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上第二單元基礎知識復習
六 阿長與《山海經》
課文注釋:
1選自《朝花夕拾》(《魯迅全集》第二卷,人民文學出版社1981年版)。魯迅(1881—1936),本名周樹人,浙江紹興市人,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著作有雜文、小說、散文、詩歌等,收在《魯迅全集》里。 2謀死:謀殺 3隱鼠:鼴鼠的別名。 4切切察察:現在多寫作“嘁嘁喳喳”,模擬細碎的說話聲。 5絮說:絮絮叨叨地說。 6順順流流:即“順順溜溜”,順當。 7元旦:這里指農歷正月初一。 8劈頭:開頭。 9長毛:太平天國的軍隊恢復留發的傳統,用以對抗清朝剃發留辮的律令,所以當時被稱為“長毛”。 10洪秀全:(1804-1864)太平天國農民起義的領袖。 11遠房的叔祖:指周兆藍,字玉田,是個秀才。 12制藝和試帖詩:都是科舉考試規定的公式化詩文。這里指當時書坊刊印的八股文和試帖詩的范本。 13全體:全身。 14震悚(sǒng):身體因恐懼或過度興奮而顫動。 15圖贊:寫在畫面或圖頁上的贊美詩文。 16郝懿行(1757-1825):字蘭皋,山東棲霞人,清代經學家。 17三月十日:指1926年3月10日。
讀讀寫寫
駭(hài):驚嚇;震驚
擄(lǔ):把人搶走
悚(sǒng):害怕
惶急(huáng):因為恐懼而著急
瘡疤:瘡好了后留下的疤。
詰問:斥責,反問
渴慕:非常羨慕
疏懶:懶散而不慣受約束。
霹靂:云和地面之間發生的一種強烈雷電現象。本文指感情強烈的震動。
孤孀:寡婦。
課文結構分析
1、層次結構
第一部分(1-2),簡介長媽媽的情況及名字的由來。
第二部分(3-12),寫作者“憎惡”、“討厭”阿長的原因。
第三部分(13-26),寫作者對長媽媽敬佩和懷念的原因。
第四部分(27-30),抒發對長媽媽的深沉的懷念。
2、中心意思
這篇選自《朝花夕拾》的散文,記敘了阿長和童年魯迅交往的幾件事,生動地刻畫了長媽媽的爽朗而多嘴,有許多麻煩的禮節,卻能夠做別人不肯做和不能做的事情這一形象,表現了童年魯迅內心世界的豐富多彩和對長媽媽深深的懷念之情。
3、寫作特點
選材精當,重點突出,運用欲揚先抑的手法更突出了對長媽媽的深沉思念。
七 背 影
課文注釋:
1選自《朱自清散文全集》(江蘇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朱自清(1898-1948),字佩玄,江蘇揚州人。散文家、詩人、學者。作品收在《朱自清全集》里。 2差使:舊社會在機關里做事叫“當差”,這里指職務。 3狼藉:亂七八糟的樣子。 4簌簌:紛紛落下的樣子。 5典質:(把財產、衣物)典當、抵押出去。典,當。質,抵押。 6慘淡:凄慘暗淡,不景氣。 7賦閑:失業在家。晉人潘岳有《閑居賦》,因而后人便把沒有職業的“閑居”叫做賦閑。 8勾留:短時間停留。 9浦口:鎮名,在南京市西北部的長江北岸,是津浦鐵路的終點站。 10腳夫:就是對搬運工人的稱呼。 11小費:顧客、旅客額外送給服務人員的錢。 12迂:言行守舊,不合時宜。 13月臺:站臺 14蹣跚:因為腿腳不靈便,走路緩慢搖擺的樣子。 15拭:擦。 16頹唐:衰頹敗落。 17觸目傷懷:看到(家庭敗落的情況)心里感到悲傷。懷,心。 18已:停止,這里是控制的意思。 19情郁其中:感情積聚在心里。 20瑣屑:細小而繁多(的事)。 21惟:只是 22箸:筷子 23大去:意思是與世長辭,一去不返。這是對死得委婉說法。
讀讀寫寫
交卸:舊時官吏卸職,向后任交代。
奔喪:從外地急忙趕回去料理長輩親屬的喪事
狼藉:亂七八糟的樣子
簌簌(sù):紛紛落下的樣子。
典質:(把財產、衣物)典當、抵押出去。典,當。質,抵押。
賦閑:失業在家。晉人潘岳有《閑居賦》,因而后人便把沒有職業的“閑居”叫做賦閑。
頹唐(tuí):衰頹敗落。
瑣屑(xiè):細小而繁多(的事)。
課文結構分析
1、層次結構
第一部分(1),開篇點題。思念父親,最難忘懷的是他的“背影”。
