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擦力”預習導學提綱
(以教科版教材為例)
1、 什么是滑動摩擦力?(學習方法:看課本17頁第1、2自然段)
2、 滑動摩擦力的大小和什么有關系?
學習方法::a、感受一下,(1)擦凈地板然后把書包放在地板上拉動,再把書包里的書本拿出來,在地板上拉動書包,感受一下哪次拉動書包更費力;(在桌面等其它較平整的地方也可以)
再把書包放在床上,拉動書包感受一下不同的接觸面,摩擦力有什么不同。
(2)按課本第20頁發展空間中的家庭實驗室介紹的方法做一下,看摩擦力和什么有關
b、做一個簡易的小實驗:
器材的準備:兩到三盒長方體盒的飲料或牛奶、30厘米左右的細線、橡皮筋一條、一張報紙、一條毛巾、剪刀一把、刻度尺一個。
步驟:首先研究滑動摩擦力的大小和壓力的關系。把一盒飲料或牛奶平放在水平桌面上;
把環狀橡皮筋剪開,用細線把橡皮筋的一端系在飲料盒上;
拉動橡皮筋的另一端在水平桌面上勻速運動,同時用刻度尺量出橡皮筋的長度,記錄下飲料盒的個數和橡皮筋的長度
把這個飲料盒或牛奶盒上面再放一盒飲料或牛奶,重復上述步驟,記下飲料盒的個數和橡皮筋的長度
再放一盒飲料,重復上述實驗,記下飲料盒的個數和橡皮筋的長度
比較三次飲料盒或牛奶盒對桌面的壓力和橡皮筋的長度,看摩擦力和壓力存在怎樣的關系
提示:我們用橡皮筋拉著飲料盒在水平桌面上勻速運動時,橡皮筋對飲料盒的拉力大小等于飲料盒與接觸面之間的摩擦力。
研究內容
摩擦力和壓力的關系
試驗次數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壓力大小
一盒飲料
兩盒飲料
三盒飲料
摩擦力大小(橡皮筋長度,)(單位厘米)
結論
然后再研究摩擦力和接觸面情況的關系:
用細線把橡皮筋的一端系在飲料盒上;
拉動橡皮筋的另一端在水平桌面上勻速運動,同時用刻度尺量出橡皮筋的長度,記錄下接觸面材料以及粗糙程度和橡皮筋的長度
把桌面鋪上報紙,重復上述步驟,記下接觸面材料以及橡皮筋長度
再把報紙換成毛巾重復上述步驟記下接觸面材料情況及橡皮筋長度;
比較三次的材料和摩擦力的大小,找出摩擦力大小與接觸面的關系:
研究內容
摩擦力和接觸面的關系
試驗次數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壓力大小
桌面
報紙
毛巾
摩擦力大小(橡皮筋長度,)(單位厘米)
結論
摩擦力的大小和接觸面有沒有關系呢?再用一個飲料盒系上橡皮筋,分別平放、側放、立放在水平桌面上;勻速拉動橡皮筋觀察橡皮筋的長度(注意調整細線的位置,使飲料盒在拉動的過程中不至于翻到),看摩擦力和接觸面的大小有無關系
分析上述實驗數據,總結出摩擦力大小和壓力、接觸面之粗糙程度以及接觸面大小間的關系。
c、看課本第18頁下屬第二自然段,
4、什么是靜摩擦
學習方法:看課本19頁第一自然段。
5、感受一下,靜摩擦力的大小和什么有關?
把書包放在床上,用很小的力拉動書包,但書包沒動,為什么書包受到了拉力卻沒有東呢?仔細想一下。逐漸增大手對書包的拉力,感受一下靜摩擦力會怎樣變化?(用力拉書包沒有拉動,說明有一個力,把你的拉力的作用效果抵消了,這個力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