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一二三区_九九在线中文字幕无码_国产一二区av_38激情网_欧美一区=区三区_亚洲高清免费观看在线视频

首頁 > 教案下載 > 生物教案 > 初中生物教案 > 八年級生物教案 > 消化系統(精選3篇)

消化系統

發布時間:2023-12-12

消化系統(精選3篇)

消化系統 篇1

  初二生物教案           

  導入新課:

  下面請大家看一組鏡頭(屏幕顯示:人們的用餐鏡頭),看了這組鏡頭,大家可能食欲大增吧,可別光想著吃了,大家思考一個很簡單問題:“人為什么要吃食物?每天吃的糧食、蔬菜、肉、蛋都到哪去了?”(學生討論回答:人吃食物是為了活著;是為了吸收營養、食物都被消化了等等)

  講授新課:

  人們吃飯是為了吸收營養,那么這些食物是如何變成我們人體需要的營養的呢,這項工作由消化系統這個大家庭來完成,這節課我們就來學學這個大家庭有哪些成員。(屏幕顯示:人體的消化系統模式圖)

  這些器官大家都不陌生吧,誰告訴老師你認識哪一個?(提問學生,請一位學生上講臺指出器官并說出名稱),好,我們來看看他說得對不對(屏幕顯示各器官名稱)。這些器官就是我們吸收營養不可缺少的,我們把他們稱作是“消化系統”(屏幕顯示:消化系統模式圖)。下面我們對著這個圖在自己身上找出他們的部位。下面請一位同學上來給我們指一指。(一位學生上講臺,邊找部位邊說出名稱)。

  知道這些器官的名字以后,下面我們就重點介紹一下三個家庭成員:最硬的牙齒、最粗狀的胃、最長的小腸。

  第一個朋友來了,大家把嘴巴張開,他叫“牙齒”(屏幕顯示牙齒結構圖:牙齒――人身體上最堅硬的器官)。

  請大家說說牙齒的功能和下列哪些物品的功能有點相似?(屏幕顯示物品圖:剪刀、錘子、刀子、石磨。學生回答各種物品的功能)

  既然牙齒有這么多功能,我們就來看看它的結構到底是怎樣的。(屏幕顯示:牙齒的結構圖)

  牙齒長在上頜骨和下頜骨的牙槽里,每個牙齒分牙冠、牙頸、牙根三部分。構成牙齒的主要物質是牙本質。牙冠的表面覆蓋著一層乳白色的釉質,是人體結構中最堅硬的物質,損壞后不能再生。在牙根部分,牙本質的外面是牙骨質。牙髓填充在牙齒中央的牙髓腔里,其中含有血管和神經。

  牙齒是非常重要的器官,我們應該如何愛護它?對,首先就是要勤刷牙,大家知道刷牙的方法嗎(一學生模擬刷牙,學生回答后,屏幕顯示:刷牙的步驟和方法)?因此,如果牙齒損壞后會直接影響食物的消化,下面大家看看齲齒病的形成。(屏幕顯示)如何預防齲齒病的發生呢?(屏幕顯示:齲齒的預防)

  看,第二個朋友來了,它是消化系統里面個子最粗壯的,它的名字叫“胃”,我們來看看它為什么長得這么粗壯結實(屏幕顯示:胃壁的結構)

  胃位于左上腹部,是消化道最膨大的部分,呈囊狀。它的主要功能是暫時貯存食物,使食物和胃液充分混合,并且進行初步消化。

  胃壁的結構可以分為四層,由內向外依次是黏膜、黏膜下層、肌肉層和漿膜。

  最后,第三個朋友就是“小腸”。(屏幕顯示小腸圖)

