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全等三角形”簡介
在一般情況下,分析的過程不要求寫出來。有些題目中,已經畫好了圖形,寫好了已知、求證,這時只要寫出“證明”一項就可以了。
分析證明命題的途徑,這一步學生比較困難,需要在學習中逐步培養學生的分析能力。
證明中的每一步推理都要有根據,不能“想當然”。這些根據,可以是已知條件,也可以是定義、公理、已經學過的重要結論。
在本章中還會遇到通過舉反例說明兩個三角形滿足某些條件不一定全等。判斷一個命題是假命題,只要舉出一個反例。找反例對學生來說是比較困難的,學生在一般情況下不容易發現反例。教師要根據學生的情況進行指導,盡量多發現幾個反例,使學生學會舉反例。
為了使學生認識證明的必要性,教科書安排了“閱讀與思考為什么要證明”,它以師生對話的形式結合具體例子介紹了邏輯推理的必要性。通過觀察和實驗,可以獲得許多知識。幾何中研究的物體的形狀、大小、位置關系等,許多都是通過觀察得來的。不過,從觀察得到的認識是初步的,往往是不全面的,不深入的。如本文中的例子,觀察一些三角形三個角的和,得到三角形的三個角的和等于180°的結論。那么是不是所有的三角形都是這樣的呢?為什么三角形的三個角的和必然等于180°呢?只用觀察的方法就不夠了,而要在觀察的基礎上,一步一步地,有根有據地說明理由,也就是要進行證明。可通過這個例子的分析,使學生體會證明的必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