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上冊生物《人體內物質的運輸》教學設計
第1節 人體內物質的運輸(3)
課型:新授 時間:/9
執筆:繆 審核:生物組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1)區別三種血管的結構特點和生理功能;
(2)描述血細胞的結構特點和生理功能;
(3)描述心臟的結構特點和生理功能;
(4)描述血液循環的途徑。
2、能力目標
(1)通過描述血管、心臟、血細胞的結構特點和生理功能,培養學生的觀察、分析和綜合能力。
(2)能熟練使用顯微鏡觀察魚尾鰭血液循環。
(3)通過與同學合作完成脈搏、心率、血壓的測定,培養學生的自我保健意識。
3、情感態度與價值目標
(1)體驗生命,關愛生命。
(2)通過與同學合作完成脈搏、心率、血壓的測定,培養學生的團結合作精神。
(3)通過學習人體的血量、輸血和血型的知識,對學生進行“每個健康公民都有獻血義務”的思想教育。
教學重點:三種血管的結構特點和生理功能;血細胞的形態結構和生理功能;心臟的結構特點和生理功能;肺循環、體循環的途徑。
教學難點:心臟的結構、血液在循環途徑中成分的變化和血壓。
課時:第三課時
[教學過程]
一、課程導入
在我們的身體中有一條紅色的長河,它比世界上最長的河流還要長,這就是潛藏在你的、我的、他的身體中血管,血管中流動著紅色的血液,我們叫它生命河,它能運輸我們人體生命活動所需的營養物質,又是醫生為我們檢查身體的一面鏡子。
二、自學自測
1.血量 ⑴成年人的血液總量約占體重的 。
⑵一個體重為60kg的健康人,體內的血液量為 。假如你是成年人,估算一下你體內的血量大約是多少?
2. ⑴正常的血液為 色黏稠的液體,它由 (占 % )和 (占 % )組成。血細胞包括 、 和 。
⑵將一定量的人的血液放入裝有抗凝劑的試管中,靜置一段時間后,會出現______現象,分成_______層。上層是_______,呈 色;下層是_______,呈 色;中間還有一層薄層是 和 ,呈 色。
⑶血漿的成分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血漿的主要作用是運載___________,運輸_________和___________等。
3.貧血與發炎
⑴貧血和炎癥時血細胞的數量變化: 貧血 減少;炎癥 增多。
⑵貧血使血液運輸 的能力降低,貧血患者應多吃一些含 和鐵豐富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