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 數學》八年級上冊簡介
課程教材研究所 薛彬《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八年級上冊包括一次函數,數據的描述,全等三角形,軸對稱,整式五章內容,學習內容涉及到了《全日制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實驗稿)》(以下簡稱《課程標準》)的四個領域:“數與代數”“空間與圖形”“統計與概率”“實踐與綜合應用”。
本書供義務教育八年級上學期使用,全書需約62課時,具體分配如下:
第11章 一次函數 約15課時
第12章 數據的描述 約12課時
第13章 全等三角形 約10課時
第14章 軸對稱 約12課時
第15章 整式 約13課時
一、教科書內容安排
我們生活在變化的世界中,時間推移、人口增長、財富積累,都是變化的例子。函數就是描述這些變化的一種數學工具。通過分析實際問題中的變量關系,就得到了實際問題的一種新的數學模型,并能利用它解決非常廣泛的問題。對于函數的內容,本套教科書是分散安排的,本冊安排一次函數一章,八年級下冊安排反比例函數,九年級下冊安排二次函數、銳角三角函數。這樣安排可以使學生不斷加深對函數思想的理解。在本冊“一次函數”一章,首先讓學生探索具體問題中的數量關系和變化規律,了解常量,變量的意義,了解函數的概念和三種表示方法。在此基礎上,再來學習一次函數的內容。在“一次函數”一章,專門安排“用函數觀點看方程(組)與不等式”一節,分別探討一次函數與一元一次方程,一次函數與一元一次不等式,一次函數與二元一次方程(組)之間的關系。由此可以看出本章在全套教科書中承上啟下的作用。
在七年級上冊,學生已經學過“數據的收集和整理”,對收集來的數據如何加以描述,就是需要學生在本冊繼續學習的內容。在“數據的描述”一章,首先讓學生認識幾種常見的統計圖,包括條形圖,扇形圖,折線圖,直方圖,然后使他們學會用統計圖更直觀、更清楚地描述數據,最后安排課題學習,進一步讓學生體會用統計圖描述數據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