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上冊《噪聲的危害和控制》說課設計
說課內容:人教版義務教育教科書物理八年級上冊,第二章第四節《噪聲的危害和控制》。
一、說教材
1.教學內容
本節內容是在學習了聲音的產生與傳播、聲音的特性和聲的利用之后,對聲學知識的延伸拓展。課程標準中對本節內容的要求為“知道噪聲的危害和控制的方法”。本節內容可分為三部分:(1)噪聲的來源;(2)噪聲強弱的等級和危害;(3)控制噪聲。
噪聲影響人們的身心健康,是當代社會的四大公害之一。我國于 1996年10月29日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噪聲污染防治法》。本節內容的物理知識不多,難度不大,教學主要從環境保護出發,突出噪聲的危害和怎樣減弱噪聲,讓學生經能探究防止噪聲各種措施的過程,了解防治噪聲的思路,知道防治噪聲的途徑。這些內容的教學充分體現了新課標“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社會”的理念,具有豐富的德育教育價值。在滲透學法,培養學習習慣的同時,還能增強學生的環保意識
點評:教學內容的分析包括了本節知識在教材中的地位、最新課程標準對本節教學內容的要求、本節的主要知識點和本節教學內容的詳細分析。分析詳細而具體,科學而準確。
2.教學目標
基于以上對教材的認識,我把本節課的教學目標確定為:
(1)知識與技能
①了解噪聲的來源和危害;
②知道防治噪聲的途徑。
(2)過程與方法
通過體驗和觀察,了解防治噪聲的途徑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學習,增強環境保護的意識,培養熱愛、保護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村的觀念。
點評:說課者通過對教材和課標的詳細研究,結合學生實際有針對性地把教學目標分為三個方面: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維目標的定位準確,符合課標要求和學生的學習實際。
3.重點難點
根據新課程標準要求,結合教學目標,確定本節課教學重點和難點如下:
教學重點:控制噪聲的途徑
教學難點:噪聲的危害及提高學生的環保意識
4.教學用具
為進一步優化課堂教學,提高教學效率,實際教學目標,課前需要準備如下教學用具:
多媒體課件、玻璃、鐵釘、示波器、電動機、泡沫塑料、罐頭盒等
點評:本節內容的教學總體難度不大,教學重點是控制噪聲的途徑,相對本節的其他知識點來說,難點是噪聲的危害及提高學生的環保意識。說課者對教學重點和難點的分析合理,對教學用具的準備詳細而全面。
二、說學情
初二學生,思維活躍,好奇心強,求知欲高。剛開始學習物理,學生的學習熱情高漲,有較強的上進心和探究知識的欲望。但是,學生對于學習物理的方法并未掌握,所以,教師要予以必要的學法指導。本節課內容難度不大,要求不高,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為主,便于為以后的教學做鋪墊。
點評:說課者對初二學生學情的分析準確、科學,對教師如何依據學生的學情處理教學內容,分析的全面而深刻。
三、說教法學法
1.教法
啟發式講授法:教師從學生的實際和教材內容的特點出發,采用各種形式的講授給學生傳授系統的知識,喚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如導入新課時以“全國愛耳日”為契機,利用幾個問題啟發學生思考,利用講授的方法引出本課所要學習的主要內容。再如,在學習噪聲的概念和來源時,教師在學生閱讀教材的基礎上利用幾個啟發性的問題引導學生思考回答,然后講授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