  小腸盤曲在腹腔里,長約5至6米,開始的一段叫十二指腸。小腸是消化道中最長的一段,這是消化食物和吸收營養物質的主要場所。小腸的結構與胃壁相似,也分為四層。

  小腸內表面的皺壁上,有許多絨毛狀的突起,這種突起叫做小腸絨毛。作用是增加消化食物和吸收營養物質的面積以及輸送營養物質。

  當然,還有很多其他的器官,有:咽、食道、大腸、盲腸、闌尾,肛門。(屏幕顯示)這些器官一起組成了我們人體的消化道。

  下面我們做一個小游戲――“排排隊”。

  出示小紙片,上寫各個器官名稱,讓各同學上來各拿一張,按照消化的順序進行排隊。

  寫一篇《小豆子歷險記》的短文,記述一顆豆子在人體內的消化過程。

  調查一下同學或家人的齲齒的情況,向家人宣傳防治齲齒的方法。

消化系統 篇2

  第四節 消化系統

  消化系統是本章的重點內容之一,它是前一節人體營養的深入,主要講述人體所需的主要營養物質是如何在體內消化、吸收的。還為后面學習人體新陳代謝打下基礎,因為消化、吸收是新陳代謝同化作用中的重要環節。因此教材地位顯得比較重要。本節教學內容的特點:一是比較抽象,如消化道里食物的消化、吸收過程;二是容易聯系日常生活,“一日三餐”是人體生命活動的基本保證。

  教法指導

  一、授課思路

  1.看圖說話:教學的關鍵是讓學生理解課本圖3-18、圖3-19、圖3-21及圖3-22,特別是圖3-19。

  2.角色扮演:為了解蛋白質、脂肪、糖類的消化過程,教師可引導學生以食物中的某一個成分為角色,分析在消化道內的變化過程。

  3.討論法:牙齒的結構及齲齒的內容,大多數學生已有一定的感性知識,可以運用討論法教學。

  二、課時安排

  本節共安排2課時

  教案實例

  (第一課時)

  一、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1.了解人體牙齒的基本結構及齲齒的形成

  2.人體消化系統的結構和功能

  (二)感情目標

  通過牙齒結構及齲齒形成知識的學習,培養學生良好的衛生習慣。

  二、教學重點與難點

  1.教學重點:如何通過知識的學習,培養學生良好的衛生習慣。

  2.教學難點 :牙齒的結構。

  三、教學準備

  牙齒的構造模型,消化系統錄像帶及圖3-18消化系統掛圖

  四、教學過程 

  (一)導入  新課

  俗話說:“牙痛不是病,痛起來真要命”,請問同學們誰有這一體會?大家想知道原因嗎?

  (二)新課講述

  先請同學們結合自身實際,談談有關乳齒和恒齒,再參考課本圖3-20進行講解,應講清:1、同學們現在并沒有32顆恒齒。2、恒齒脫落不能再長出來,所以必須保護好自己的牙齒。

  在學習怎樣更好地保護牙齒之前,我們先來了解一下牙齒的構造。拿出牙齒的剖面模型,讓學生觀察,再來回答問題:1、牙齒從外形上看可以分為哪幾部分?2、構成牙齒的主要物質是什么?3、從內部構造看,又可以分為哪幾部分?

  結論:從外形看,可分為牙冠、牙頸、牙根;從內部構造看,可分為牙釉質、牙本質、牙骨質、牙髓腔(內有牙髓,并含有豐富的血管和神經)。

  在學習了牙齒的構造后,接下來解決一下大家非常關心的問題——  齲齒。請大家舉一下手,有哪些人已患有齲齒,然后前后四人一組討論齲齒是怎么一回事?為什么會患齲齒?一旦患了齲齒,后果將會怎樣?為什么要保護牙齒?討論完后,請同學們派代表來回答剛才提出的問題,然后老師小結。

  我們已經知道,牙齒它可以用來磨碎、撕裂、咀嚼食物,有利于消化,所以,保護好牙齒,也就保護好了消化系統的第一站。

  人體的消化系統由哪些結構組成呢?播放一段人體消化系統的錄像。之后請學生回答以下問題:1、消化系統的組成包括哪兩個部分?2、消化道有哪些器官組成?3、消化腺有哪些器官組成?4、消化腺的功能是什么?它們分泌的消化液分別叫什么?含有什么物質?哪些消化液不含消化酶?(答案見板書)

  五、板書設計 

  消化道:口腔→咽→食道→胃→小腸→大腸→肛門

  消化系統

  消化腺:

  唾液腺

  胃腺

  肝臟

  腸腺

  胰腺

  ↓

  ↓

  ↓

  ↓

  ↓

  ↓

  分泌消化液

  唾液

  胃液

  膽汁

  腸液

  胰液

  ↓

  ↓

  ↓

  ↓

  ↓

  ↓

  排入部位

  口腔

  胃

  小腸

  小腸

  小腸

  六、習題與解析

  1.隨堂練習

  (1)患齲齒時,牙齒最先受到破壞的是(    )

