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霞客和《徐霞客游記》第一課時
一、素質教育目標
1.學習文學性傳記以歷史事實為根據,采用形象化手法的文章特點。
2.體會描寫對刻畫人物的作用。
3.學習熱愛自然,不畏艱險,求知探險的精神。
二、重點、難點及解決辦法
重點、難點:
1. 描寫刻畫人物性格的辦法。
2.文學性傳記既生動形象又不脫離事實的特點。
解決辦法:現在的中學生,大多生活在城市之中,受到父母親人的呵護,很少經歷自然的挫折,即便是出外旅游,也是乘船坐車,纜車索道,不會對徐霞客的生平經歷、堅忍不拔的精神意志和熱愛自然、不懈追求的豪情有什么深刻的體會。所以,解決本課的關鍵點,應該是引發共鳴,這樣才能使學生感到書中所刻畫的徐霞客是那么的偉岸、高大, 《徐霞客游記》是多么的珍貴。
針對傳記文體的特點,本文與前兩文有明顯的不同,可用比較法,把本文與前兩文進行比較閱讀。
三、課時安排
2課時
四、學生活動設計
1.導游競選。舉行此活動一是為引發學生對自然風光的興趣,產生與徐霞客的共鳴,同時又用一定的突發事件考驗學生,使之感受到山野游歷的艱難,從而理解地理資料搜集的珍貴。
2.課堂小習作。練習描寫,體會如何用描寫來體現人物特色。
3.討論會。主要進行比較閱讀,從而體會本課與其他傳記不同的特點。
五、教學步驟
第一課時
導入 新課
同學們,我們的祖國是一個幅員遼闊、山川秀麗、古跡遍布的文明古國,有許多引人入勝的自然風景和令人嘆為觀止的人文景物,你們曾去過哪里旅行嗎?(生答)在這些旅行之中,你們有什么收獲啊!(生答)既然你們有這么豐富的收獲,感到如此的快樂,那么你們愿不愿游歷更多的地方,欣賞更多的美景呢? (生答)怎么去呢?對,我們有許多先進的交通手段,讓我們朝發夕至,快速便利。可是,你們想過沒有,在遙遠的古代,人們是怎么出行的呢? (生答)坐馬車,騎馬步行,沒有飛機火車,纜車索道,人們要想領略大自然的風光比現在要難上百倍千倍。那么古人是不是就不旅行了?(生答)古人也愛旅行,更有一些人,除自己熱愛自然,渴望游歷名山大川,增長見識以外,還想用筆記錄下美麗風光,風土人情,給沒走過的人看、給后輩人看,用自己的辛勞換來大家的愉悅,這些人偉大不偉大?(生答)今天我們來學一位中國古代旅行家、地理學家徐霞客的游記,領略一下這位古人的風采。
(一)明確目標
指名同學讀事先板書好的學習目標,老師強調:這篇文章是一篇具有文藝性的傳記,與前兩課有明顯的不同,我們要通過學習,了解其語言方面的特點,并學習以描寫刻畫人物的方法。此外,本文所寫的徐霞客是一位熱愛自然,熱愛生活,有著非凡毅力和探險精神的旅行者,我們從他身上可以學到許多不朽的、閃光的精神。
本節課是我們學習的第一課時,我們將主要針對文字基礎知識和篇章結構進行學習。
(二)整體感知
本文共7個自然段,介紹了徐霞客的家庭、志趣,30多年游歷四方,遍踏中國名山大川的游歷經歷,以及寫作《徐霞客游記》的艱難過程,并以形象生動的描寫,刻畫了徐霞客豪放樂觀、不媚世俗、質樸執著的人物性格以及其母心胸開闊、助子成游的不凡形象。
我們學習本文,既可以學習傳記的文體特點,了解徐霞客的生平經歷,又可以欣賞文學作品學習刻畫人物的方法技巧。
(三)重點、難點的學習與目標完成過程
1.請同學分段朗讀全文,其他同學一方面勾畫字詞,了解內容,另一方面試歸納各段段意,為整理全文思路做準備。
2.幻燈打出題板,進行生字詞認讀。
(1)huàn宦途 涉shè獵 羈jì留 危垣yuán 殺戮1ù 散佚yì 南旸yáng岐
(2)多音字準確讀音標注
散sàn佚 服喪sāng 間jiàn隔 不禁jīn
(3)理解詞語。
涉獵:比喻廣泛的瀏覽書籍,一般不作深入的研究探索。
躊躇:猶豫不決,拿不定注意。
徘徊:來回走動。
草莽:雜草、草叢。
3.思考每一段都寫了哪些內容,各用一句話來概括段意。(可讓同學互相歸納補充,允許用詞變化。)
第1自然段:介紹徐霞客姓名、生卒及歷史地位。
第2自然段:介紹徐霞客的家庭情況。
第3自然段:介紹徐霞客的志趣及徐母助子出游。
第4自然段:早年游歷及徐母去世。
第5自然段:游歷范圍及去世。
第6自然段:《徐霞客游記》的創作經歷。
第7自然段:《徐霞客游記》的巨大價值。
通過歸納段意,發現全文可以分為三部分:第1~3自然段為第一部分,詳細介紹徐霞客生活環境和對旅游濃厚的興趣及家人對他的支持,這些都是他能出游的主客觀條件,是為下文所做的必要的準備和鋪襯。第4~5自然段為第二部分。細致介紹了徐霞客出游的具體情形,特別突出了他不畏艱辛,志向執著的性格。第6~7自然段為第三部分。集中介紹《徐霞客游記》的創作過程和巨大價值,這也是他旅行所結出的碩果。由此可見,作者寫作本文,構思別具匠心,各部分間互為因果,緊密聯系,前后呼應,突出主題。使全文渾然一體,結構嚴密。
(四)布置作業
1.讀兩遍課文,進一步熟悉文章內容和結構特點。
2.寫出一個名勝的導游詞,準備競賽。
3.讀教材第二冊“小說單元”的課文,復習有關人物描寫的知識,以備下節課學習本文語言用。
通過剛才的分析歸納,請同學設計出本文的結構板書,允許同桌或前后桌研討。
(五)板書設計
徐霞客和《徐霞客游記》
侯仁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