出。結果,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教師講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涵義:“半封建”指原有的封建經濟已被破壞,有了一定成分的資本主義經濟形式,但仍保持著封建剝削制度。“半殖民地”指當時形式上獨立,但在政治、經濟、文化各方面受帝國主義壓迫和控制的國家。4、根據課本第5頁“活動與探究1”:中國為什么會在鴉片戰爭中失敗?中國和歐洲的資本主義萌芽幾乎是同時產生的,但是中國的資本主義萌芽受到封建專制主義的嚴重阻礙,始終處于萌芽狀態。而歐洲的資本主義萌芽產生后,歐洲社會的一系列活動和運動都在促進它的成長。經過資產階級革命的勝利、資本主義制度的確立、工業革命的成功,資本主義的生產力迅猛發展起來,歐洲的資本主義長成了參天大樹。而英國這時已成為號稱“世界工場”和“日不落帝國”的資本主義“老大”。它與清政府相比,在政治、經濟、軍事上都擁有明顯的優勢。“落后就要挨打”是中國在鴉片戰爭中失敗的根本原因和深刻的歷史教訓。鞏固小結: 英國為開新市場,走私鴉片危害廣。民族英雄林則徐,虎門銷煙為國強。一八四零鴉戰起,《南京條約》喪權益。賠款通商又割地,半殖半封近代始。

第1課 鴉片戰爭教案(精選3篇) 相關內容:
  • 1.1-1.2 鴉片戰爭(通用17篇)

    第一章第一節《鴉片戰爭》教學設計教學目標一、知識目標1.中國近代史的起止時間、分期及社會性質2.鴉片戰爭前夕的世界形勢及清朝統治的危機3.鴉片走私和禁煙運動4.鴉片戰爭的過程5.識記知識點:虎門銷煙 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爭二、德育目標...

  • 中英鴉片戰爭 教案(精選4篇)

    教學目的一、學生應掌握的基礎知識:1840年6月英國發動鴉片戰爭;1841年英軍侵占香港島;關天培虎門犧牲;三元里人民抗英斗爭;葛云飛定海犧牲;陳化成吳淞犧牲;1942年8月鴉片戰爭結束;中英《南京條約》及其附件的主要內容;中美《望廈...

  • 中英鴉片戰爭(通用10篇)

    教學目標英國發動鴉片戰爭的原因和經過;中國軍民的英勇抗爭;中英《南京條約》及其附件的主要內容;中美《望廈條約》和中法《黃埔條約》的簽訂;第一批不平等條約對中國的危害;鴉片戰爭是中國歷史的轉折點,是中國近代史的開端。...

  • 第1課 鴉片戰爭(精選8篇)

    △課標要求:列舉兩次鴉片戰爭期間西方列強的侵華史實,概述中國軍民反抗外來侵略的事跡,體會中華民族英勇不屈的斗爭精神。一、鴉片戰爭開拓和掠奪——根本原因虎門銷煙——借口工業革命后,英國需要開拓和掠奪→中國占統治地位并實行政策...

  • 鴉片戰爭期間列強侵華罪行,(通用13篇)

    人教課標版歷史 八年級上學期 第2課 第二次鴉片戰爭期間列強侵華罪行 教學目標一、知識目標通過本課的教學,使學生了解第二次鴉片戰爭期間,列強侵華的罪惡行徑,清朝統治者的腐敗無能,使中國舉世聞名的皇家宮苑付之一炬,主權進一步喪失,土地...

  • 鴉片戰爭,(精選14篇)

    課程標準:列舉1840年至19xx年間西方列強的侵華史實,概述中國軍民反抗外來侵略的斗爭的事跡,體會中華民族英勇不屈的斗爭精神。復習重點:1、鴉片戰爭的歷史背景分析。...

  • 鴉片戰爭(通用14篇)

    教學目標基礎知識學習目標掌握前的中國和世界;禁煙運動;的原因、經過及結果。獲取知識的過程、結果通過了解前夕中外狀況,使學生掌握中國戰敗的根本原因。...