  (a)牙釉質      (b)牙骨質    

  (c)牙本質      (d)牙骨髓

  (2)消化是指食物在消化道內(    )

  (a)氧化分解釋放能量的過程 

  (b)變成食糜的過程

  (c)變成可吸收成分的過程

  (d)進入循環系統的過程

  2.課后練習

  (3)下列消化腺中,直接開口于消化系統的是(  )

  (a)唾液腺   (b)胰腺  (c)肝臟   (d)胃腺

  (4)下列消化液中不含消化酶的是(     )

  (a)唾液   (b)胃液   (c)胰液   (d)膽汁

  (5)患肝炎的病人厭食油膩食物,主要原因是(    )

  (a)肝臟分泌膽汁不足   (b)油膩食物氣味嗆人

  (c)油膩食物在胃內停留時間太久  

  (d)肝臟解毒功能弱了

  3.參考答案

  (1)(a)  (2)(c)  (3)(d)  (4)(d)  (5)(a)

  4.簡要分析

  (1)牙釉質是牙齒的最外層保護結構,非常堅硬,齲齒形成時首先是酸性物質腐蝕牙釉質,進后破壞牙本質。

  (2)消化是指食物中不能被消化道直接吸收的大分子物質,被分解成為容易吸收的小分子物質的過程。

  (3)消化腺分為兩種,像胃腺、腸腺是直接開口于消化道的;像唾液腺、胰液、肝臟它們產生的消化液都是通過一定的結構通到消化道的。

  (4)膽汁不含消化酶,但它是消化脂類物質不可缺少的消化液。唾液中含唾液淀粉酶,胃液中有胃蛋白酶,胰液中含胰蛋白酶等。

  (5)肝炎病人由于肝臟受到損傷,分泌膽汁的能力下降,而油膩食物消化必須先由膽汁消化才能完成,如吃油膩食物會加重肝臟負擔,影響身體健康。

  第二課時

  一、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1.區分物理性消化和化學性消化。

  2.了解人體內蛋白質、糖類、脂肪消化的簡單過程。

  3.了解人體內各類物質吸收的簡單過程。

  4.理解為什么說小腸是人體內消化、吸收最重要的器官。

  (二)技能目標

  通過學習、提高學生的“看圖說話”能力

  二、教學重點與難點

  1.教學重點:營養物質在人體內消化吸收的過程;理解小腸適應吸收功能的主要特點。

  2.教學難點 :蛋白質、糖類、脂肪在人體內消化、吸收的過程。

  三、教學準備

  圖3-19的掛圖,面包若干只。

  四、教學過程 

  (一)導入  新課

  1.體會“消化”:教師課前切好小面包片若干,上課時發給學生,讓他們將面包含在口中,一會兒講講各自的感覺。

  2.釋疑激趣:實際上面包在口腔內已進行了初步的消化,其中的淀粉部分被唾液淀粉酶分解成為了麥芽糖,要想進一步了解消化方面的知識,就應學好今天的內容。

  (二)新課講述

  1.閱讀課本53頁第一、二自然段,思考以下問題:(1)消化有哪幾種方式?(2)什么叫物理性消化?(3)什么叫化學性消化?(3)哪些物質不經消化就可以直接吸收?

  淀粉(糖類)、蛋白質、脂肪是要經消化后才能被吸收的,那么,消化系統又是怎樣消化這些營養物質的呢?出示糖類、蛋白質、脂肪的消化、吸收示意圖,然后分配“角色”:假如你是糖類、蛋白質和脂肪,那么你將在消化道內如何變化呢?先請同學們結合以下問題討論:糖類、脂肪、蛋白質分別在哪些消化液的作用下被消化?這些消化液是由什么消化腺分泌的?它們的開口在哪里?在哪個部位最先開始被消化?最終分別被消化成什么物質?

  然后教師進行分析總結(見板書)。

  最后在以上基礎上總結得出:小腸是人體內消化的主要場所。

  閱讀p54第一段,然后填表回答:消化系統中哪些部位能吸收營養物質,分別吸收哪些營養物質?

