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 數學》八年級上冊簡介
2.在不同的階段,安排不同的練習內容,突出一個重點,每個階段都提出明確要求,便于教師掌握。例如,在“全等三角形”一章,讓學生會證明兩個三角形全等,通過證明三角形全等,證明兩條線段或兩個角相等,從而熟悉證明的步驟和方法。在第十四章與等腰三角形有關的內容中,重點培養學生會分析思路,會根據需要選擇有關的結論去證明。
3.注重分析思路,讓學生學會思考問題,注重書寫格式,讓學生學會清楚地表達思考的過程。
4.在與“數與代數”有關的章節安排證明的內容。例如,在“整式”一章,讓學生發現一些規律并加以證明(習題15.5第10題及第2個數學活動),或直接讓學生證明一些結論(復習題15第13題)。
三、幾個值得關注的問題
(一)關注學生的情感態度
在本書的教學中,注意培養學生學習的興趣與良好的個性品質。本書中數形結合的內容較多,如函數和它的圖象、數據與統計圖、對稱點與它的坐標等,要利用這些內容的特點,引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要通過循序漸進的教學,使學生掌握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發展能力,同時使他們具有頑強的學習毅力,充分的學習信心,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獨立思考,勇于探索創造的精神。
本書內容蘊含了數學來源于實踐,又反過來作用于實踐的觀點,蘊含了運動變化,相互聯系,相互轉化等觀點。如由于實際的需要產生了函數,并使函數的理論豐富和發展,同時這些理論又用于解決實際問題。而函數、軸對稱等內容則生動地反映了運動變化、相互聯系、相互轉化的觀點。教學中,要利用這些內容對學生進行辯證唯物主義觀點的教育,使學生形成科學的世界觀。
(二)加強信息技術的應用
隨著知識內容的展開,用信息技術處理相關內容的作用也越來越明顯。本冊中,可從以下三個方面關注信息技術的應用。
1.用計算機畫函數圖象
畫出函數的圖象可以直觀地反映變量之間的關系,也便于由圖象研究函數的性質(單調性、極值、奇偶性、函數的零點)。與手工計算、描點繪制函數圖象相比,利用某些計算機軟件可以方便地得到函數圖象:只要輸入函數的解析式,計算機就會自動生成函數的圖象。這樣學生就可以通過函數圖象了解更多的函數。
2.利用計算機畫統計圖
利用計算機軟件可以畫出條形圖、扇形圖、折線圖和直方圖等統計圖。利用計算機畫統計圖不僅快捷方便,而且畫出的統計圖標準、美觀。這樣,可以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使他們樂于嘗試,提高他們的設計、動手能力。
3.探索軸對稱的性質
利用計算機軟件可以方便地畫出一個圖形的軸對稱圖形,由此可以觀察對稱點所連線段與對稱軸的關系,使軸對稱圖形或對稱軸的位置發生變化,觀察結論是否仍然成立。類似地,可以探索對稱點的坐標的特點,線段垂直平分線的性質。另一方面,利用計算機可以進行圖案設計。
總之,運用信息技術可以豐富學生學習的內容,在條件許可的情況下,可以開展這方面的研究,提高教學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