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 數學》八年級上冊簡介
在“軸對稱”一章,與軸對稱有關的性質是讓學生通過觀察、探究得到的。對于關于坐標軸對稱的點的坐標的關系,教科書是通過讓學生畫出一些已知點及其對稱點,確定對稱點的坐標,比較每對對稱點的坐標得到的。 對于等腰三角形的性質,則是讓學生把等腰三角形適當對折,找出其中重合的線段和角,自己去發現有關的結論。
在“整式”一章,同底數冪的乘法都是通過一些具體計算進而發現規律的。教科書讓學生將多項式的乘法法則運用到某些特殊形式的多項式相乘,自己發現規律。反過來,讓學生利用乘法公式分解某些特殊形式的多項式,又可以得出分解因式的公式法。
總之,教科書的各章都力圖講清知識的來龍去脈,將知識的形成和應用過程呈現給學生。
(三)加強知識間的聯系
在“一次函數”一章,專門安排“用函數觀點看方程(組)與不等式”一節,分別探討一次函數與一元一次方程,一次函數與一元一次不等式,一次函數與二元一次方程(組)之間的關系。這樣就可以讓學生發現一次函數,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一次不等式之間的聯系,用函數的觀點把互相聯系的方程(組)、不等式、函數統一起來。
在“數據的描述”一章,統計圖也是數與形聯系的例子。這樣,對于收集到的數據加以整理,并用統計圖表示出來,就可以使我們直觀地了解數據的分布特征和規律,幫助我們從數據中獲得信息,得出結論。
在“全等三角形”一章,三角形的畫法與三角形全等條件的探索相結合,也就是說,三角形全等條件不是直接給出的,而是讓學生畫出與已知三角形某些元素對應相等的三角形,畫完以后,再剪剪量量,在這個基礎上啟發學生想一想,判定兩個三角形全等需要什么條件。這樣讓學生自己動手畫圖實驗,就會對相關結論印象深刻。將三角形的畫法與三角形全等條件的探索相結合,也比單獨講三角形的畫法效果好,單講容易單調枯燥。
在“軸對稱”一章,圖形的變換與圖形的認識相結合,本冊書先安排軸對稱的內容,再安排等腰三角形的內容。這樣就可以從變換的角度認識等腰三角形,從而加強兩者之間的聯系。另外,在本章中安排“用坐標表示軸對稱”的內容,也是為了數形結合,加強知識之間的聯系。
在“整式”一章,將整式的乘法與因式分解安排在同一章,也是加強它們之間的聯系。另外,讓學生用面積說明乘法公式,可以使學生從數與形的角度把握有關內容,例如,從圖形的角度,學生很容易避免的錯誤。
(四)培養推理能力
在“全等三角形”一章,正式出現證明及證明的格式。七年級兩冊教科書中安排了一些說理的內容,就是為現在正規練習證明作準備的。要求學生有理有據地推理證明,精練準確地表達推理過程,是比較困難的。為了解決這個難點,教科書做了一些努力。
1.注意減緩坡度,循序漸進。開始階段,證明的方向明確,過程簡單,書寫容易規范化。這一階段要求學生體會例題的證明思路及格式,然后再逐步增加題目的復雜程度,小步前進,每一步都為下一步作準備,下一步又注意復習前一步訓練的內容。特別是在第十三章里,通過精心選擇全等三角形的證明問題,減緩學生學習幾何證明的坡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