  吸收部位

  吸收物質

  胃

  小腸

  大腸

  得出結論:小腸是人體內營養物質吸收的主要場所。

  從上可知小腸是消化和吸收主要場所,那么哪些結構與之相適應呢?把準備好的豬小腸發給學生,通過觀察,討論上述問題,最后教師總結:

  1.小腸適于消化的主要特征:

  (1)它是消化道中最長的一段。

  (2)其內有多種消化液(胰液、腸液和膽汁)。

  (3)小腸絨毛擴大了內表面積,使消化面積大。

  2.小腸適于吸收的主要特征:

  (1)小腸內表面積大:有皺襞、小腸絨毛。

  (2)小腸壁薄:小腸絨毛壁僅一層上皮細胞,使營養物質容易進入。

  (3) 小腸絨毛內含大量毛細血管、毛細淋巴管。

  五、板書設計 

  唾液  胰液 腸液

  淀粉

  胃液  胰液  腸液

  蛋白質

  膽汁  胰液 腸液

  脂肪

  六、習題與解析

  1.隨堂練習

  (1)下列營養物質在消化道內被消化的先后順序是(    )

  ①蛋白質      ②淀粉     ③脂肪

  (a)③②①     (b)①②③  

  (c)②③①     (d)②①③

  (2)不經過化學性消化就能被小腸吸收的一組營養物質是(    )

  ①食鹽   ②淀粉   ③葡萄糖  ④維生素   ⑤芝麻油

  (a)①③⑤      (b)③④⑤    

  (c)①③④      (d)②④⑤

  (3)下列器官中,沒有吸收功能的是(    )

  (a)口腔   (b)胃    (c)小腸    (d)大腸

  2.課后練習

  (4)用放大鏡觀察豬或羊或雞的小腸絨毛,最正確的做法是(    )

  (a)將一段小腸橫剖開放在0.9%鹽水中

  (b)將一段小腸縱剖開放在0.9%鹽水中

  (c)將一段小腸縱剖開放在清水中

  (d)將一段小腸橫剖開放在清水中

  (5)從人的消化道中取出少量液體,經化驗,含有麥芽糖、淀粉、蛋白質、脂肪、酒精、無機鹽、維生素及鹽酸等,問該液體很可能取自消化道的 (    )

  (a)小腸中部    (b)胃的出口處(幽門處)  

  (c)大腸上部    (d)胃的入口處(賁門處)

  (6)關于小腸是食物消化主要部位的原因分析中,不正確的是(    )

  (a)小腸是消化道中最長的一段    

  (b)小腸絨毛擴大了小腸的內表面積

  (c)小腸中消化液和消化酶的種類最多

  (d)小腸絨毛內毛細血管壁很薄,僅一層上皮細胞構成

  (7)下列結構中與小腸的吸收功能無直接關系(    )

  (a)小腸粘膜皺襞和絨毛 

  (b)小腸絨毛壁只有一層上皮細胞

  (c)小腸粘膜上皮凹陷形成的腸腺

  (d)小腸絨毛中毛細血管和毛細淋巴管

  3.參考答案

  (1)(d)  (2)(c)  (3)(a)  (4)(b)  (5)(d)  (6)(c)  (7)(c)

  4.簡要分析

  (1)淀粉在口腔中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已有部分分解為麥芽糖,蛋白質在胃中被胃蛋白酶初步消化,而脂肪要在小腸內先在膽汁的作用下才開始被消化。

  (2)食物中的營養被分為兩大類,一類是不用化學性消化就能直接吸收的小分子物質,包括水、無機鹽、維生素等;另一類是需要消化的大分子物質,主要是糖類、蛋白質、脂類,而題中的芝麻油是脂類的一種。

  (3)胃能吸收少量水分、酒精,大腸能吸收少量水、無機鹽、維生素,小腸是主要的吸收場所。

  (4)放在0.9%的鹽水中的目的是為了使小腸既不吸水脹大,也不失水萎縮,因為細胞內鹽的濃度在0.9%左右。

  (5)蛋白質還沒有開始消化,這說明還沒有經過胃內消化,而出現了麥芽糖,說明已在口腔中被淀粉酶消化了一部分淀粉。

  (6)小腸是消化吸收的主要場所。結構總是與功能相適應的,為適應消化,①它是消化道中最長的一段。②多種消化液(胰液、腸液、膽汁)。③小腸絨毛擴大了內表面,使消化面積大。為適應吸收:①擴大表面積:有皺襞、絨毛。②薄:絨毛壁僅一層上皮細胞,使物質容易進入。③內含大量毛細血管、毛細淋巴管。

