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與摩擦力(精選2篇)
運動與摩擦力 篇1
【教學目標 】
1.了解汽車靠車輪與地面的摩擦力啟動和運動,也是靠車輪與地面的摩擦力制動,摩擦力對車的運動有弊也有利。
2.了解生活中有時需要增大摩擦力,有時需要減小摩擦力,了解增大和減小摩擦力的一些方法。
3.通過親歷小車的關系的探究活動,進一步培養對摩擦力研究的興趣。
【教學重點】
了解增大和減小摩擦力的一些方法。
【教學難點 】
1.認識汽車運動需要克服摩擦力又需要利用摩擦力。
2.提高對摩擦力研究的興趣。
【教學準備】
1.每組學生:賽車或其他能靈活運動的小車。
2.教師準備:墊圈、膠帶,相關的錄像或圖片資料。
【教學過程 】
一、探究小車的
1.引入。
提問:觀察用手推動后運動著的小車,想一想它為什么最后會慢慢停下來。
2.初識小車。
仔細觀察手中的小車,思考:小車在運動時,哪些地方會產生摩擦力?這些摩擦力分別起了什么作用?
學生可能會找出很多地方存在的摩擦力:車軸與車身、車軸與車輪、車輪與地面。提問:汽車運動需要克服車軸與車輪之間的摩擦力,那么,是不是小車碰到的所有摩擦力都只有害處而無用處呢?
3.再識小車。
·播放錄像:汽車車輪在淤泥里打滑,無法啟動;下雨天,汽車在路面剎車,車子很難停下。對這種現象你們有什么想法?
·汽車啟動和運動都離不開輪子與地面的摩擦,汽車要迅速停下來,更離不開車輪與地面的摩擦。那么,小車剎車時摩擦力有多大?讓我們來做個比較小車行駛時和小車剎車時摩擦力大小的實驗。
·重溫上節課的實驗方法,設計對比實驗方案。
用重力拉動小車的實驗,從一個墊圈開始,一個一個增加,直到用手輕輕敲桌子小車可以動起來,這時的墊圈數可以表示小車行駛時受到的摩擦力。
把上面實驗中小車的輪子和車身用膠帶粘上,不讓輪子轉動,再重復上面的實驗,這時的墊圈數可以表示小車滑動時受到的摩擦力。
·分組實驗,記錄實驗數據,有什么發現?匯報后得出:小車剎車時受到的摩擦力比行駛時大得多,也就是滑動摩擦力比滾動摩擦力大得多的原因。
二、增大或減小摩擦力
1.你認為生活中摩擦力有什么作用?對呀,有時候我們需要摩擦力小一點,有時候我們又希望摩擦力能大一些,不同情況下需要的摩擦力不一樣。
2.在嘗試任務完成的過程中明白減小或增大摩擦力的一些方法。
出示任務表格:如何完成以下這些任務?你們的辦法及體會分別是什么?能不能自己設計一件任務考考小組成員,看誰腦筋動得快。
3.出示掛圖或播放錄像:自行車鏈條中添潤滑油,車輪胎的花紋、冰雪路上大貨車輪上的防滑鏈,這些裝置分別有什么作用?進一步領會減小或增大摩擦力的一些日常應用。
運動與摩擦力 篇2
第六課 運動與摩擦力教學目的:1、知道摩擦力是一種阻礙運動的力。會做出測定小車摩擦力大小的實驗。2、知道摩擦力大小與接觸面狀況(光滑、粗糙程度),運動狀況(滾動還是滑動),小車的重量(對地面的壓力)有關。教學重點:研究小車的重量與摩擦力大小的關系。教學難點:研究影響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教學準備:橡皮擦、新鞋底、長條形的三層板、兩個相同的側面為方形的瓶子或木塊、紗布、兩個同樣的圓柱形的木塊或塑料塊、小車的載重物(玻璃彈子、小沙袋或小石塊)。教學過程:一、引入 1、我們用鉛筆寫錯了字,總免不了用橡皮擦去擦。觀察一下擦過以后,紙面和橡皮擦有什么變化? 2、生活中還有類似的現象嗎? 師出示新鞋底和舊鞋底,讓學生作對比觀察;觀察新輪胎和磨損很厲害的舊輪胎的照片。 3、這些現象說明什么呢?二、探究過程1、認識摩擦力。(1)師:汽車運用時要與地面發生摩擦,走路時鞋和地面要發生摩擦,擦去鉛筆字時橡皮擦和紙之間要發生摩擦,其實兩個物體的接觸面有相對運動時發生摩擦。我們再來感受一下摩擦吧。(2)實驗:將手按在桌上拖動和離開桌面拖動,比較用力大小。反復幾次,用新體會。(3)歸納:由于摩擦,物體與動時會受到一種阻礙運動的力,這種力叫摩擦力。2、研究摩擦力大小和哪些因素有關。(1)討論:你們認為摩擦力大小和哪些因素有關?(學生可能會作出許多假設,需要老師對這些假設進行整理,選出物體表面粗糙或光滑、物體滾動或滑動和小車重量這幾個因素與摩擦力大小的關系進行研究,其他的因素鼓勵學生在課外繼續研究。)(2)預測:摩擦力的大小與這些因素有怎樣的關系?(3)分組討論:怎樣設計實驗來研究下面這幾個問題? ·粗糙表面和光滑表面哪個摩擦力大? ·滾動和滑動哪個摩擦力大? ·小車重量與摩擦力大小有怎樣的關系?(4)交流設計的實驗方法,全班研討,確定實驗方案。 ·比較粗糙表面和光滑表面的摩擦力大小的實驗。師問:木板傾斜角度不同,使小瓶下滑的力有什么不同?明確木板越傾斜,小瓶受到沿木板向下的拉力越大。由于小瓶剛好運動起來時受到的拉力也就是小瓶受到的摩擦力大小,所以小瓶在木板傾斜角度大時才運動起來說明受到的摩擦力大。·比較滾動和滑動的摩擦力。·研究小車重量與摩擦力大小的關系。(5)提問:相同載重量的小車實驗只做一次好還是多做幾次好?要不要做幾種不同載重量的實驗?為什么?(相同實驗重復做,多選幾種不同的載重量來實驗比較才能得出結論。因為只做一次實驗,結果可能是偶然的,只有多次實驗結果都相同,得出的結論才可靠。)(6)分組實驗、記錄實驗數據。(7)匯報實驗數據,歸納:物體在粗糙表面運動比在光滑表面運動摩擦力大。滑動摩擦力比滾動摩擦力大。小車重量越大摩擦力越大。三、板書設計教學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