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基米德原理教案
(注:探究成果共享,使實驗結論更有說服力;同時,不要忽視錯誤探究過程的展示,犯錯誤并及時改正錯誤是人成長的必經之路)
通過大家的合作探究,我們對提出的猜想進行了驗證。大家得出的結論是:浮力的大小與液體的密度和排開液體的體積有關,與物體的密度和物體浸沒在液體中的深度無關。
請大家思考:
物體在密度大的液體中受到的浮力是否一定大?物體排開的液體體積大時,物體受到的浮力是否一定大?在液體的密度和物體排開液體的體積都不同時,物體可否受到相同的浮力?
[學生在思考的基礎上,不難回答;況且也有學生在實驗中已發現在密度小的液體中,物體排開液體的體積大的話浮力也可較大。]
(注:這是一個極具價值的問題,這樣就等于在探究過程中發現了新的問題,可促使探究進一步的深入)
既然在液體的密度和物體排開液體的體積都不同時,物體受到的浮力的大小可能相同。再說“浮力的大小與液體的密度和排開液體的體積有關”是否欠妥?那么,浮力大小到底跟什么因素有關?又是怎樣的關系呢?
[學生可能會猜想浮力與排開液體的質量、重力有關;浮力與排開液體的重力相等或成正比]
(注:根據液體密度小、排開液體的體積大與液體密度大、排開液體的體積小的物體受到的浮力的大小可能相同,不難猜出排開液體的質量,進而猜出排開液體的重力;而浮力的大小更可能與排開液體的重力有關,因為它們都是力)
為了驗證浮力的大小是否與排開液體的重力大小相等或成正比,又應當怎樣來設計實驗呢?
(注:要提醒學生在液體密度不同、排開液體的體積也不同的各種情況下,隨機測出浮力的大小和排開液體的重力,然后進行比較)
[學生分成若干小組,用不同物體、不同液體定量探究浮力的大小與排開液體的重力大小的關系。]
(注:因為課堂時間有限,每個人只要隨意測出一組數據即可)
巡視中對學生的實驗情況進行指導,進行正確引導,保證每組學生都能得出正確結論。實驗過程、實驗數據和實驗結論的典型展示。
(注:探究成果共享,使實驗結論更有說服力;同時,不要忽視錯誤探究過程的展示,犯錯誤并及時改正錯誤是人成長的必經之路)
通過大家的合作探究,我們對提出的猜想進行了驗證。大家得出的結論是:浮力的大小與物體排開的液體所受的重力相等。這就是著名的阿基米德原理。
(注:要對學生強調大量實驗得出的結論才可靠,在全班同學的努力下,我們一節課解決了智者阿基米德幾年都沒解決的問題)
(3)板書:3.阿基米德原理
浸在液體中的物體所受浮力的大小等于被物體排開的液體所受的重力。講述阿基米德洗澡發現阿基米德原理的軼事。阿基米德在洗澡時突然意識到浮力的大小與物體排開的液體所受的重力有關。
通過本節課的探究,對你以后在科學探究中的猜想有什么啟示?課下與你的同學一起討論。
(注:這對提高學生在科學探究中的猜想能力有重要意義)
知識擴展:我們研究的是物體在液體中受到的浮力,物體在氣體中是否也受到浮力呢?物體在氣體中也會受到浮力。大量實驗證明,阿基米德原理同樣適用于氣體。
(三)回顧小結
引導學生就本次實驗探究過程中在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以及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方面的收獲進行總結。
(四)布置作業(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