  (7)見上。

消化系統 篇3

  第四節 消化系統

  消化系統是本章的重點內容之一,它是前一節人體營養的深入,主要講述人體所需的主要營養物質是如何在體內消化、吸收的。還為后面學習人體新陳代謝打下基礎,因為消化、吸收是新陳代謝同化作用中的重要環節。因此教材地位顯得比較重要。本節教學內容的特點:一是比較抽象,如消化道里食物的消化、吸收過程;二是容易聯系日常生活,“一日三餐”是人體生命活動的基本保證。

  教法指導

  一、授課思路

  1.看圖說話:教學的關鍵是讓學生理解課本圖3-18、圖3-19、圖3-21及圖3-22,特別是圖3-19。

  2.角色扮演:為了解蛋白質、脂肪、糖類的消化過程,教師可引導學生以食物中的某一個成分為角色,分析在消化道內的變化過程。

  3.討論法:牙齒的結構及齲齒的內容,大多數學生已有一定的感性知識,可以運用討論法教學。

  二、課時安排

  本節共安排2課時

  教案實例

  (第一課時)

  一、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1.了解人體牙齒的基本結構及齲齒的形成

  2.人體消化系統的結構和功能

  (二)感情目標

  通過牙齒結構及齲齒形成知識的學習,培養學生良好的衛生習慣。

  二、教學重點與難點

  1.教學重點:如何通過知識的學習,培養學生良好的衛生習慣。

  2.教學難點 :牙齒的結構。

  三、教學準備

  牙齒的構造模型,消化系統錄像帶及圖3-18消化系統掛圖

  四、教學過程 

  (一)導入  新課

  俗話說:“牙痛不是病,痛起來真要命”,請問同學們誰有這一體會?大家想知道原因嗎?

  (二)新課講述

  先請同學們結合自身實際,談談有關乳齒和恒齒,再參考課本圖3-20進行講解,應講清:1、同學們現在并沒有32顆恒齒。2、恒齒脫落不能再長出來,所以必須保護好自己的牙齒。

  在學習怎樣更好地保護牙齒之前,我們先來了解一下牙齒的構造。拿出牙齒的剖面模型,讓學生觀察,再來回答問題:1、牙齒從外形上看可以分為哪幾部分?2、構成牙齒的主要物質是什么?3、從內部構造看,又可以分為哪幾部分?

  結論:從外形看,可分為牙冠、牙頸、牙根;從內部構造看,可分為牙釉質、牙本質、牙骨質、牙髓腔(內有牙髓,并含有豐富的血管和神經)。

  在學習了牙齒的構造后,接下來解決一下大家非常關心的問題——  齲齒。請大家舉一下手,有哪些人已患有齲齒,然后前后四人一組討論齲齒是怎么一回事?為什么會患齲齒?一旦患了齲齒,后果將會怎樣?為什么要保護牙齒?討論完后,請同學們派代表來回答剛才提出的問題,然后老師小結。

  我們已經知道,牙齒它可以用來磨碎、撕裂、咀嚼食物,有利于消化,所以,保護好牙齒,也就保護好了消化系統的第一站。

  人體的消化系統由哪些結構組成呢?播放一段人體消化系統的錄像。之后請學生回答以下問題:1、消化系統的組成包括哪兩個部分?2、消化道有哪些器官組成?3、消化腺有哪些器官組成?4、消化腺的功能是什么?它們分泌的消化液分別叫什么?含有什么物質?哪些消化液不含消化酶?(答案見板書)

  五、板書設計 

  消化道:口腔→咽→食道→胃→小腸→大腸→肛門

  消化系統

  消化腺:

  唾液腺

  胃腺

  肝臟

  腸腺

  胰腺

  ↓

  ↓

  ↓

  ↓

  ↓

  ↓

  分泌消化液

  唾液

  胃液

  膽汁

  腸液

  胰液

  ↓

  ↓

  ↓

  ↓

  ↓

  ↓

  排入部位

  口腔

  胃

  小腸

  小腸

  小腸

  六、習題與解析

  1.隨堂練習

  (1)患齲齒時,牙齒最先受到破壞的是(    )

  (A)牙釉質      (B)牙骨質    

  (C)牙本質      (D)牙骨髓

  (2)消化是指食物在消化道內(    )

