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節 昆蟲的生殖和發育(八下生物教案)
第二節 昆蟲的生殖和發育教學目標
1. 通過觀察和飼養家蠶等實踐活動,理解變態發育的概念和過程。
2. 聯系生活實際,舉例說出昆蟲的生殖和發育過程及特點。
3.舉例說出昆蟲在人類生活、生產中的作用,關注生物科學技術在社會發展中的作用
能力目標
激發學生熱愛生物科學,并立志在仿生學方面鉆研、創新、有所成就。
情感目標
1. 使學生認識動物與人類生活息息相關,并養成愛護動物、保護生物、好好學習生物學知識的良好品質。
2. 通過本節學習,幫助學生在以后樹立遠大理想。
教學重點
1. 理解變態發育的概念和過程。
2. 昆蟲與人類生活的聯系,生物科技在生物發展中的作用。
教學難點
1. 通過觀察和飼養家蠶等實踐活動,理解變態發育的概念和過程。
2. 了解變態發育的概念和過程。
教學方法
討論、競賽、啟發、誘導等
教具準備
昆蟲多樣性及家蠶生殖發育過程的多媒體課件。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教師:同學們,在我們生活的環境中,有郁郁蔥蔥的森林,一望無際的草原,絢麗多彩的奇花異草,還有種類繁多的飛禽走獸……在我們腳下的土壤中,生活著螻蛄、蚯蚓、鼴鼠等動物,以及大量的微生物和植物的根系。下面我們來一起了解一下昆蟲的世界,看看自己是否能從中找出一些問題來。
(教師播放有關昆蟲多樣性的多媒體課件)
教師:多媒體放映結束了,哪位同學能描述一下剛才的畫面?
學生:剛才畫面上出現了辛勤的蜜蜂,飛舞的蜻蜓、蝴蝶,還有蚊子、蒼蠅……我覺得它們都屬于昆蟲。
教師追問:你如何判斷它們都屬于昆蟲?
學生:它們和蝗蟲一樣,身體可以分為頭、胸、腹三部分;頭部有一對觸角,一對復眼和一個口器;胸部有三對足,一般有2對翅膀。這些都屬于昆蟲的主要特征。
教師:很好!通過以前的學習,我們知道昆蟲是地球上種類和數量最多的動物,種類超過100萬種,幾乎在地球表面的任何地方都有分布,與人類的關系十分密切。昆蟲也是無脊椎動物中唯一會飛的動物。那么,這種會飛的無脊椎動物我們了解多少呢?同學們請看屏幕上的問題,思考并討論:
(屏幕內容如下:)
1. 冬季幾乎看不見蚊子、蒼蠅,為什么春暖花開的季節蚊蠅就多起來了?
2. 食用物品中,如何就長出了“肉蟲子”
3. 在太陽地下翩翩起舞的蝴蝶是由“毛毛蟲”變的。“毛毛蟲”是從哪兒來的?它怎么會變成蝴蝶呢?
4. “旱極而蝗”大家如何來解釋?為什么在潮濕、陰暗的角落中,蚊子就比較多?
學生:夏季天氣比較炎熱,適合蚊蠅生活;冬季天氣寒冷,蚊蠅就被凍死了,所以冬季我們看不到蚊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