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生物 酵母菌和霉菌 教案
歸納總結:酵母菌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應用較早的一類微生物,自然界中幾乎到處都有酵母菌,已發現的酵母菌達數百種之多,絕大多數都是人類的好朋友,特另提在酒類釀造方面已經有四千多年的歷史。另外酵母菌中含有豐富的蛋白質、維生素等營養物質,因此可利用酵母菌的菌體捉取輔酶a、細胞色素c、凝血質、卵磷脂和多種氨基酸等。近幾年,酵母菌在石油脫蠟、酶制劑和發酵飼料等方面的應用也有了新的進展。
(4)關于酵母菌生殖方式的教學:
指導學生,制作臨時裝片,在顯微鏡下觀察正在進行出芽生殖的酵母菌,在黑板上畫簡圖示意,制作投影片。強調酵母菌出芽生殖的芽與綠色開花植物的芽不是一個概念。酵母菌細胞上長出的突起,比母細胞小得多,是母細胞上的一個芽體,脫離母體后,即成為個新的酵母菌,屬于無性生殖。酵母菌還有另一種生殖方式為孢子生殖,在條件惡劣時,產生孢子,由孢子發育成新個體。
二、講述霉菌的形態結構時,運用講述與實驗結合的方法。具體方法如下:
(1)進行實驗觀察:
①取一塊長有青霉的橘皮或長有曲霉的饅頭,用放大鏡進行觀察。觀察青霉或曲霉的形態和顏色;
②指導學生制作橘皮培養出的青霉裝片,讓學生在顯微鏡下觀察。注意以下問題:取材用解剖針挑取少量,要從顏色很淺的綠色部分取材做裝片,這樣既能看到無色的分枝菌絲,又能觀察到菌絲頂端的綠色孢子。
③課前制備好的青霉或曲霉的培養裝片,做好示范鏡,讓學生觀察。
(2)學生觀察后提問學生看到了什么?
讓學生描述青霉或曲霉的形態和顏色。告訴學生在鏡下觀察到大量綠色成串的青霉的孢子,曲霉的孢子。常見的是黑、黃和橙紅色,無色的部分是菌絲。然后進行青霉和曲霉形態結構的講解。指出:青霉和曲霉呈現出的不同顏色是孢子的顏色,而它們的菌絲是無色的。
青霉和曲霉的菌體是由許多菌絲組成的,分為直立菌絲和營養菌絲。由于上有橫隔,是多細胞個體。但不是所有霉菌都是多細胞個體。青霉和曲霉的每個細胞中都有細胞核,是真核生物。另外參照書中插圖讓學生比較青霉與曲霉分生孢子梗的區別:青霉孢子梗頂端無膨大;曲霉分生孢子梗頂端膨大成為球狀。
(3)關于青霉與曲霉的營養方式
強調:由于青霉和曲霉菌絲體中無葉綠素,不能進行光合作用,只能吸收現成有機物,進行腐生生活,所以為異養生物。
(4)青霉和曲霉的生殖方式
讓學生從孢子梗的形態及孢子的顏色上分辨青霉和曲霉,指出它們是靠孢子生殖的,這種孢子可在空氣中傳播,每個孢子落到適宜的環境中,都可以發育成新個體。在溫暖潮濕的季節里衣物有時會發霉,正是霉菌孢子大量繁殖的結果。
青霉、曲霉與人類的關系是怎么樣的?
組織學生討論青霉和曲霉對人類有益和有害的地方是什么,而后歸納總結。著重指出:曲霉是發酵工業及食品加工方面的重要菌種。xx年以前我國就已利用曲霉制醬,也是我國民間用以釀酒、制醋曲,制某些副食品的重要菌種。例如我國生產的腐乳有白腐乳、青腐乳和紅腐乳之分,當你看到紅腐乳時不要以為染了化學顏料,其實它是紅曲霉分泌的紅曲加工而成,由于人們選用了不同工藝,因而使腐乳各具特色。
青霉除了用于提取青霉素外,還用于制造有機酸、葡萄糖氧化酶和淀粉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