  (A)氧化分解釋放能量的過程 

  (B)變成食糜的過程

  (C)變成可吸收成分的過程

  (D)進入循環系統的過程

  2.課后練習

  (3)下列消化腺中,直接開口于消化系統的是(  )

  (A)唾液腺   (B)胰腺  (C)肝臟   (D)胃腺

  (4)下列消化液中不含消化酶的是(     )

  (A)唾液   (B)胃液   (C)胰液   (D)膽汁

  (5)患肝炎的病人厭食油膩食物,主要原因是(    )

  (A)肝臟分泌膽汁不足   (B)油膩食物氣味嗆人

  (C)油膩食物在胃內停留時間太久  

  (D)肝臟解毒功能弱了

  3.參考答案

  (1)(A)  (2)(C)  (3)(D)  (4)(D)  (5)(A)

  4.簡要分析

  (1)牙釉質是牙齒的最外層保護結構,非常堅硬,齲齒形成時首先是酸性物質腐蝕牙釉質,進后破壞牙本質。

  (2)消化是指食物中不能被消化道直接吸收的大分子物質,被分解成為容易吸收的小分子物質的過程。

  (3)消化腺分為兩種,像胃腺、腸腺是直接開口于消化道的;像唾液腺、胰液、肝臟它們產生的消化液都是通過一定的結構通到消化道的。

  (4)膽汁不含消化酶,但它是消化脂類物質不可缺少的消化液。唾液中含唾液淀粉酶,胃液中有胃蛋白酶,胰液中含胰蛋白酶等。

  (5)肝炎病人由于肝臟受到損傷,分泌膽汁的能力下降,而油膩食物消化必須先由膽汁消化才能完成,如吃油膩食物會加重肝臟負擔,影響身體健康。

  第二課時

  一、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1.區分物理性消化和化學性消化。

  2.了解人體內蛋白質、糖類、脂肪消化的簡單過程。

  3.了解人體內各類物質吸收的簡單過程。

  4.理解為什么說小腸是人體內消化、吸收最重要的器官。

  (二)技能目標

  通過學習、提高學生的“看圖說話”能力

  二、教學重點與難點

  1.教學重點:營養物質在人體內消化吸收的過程;理解小腸適應吸收功能的主要特點。

  2.教學難點 :蛋白質、糖類、脂肪在人體內消化、吸收的過程。

  三、教學準備

  圖3-19的掛圖,面包若干只。

  四、教學過程 

  (一)導入  新課

  1.體會“消化”:教師課前切好小面包片若干,上課時發給學生,讓他們將面包含在口中,一會兒講講各自的感覺。

  2.釋疑激趣:實際上面包在口腔內已進行了初步的消化,其中的淀粉部分被唾液淀粉酶分解成為了麥芽糖,要想進一步了解消化方面的知識,就應學好今天的內容。

  (二)新課講述

  1.閱讀課本53頁第一、二自然段,思考以下問題:(1)消化有哪幾種方式?(2)什么叫物理性消化?(3)什么叫化學性消化?(3)哪些物質不經消化就可以直接吸收?

  淀粉(糖類)、蛋白質、脂肪是要經消化后才能被吸收的,那么,消化系統又是怎樣消化這些營養物質的呢?出示糖類、蛋白質、脂肪的消化、吸收示意圖,然后分配“角色”:假如你是糖類、蛋白質和脂肪,那么你將在消化道內如何變化呢?先請同學們結合以下問題討論:糖類、脂肪、蛋白質分別在哪些消化液的作用下被消化?這些消化液是由什么消化腺分泌的?它們的開口在哪里?在哪個部位最先開始被消化?最終分別被消化成什么物質?

  然后教師進行分析總結(見板書)。

  最后在以上基礎上總結得出:小腸是人體內消化的主要場所。

  閱讀P54第一段,然后填表回答:消化系統中哪些部位能吸收營養物質,分別吸收哪些營養物質?

