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噪聲的危害和控制”教學案例與設計
課題
第一章:聲現象 第四節:噪聲的危害和控制
學習
目標
知識目標:了解噪聲的來源和危害;知道防治噪聲的途徑,增強環境保護的意識。
能力目標:通過體驗和觀察,了解防治噪聲的思路,培養學生應用物理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情感目標:通過學習,培養熱愛、保護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村”的環境意識,提高學生的道德修養
學習重點
噪聲的來源及危害,減弱噪聲的途徑
學習難點
噪聲的等級
教具與
媒體
玻璃片、鐵釘、音叉及相應的圖片、錄像等
教
學
程
序
內容與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
依據
一、創設情境,引入新課
1、提問幾個上節課出現的問題,做好知識的鋪墊。
2、播放錄像
[師]聲音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能給人以優美享受的聲音,叫做樂音;另一類是令人感到心煩意亂的聲音,我們把它叫做噪聲,隨著現代化大工業的發展,近年來噪聲己成為國際公害,那么噪聲的來源有哪些,它有什么危害,它是通過什么途徑傳播的,怎樣減弱噪聲呢?我們如何今天就來學習第四節的內容,噪聲的危害和控制。(板書)
二、進入新課,科學探究
(一)噪聲的來源
1、【提出問題】令人心煩意亂的聲音常來自哪里呢?
2、【實驗器材】兩玻璃片、鐵釘。
〖方案1〗將兩玻璃片的棱接觸后摩擦,讓學生聽發出的聲音。
〖方案2〗用鐵制品與水泥地摩擦,感覺它發出的聲音。
3、這些聲音發聲時有什么特點呢?我們用示波器觀察一下它的波形,再與樂音進行對比。
老師放一段錄像。
總結:噪聲的振動是無規則的。
4、生活中還有哪些聲音是令你心煩意亂的,
總結:妨礙其他人工作、學習、休息的聲音都是噪聲。
所以噪聲的來源很多,我們判斷一種聲音是不是噪聲,可以從兩個角度考慮,一是從物理學角度看它的振動規則,如果它的振動是不規則的,那么這種聲音就是噪聲;二是從環境保護的角度看是否影響了人們的工作、生活和學習,如果對其他人有影響,則屬于噪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