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地生活的動物
2、蝗蟲的呼吸器官是( )
a.鰓 b.氣管 c.肺 d.皮膚
3、完全用肺呼吸的動物是
a.蜥蜴和蟾蜍 b.壁虎和蜥蜴
c.龜和大鯢 d.蛇和青蛙
4、雨后,常見到地面上有一些蚯蚓,這是因為( )
a蚯蚓爬出地面呼吸 b蚯蚓爬出地面飲水
c蚯蚓喜歡在潮濕的地面上爬行 d借助潮濕的地面,蚯蚓可以迅速改變生活環境
5、屬于環節動物的是( )
a沙蠶和蚯蚓 b水蛭和蠶 c蚯蚓和海葵 d水蛭和珊瑚蟲
6、兔、牛、羊是食草動物,請選擇與它們食草習性相適應的特點( )
①門齒像鑿子 ②犬齒銳利 ③臼齒寬闊 ④消化道長 ⑤消化道短 ⑥盲腸發達
a.①②④⑥ b.②③④⑥ c.①③④⑥ d.②③⑤⑥
7、鯨是哺乳動物的最重要特征是( )
a.用肺呼吸 b.心臟四腔
c.體溫恒定 d.胎生哺乳
二.非選擇題
1、陸地生活的動物一般有防止水分散失的結構,爬行動物具有角質的___ ____;昆蟲有___ ___。
2、蚯蚓的呼吸是靠__ ,陸地生活的動物的呼吸器官是______ 。
3、哺乳動物特有的生殖發育特點是______和______,這能夠大大地提高后代的______,增強對陸上生活的______能力。
4、觀察右圖回答下列問題:
(1)寫出圖中數碼所指部位的名稱:1是_______;2是_______;3是_______。
(2)_______圖是兔的牙齒,理由是它只分化為_________齒(適于切斷植物纖維)和_________齒(適于磨碎食物)。而且兔的消化道上有發達的________。這些都是與兔___________的生活習性相適應的。狼的牙齒,還有鋒利的______可用于攻擊、捕食、撕裂食物,這是與它們________的生活習性相適應。
七、學習感悟
參考答案:
三、合作探究
(一)1.陸地環境沒有了水中的溶解氧,氧氣以氣體狀態存在于空氣中,出現了用肺呼吸或用氣管呼吸。
2.陸地環境沒有了水的浮力,出現了四肢發達的肌肉這是支撐體重和奔跑運動的結構。
3.陸地環境沒有了水,變得干燥,出現了外骨骼、角質鱗片等防止水分散失的結構。
4.陸地環境復雜、危險四伏,出現了非常發達的神經系統和靈敏的感覺器官以對外界刺激做出靈敏、迅速的反應。
(二)1、生活在富含腐殖質的濕潤的土壤中。晝伏夜出,以枯枝落葉為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