  吸收部位

  吸收物質

  胃

  小腸

  大腸

  得出結論:小腸是人體內營養物質吸收的主要場所。

  從上可知小腸是消化和吸收主要場所,那么哪些結構與之相適應呢?把準備好的豬小腸發給學生,通過觀察,討論上述問題,最后教師總結:

  1.小腸適于消化的主要特征:

  (1)它是消化道中最長的一段。

  (2)其內有多種消化液(胰液、腸液和膽汁)。

  (3)小腸絨毛擴大了內表面積,使消化面積大。

  2.小腸適于吸收的主要特征:

  (1)小腸內表面積大:有皺襞、小腸絨毛。

  (2)小腸壁薄:小腸絨毛壁僅一層上皮細胞,使營養物質容易進入。

  (3) 小腸絨毛內含大量毛細血管、毛細淋巴管。

  五、板書設計 

  唾液  胰液 腸液

  淀粉   葡萄糖→小腸絨毛內毛細血管

  胃液  胰液  腸液

  蛋白質   氨基酸→小腸絨毛內毛細血管

  膽汁  胰液 腸液

  脂肪   甘油和脂肪酸→小腸絨毛內毛細淋巴管

  六、習題與解析

  1.隨堂練習

  (1)下列營養物質在消化道內被消化的先后順序是(    )

  ①蛋白質      ②淀粉     ③脂肪

  (A)③②①     (B)①②③  

  (C)②③①     (D)②①③

  (2)不經過化學性消化就能被小腸吸收的一組營養物質是(    )

  ①食鹽   ②淀粉   ③葡萄糖  ④維生素   ⑤芝麻油

  (A)①③⑤      (B)③④⑤    

  (C)①③④      (D)②④⑤

  (3)下列器官中,沒有吸收功能的是(    )

  (A)口腔   (B)胃    (C)小腸    (D)大腸

  2.課后練習

  (4)用放大鏡觀察豬或羊或雞的小腸絨毛,最正確的做法是(    )

  (A)將一段小腸橫剖開放在0.9%鹽水中

  (B)將一段小腸縱剖開放在0.9%鹽水中

  (C)將一段小腸縱剖開放在清水中

  (D)將一段小腸橫剖開放在清水中

  (5)從人的消化道中取出少量液體,經化驗,含有麥芽糖、淀粉、蛋白質、脂肪、酒精、無機鹽、維生素及鹽酸等,問該液體很可能取自消化道的 (    )

  (A)小腸中部    (B)胃的出口處(幽門處)  

  (C)大腸上部    (D)胃的入口處(賁門處)

  (6)關于小腸是食物消化主要部位的原因分析中,不正確的是(    )

  (A)小腸是消化道中最長的一段    

  (B)小腸絨毛擴大了小腸的內表面積

  (C)小腸中消化液和消化酶的種類最多

  (D)小腸絨毛內毛細血管壁很薄,僅一層上皮細胞構成

  (7)下列結構中與小腸的吸收功能無直接關系(    )

  (A)小腸粘膜皺襞和絨毛 

  (B)小腸絨毛壁只有一層上皮細胞

  (C)小腸粘膜上皮凹陷形成的腸腺

  (D)小腸絨毛中毛細血管和毛細淋巴管

  3.參考答案

  (1)(D)  (2)(C)  (3)(A)  (4)(B)  (5)(D)  (6)(C)  (7)(C)

  4.簡要分析

  (1)淀粉在口腔中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已有部分分解為麥芽糖,蛋白質在胃中被胃蛋白酶初步消化,而脂肪要在小腸內先在膽汁的作用下才開始被消化。

  (2)食物中的營養被分為兩大類,一類是不用化學性消化就能直接吸收的小分子物質,包括水、無機鹽、維生素等;另一類是需要消化的大分子物質,主要是糖類、蛋白質、脂類,而題中的芝麻油是脂類的一種。

  (3)胃能吸收少量水分、酒精,大腸能吸收少量水、無機鹽、維生素,小腸是主要的吸收場所。

  (4)放在0.9%的鹽水中的目的是為了使小腸既不吸水脹大,也不失水萎縮,因為細胞內鹽的濃度在0.9%左右。

  (5)蛋白質還沒有開始消化,這說明還沒有經過胃內消化,而出現了麥芽糖,說明已在口腔中被淀粉酶消化了一部分淀粉。

  (6)小腸是消化吸收的主要場所。結構總是與功能相適應的,為適應消化,①它是消化道中最長的一段。②多種消化液(胰液、腸液、膽汁)。③小腸絨毛擴大了內表面,使消化面積大。為適應吸收:①擴大表面積:有皺襞、絨毛。②薄:絨毛壁僅一層上皮細胞,使物質容易進入。③內含大量毛細血管、毛細淋巴管。

  (7)見上。

消化系統(精選3篇) 相關內容:
  • 第一節 動物的運動(精選2篇)

    一、教學目標 1、 說明動物的運動依賴于一定的結構。 2、 說出運動對動物生存的意義。 3、 通過實驗培養學生觀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4、 認同動物的結構和功能的統一性。 二、重點和難點 重點:動物的運動依賴于一定的結構。...