第二部分(2-6),回憶往事。追述車站離別情景,表現父親愛子之情。
第三部分(7),別后思念。淚光中再現“背影”,喟然長嘆,抒發懷念父親之情。
2、中心意思
《背影》是一篇紀實散文,也是一篇感人至深的文章。它通過對回鄉奔喪、浦口分別、別后思念的描述,特別是通過對父親背影的描寫,充分體現了父子之間的真摯深厚的感情。
3、寫作特點
語言樸實,角度新穎,文質兼美
八 臺階
課文注釋:
1選自小說集《臺階》(作家出版社1992年版),有刪節。 2凼:方言,水坑。 3活的過去:方言,能干活的意思 4尷尬:神色、態度不自然。
讀讀寫寫
凹凼(dàng):水坑
尷尬(gān gà):神色、態度不自然。
煩躁:煩悶急躁。
微不足道:形容非常微小,不值一提。
大庭廣眾:人很多的公開場合。
課文分析
舊臺階(1-6) 三級 青石板 地位低
新臺階(18-29) 九級 水 泥 地位高
父親的性格:倔強,勤勞,堅強,儉樸,謙卑
作者對父親的感情混雜了敬仰,贊嘆和同情。
舊臺階描寫 1石板的由來
2石板的粗糙
3臺階之低
九 老王
課文注釋:
1選自《楊絳散文》(浙江文藝出版社1994年版) 楊絳散文集:《干校六記》《將飲茶》譯有《堂吉柯德》 2塌敗:塌陷破敗 3默存:本文作者的丈夫錢鐘書的字。錢鐘書(1910-1998),江蘇無錫人,學者,作家,著有小說《圍城》和學術著作《談藝錄》《管錐編》等。 4干校:這里指“五七干校”,“文化大革命”期間國家干部下放勞動鍛煉的場所。 5湊合:將就 6傴(yǔ):彎(腰)曲(背) 7翳(yì):眼角膜病變后留下的疤痕 8滯苯:呆滯笨拙 9愧怍(zuò):慚愧
讀讀寫寫
傴(yǔ):彎(腰)曲(背)
惶恐:驚慌害怕。
荒僻:荒涼偏僻。
塌敗:塌陷破敗
取締:明令取消或禁止。
骷髏:干枯無肉的死人頭骨或全副骨骼。
滯笨:呆滯笨拙
愧怍(zuò):慚愧
課文分析
那是一個幸運的人對一個不幸者的愧怍:一個社會有幸運者和不幸者,幸運者有責任去幫助不幸者,關注他們的命運,改善他們的處境,讓他們過上好日子。作者之所以“愧怍”是因為作者作為幸運者對老王的關心還不夠。
生活情況:1職業,謀生手段
2生理缺陷,謀生的困難
3居住條件差
交往的事:1帶送冰塊
2送錢先生上醫院不收錢
★ 3臨死前送香油和雞蛋
老王:老實厚道,心地善良,知恩圖報,孤苦伶仃。
鑲嵌:比喻,夸張,強調了老王步履維艱,身體僵直
強笑:準確而含蓄,透露了老往自己變成這個樣子,還送東西老謝我們,心里又說不出的辛酸和感激。
“前任”:大詞小用,用詞簡潔之至,且又風趣。
楊絳全家有人道主義思想,有平等觀念。
十 信 客
課文注釋:
1選自《秋雨散文》(浙江文藝出版社1994年版),有刪節。余秋雨著有《文化苦旅》《山居筆記》《秋雨散文》《千年一嘆》《文明的碎片》。 信客,鄉村過去沒有郵局,對外通信往來主要靠從事這種特殊職業的人。 2闖碼頭:外出到城里謀生 3吊唁(yàn):祭奠死者并慰問家屬
讀讀寫寫
克扣:私自扣減應該發給別人的財物。
接濟:在物質上援助。
唏噓:哭泣后不由自主地急促呼吸。
稀罕:稀奇;認為稀奇而喜歡。
噩耗:指親近的人死亡的消息。
呵斥:大聲斥責。
焦灼:非常著急。
伎倆:不正當的手段。
顛沛:窮苦,受挫折。
吊唁(yàn):祭奠死者并慰問家屬
文縐縐:形容人的談吐、舉止文雅的樣子。
長途跋涉:爬山趟水,形容旅途艱苦。
窮愁潦倒:窮困愁苦,非常失意。
風塵苦旅:形容旅途艱苦。
雞零狗碎:形容事物零碎細小。
低眉順眼:低著眉頭,兩眼流露出順從的神情。形容馴良、順從。
連聲諾諾:一聲緊接一聲答應。
生死禍福:
課文分析
余秋雨的寫作風格:典雅,質樸,暢達
本文寫了信客從業緣起,信客生涯,轉業之后
信客生涯:新老信客談從業之苦(總領)
工作繁忙
傳遞噩耗,料理后事,送遺物
代寫書信
本文概括地寫了信客在謀生者死后當代理人,具體地寫了一次遭誣陷的事
信客:誠實無私,任勞任怨,克盡職守,待人寬容,善良厚道,通達世理
老信客 略寫 暗線寫老信客一生命運 贊賞和同情
年輕信客 詳寫 明線寫年輕信客生涯 贊頌和褒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