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姆定律和安全用電》教學設計
師生討論
學生討論回答
物理原理與實際間還有一定的距離,要注意這種差別
通過具體的計算,既可以鞏固歐姆定律,又引出了問的內容
任何事物都是相對的
與實際生活進一步結合,化解誤解
將前二者總結為一個原則,有利于記憶
從云的產生根源去認識雷電
兩種不同的放電過程
明確避雷針的作用本質
與生活相聯系
小
節
這節課我們學習了安全用電的原則:不靠近高壓帶電體,不接觸低壓帶電體,因為電壓高時對人體產生的電流肯定大,既使靠近也容易使人觸電,所以不能靠近;低壓帶電體雖然電壓低,但只要高于36v,對人體就會產生一定的危害,日常生活中我們接觸到的電壓有很多都超過了它的大小,所以不能接觸低壓帶電體。
雷電也是一種由于高壓而引起的放電現象,應用避雷針可以避免放電時對高大建筑物造成的損壞,對雷電也應注意預防。
作
業
動手動腦學物理:①、②、③
教
學
流
程
板
書
設
計
第六節:歐姆定律與安全用電
一、為什么電壓越高越危險
1.歐姆定律可知,電壓越高,電流就會越大,對人體的危害就越大。
2.不高于36 v的電壓才是安全的。
二、為什么不能用濕手觸摸電器
例題:
三、安全用電的原則
不接觸低壓帶電體,不靠近高壓帶電體。
四、雷電的預防
1.應用避雷針;2.生活中的一些其他措施。
課
后
反
思
這是一節關于歐姆定律的應用課,課中的事例都與學生關系密切,所以多聽學生的意見對上好課是很有幫助的。
生活中的一些現象常與物理原理好像不相符,如教材中說:為什么不能用濕手觸摸電器,可生活中有時用濕手觸摸電器卻沒事,我們應重點將這些誤解解釋清楚,濕手觸摸電器增加了觸電的可能性,通過例題的計算也可以說明這個問題。
雷電的產生的原理學生可能比較陌生,關于摩擦起電以前講得也不多,老師可以在此略補充提及一下,因為這部分知識小學科學課學過,有的學生可能忘記了。
新式的避雷針又增添了許多新的功能,可以真正達到避雷、驅雷的目的,增加知識性的介紹,會大大提高學生的興趣,使我們的教學與時代同步向前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