  • 第一節 細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通用2篇)

    一、 教學目標 1、 說出細菌和真菌在物質循環中的作用。 2、 列舉細菌、真菌對動植物及人類的影響。3、 從多角度、多層次比較全面地認識自然界中細菌和真菌的作用。...

  • 《我國的動物資源》教學案例(精選2篇)

    教學目標:1.知識與技能:認識我國的動物資源概況,知道我國常見的珍稀動物。2.過程與方法:通過角色扮演活動,學會換位思考的思維方式和方法,提高資料收集的能力。...

  • 動物的運動(精選16篇)

    第一節 授課人: 桂陽三中 彭智明一、教學目標1、說明依賴于一定的結構。2、說出運動對動物生存的意義。二、教學重點難點 1、認識關節的結構。 2、認識肌肉的特性。 3、掌握骨、肌肉、關節的協調運動。...

  • 生物進化的原因 教學設計(通用2篇)

    概述“生物進化的原因”是人教社生物學第七單元第三章第三節。本節所需課時為2課時,本課時為第一課時;生物進化的原因是本節章的重點內容,主要是通過模擬保護色的形成過程,分析生物進化的原因。...

  • 生物的多樣性教案(通用9篇)

    第二章 第一節 生物的多樣性教案【教學目標】知識目標1.領會生物多樣性的涵義,列舉生物多樣性的三個層次,并能概述它們之間的關系。 2.對我國生物多樣性的豐富和獨特性有初步的認識。 3.培養學生調查、收集、分析、處理信息的能力。...

  • 八年級生物上冊《動物的行為》復習提綱(精選7篇)

    1、按行為表現不同可將動物行為分為攻擊行為、取食行為、防御行為、繁殖行為、遷徙行為等;而按獲得途徑不同可分為先天性行為和學習行為。2、先天性行為指動物生來就有的、由體內遺傳物質決定的行為,對維持最基本的生存必不可少,如蜘蛛...

  • 第三節兩棲動物的生殖和發育(通用3篇)

    第三節:兩棲動物的生殖和發育教學目標:描述兩棲動物的生殖和發育過程及特點。通過調查實踐活動和資料分析,關注生物的生殖和發育與環境的相互關系。教學重點、難點:描述兩棲動物的生殖和發育過程及特點。...

  • 第四節 人的性別遺傳(精選3篇)

    人的性別遺傳教材分析:利用男女染色體排序圖,讓學生認識性染色體。通過觀察對比,區分男女性染色體的不同,進而明確生男生女的道理。學情分析:學生對性別問題很感興趣。...

  • 八年級生物教案
主站蜘蛛池模板: 极品少妇的粉嫩小泬视频 | 亚洲日本乱码一区二区产线一∨ | 国产亚洲精品线观看动态图 | 久久国产精品福利二区三区 | 自拍理论片 | 一级毛片一级毛片一级毛片一级毛片 | 国产亚?欧美一区二区 | 亚洲成av人综合在线观看 | 99精品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 一级免费黄色毛片 | 国产快猫视频在线看免费 | 超碰色偷偷 | 免费国产污网站在线观看 | 黑人干嫩模在线观看 | 欧美人与禽ZOZ0性伦交 | 天天看夜夜爽 | 日韩成人大屁股内射喷水 | 久久亚洲色WWW成人欧美 | 亚洲精品区午夜亚洲精品区 | 国内精自视频品一2区 | 蜜臀69| 日本一区二区在线观看视频 | 国产精品18禁免费无遮掩 | 福利cosplayh裸体の福利 | 人人爽人人模人人人爽人人爱 | 美女一级片视频 | 一级毛片一级毛片 |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老人 | 日韩国产成人无码AV毛片 | 激情综合婷婷色五月蜜桃 | 久久华人 | 亚洲地区一二三色 | 欧美精选午夜久久久乱码6080 | 久久国产精品福利二区三区 | 丝袜+亚洲+另类+欧美+变态 | 亚洲性爰 | 欧美国产日韩在线视频 | 91手机在线看片 | 国产精品99无码一区二区 | www.成人网 | 久久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五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