  • 《鴉片戰爭》(精選17篇)

    第一章 第一節 鴉片戰爭教學目標1.知識方面:通過本節內容的教學,使學生了解或掌握鴉片戰爭前夕的中國和世界;英國向中國走私鴉片的原因及危害;林則徐領導的禁煙運動;英國發動鴉片戰爭的原因和經過;中國軍民奮勇抵抗;鴉片戰爭的結束...

  • 第一課 《鴉片戰爭》 學案(精選11篇)

    第一課 《鴉片戰爭》 學案教學目標:認識英國向中國走私鴉片給中國帶來的危害;掌握虎門銷煙的壯舉;理解《南京條約》的內容及影響讓學生銘記“落后就要挨打”的教訓,增強振興中華的歷史責任感教學重點:虎門銷煙 《南京條約》一:課前預...

  • 1.1-1.2 鴉片戰爭(精選17篇)

    1.1-1.2 鴉片戰爭教學目標1. 知識要求:了解或掌握鴉片戰爭前夕的中國和世界;英國向中國走私鴉片的原因及危害;林則徐領導的禁煙運動;英國發動鴉片戰爭的原因和經過;中國軍民奮勇抵抗;鴉片戰爭的結束;中英《南京條約》;中英《五口通...

  • 鴉片戰爭的影響(通用9篇)

    教學目標基礎知識學習目標掌握《南京條約》及其附件 ;《望廈條約》和《黃埔條約》;。獲取知識的過程、結果:分析第一批不平等條約的危害,使學生掌握鴉片戰爭給中國帶來的影響。...

  • 第四單元第12課  鴉片戰爭教案

    第四單元 內憂外患與中華民族的奮起第12課 鴉片戰爭教案教學目標1、基礎知識:(1)鴉片戰爭、第二次鴉片戰爭的起因和后果,理解中國戰敗的原因。...

  • 第一課 鴉片戰爭導學案

    第一課 鴉片戰爭導學案【學習目標】1、知識識記:林則徐虎門銷煙 英國發動侵略中國的鴉片戰爭 中英《南京條約》的簽定及其對中國的影響2、能力培養:分析鴉片戰爭爆發的主要原因及其與虎門銷煙的關系;歸納南京條約的內容,分析鴉片戰爭對...

  • 第一節  鴉片戰爭

    第一節 鴉片戰爭教學目標一、基礎知識目標鴉片戰爭前夕清朝封建統治的腐朽沒落和歐美資本主義國家的迅速崛起;英國向中國走私鴉片的原因及危害;林則徐領導的禁煙運動;英國發動侵略中國的鴉片戰爭;中國軍民奮勇抵抗;清政府屈服,鴉片戰...

  • 第十課 鴉片戰爭

    第十課 鴉片戰爭【課時】2課時【課程標準】列舉1840年至19xx年間西方列強的侵華史實。概述中國軍民反抗外來侵略斗爭的事跡,體會中華民族英勇不屈的斗爭精神。...

  • 八年級歷史教案
主站蜘蛛池模板: v888av精品视频 | 亚洲欧美一区二区久久 | 亚洲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 | 日韩高清免费在线 | 国产精品日韩精品欧美精品 | 免费在线观看毛片网站 | 浪货跪下给我好好含着羞辱调教 | 亚洲v国产v天堂a无码二区久久 |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一区二区 | 日韩专区视频 | 国产成人精选在线不卡 | 色婷婷久久久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一级免费黄色片 | 国产一级一片射内视频 | 毛片一级片| 免费不卡欧美自拍视频 | 国产小视频在线播放 | 俺来也中文字幕 | 国产日韩久久久 | 韩国午夜理论a三级在线观看 | 日本v片在线观看 | 国模av在线 |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妇女 | 色综合色欲色综合色综合色综合r | www.47久久青青 | AV天堂东京热无码专区 | 天天宗合网 | 日本极品a级片 |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av | 久久久久久网址 | www.中文字幕 | 美女一级 | 国产精品扒开腿做爽爽爽日本无码 | 日本亚洲欧美 | 欧美久久一级 | 亚洲成人av片| 免费av毛片在线观看 | 久热精品在线视频 | 未满十八18禁止免费网站 | 射射视频 | 精品人妻午夜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