蘄州鎮中2006年秋人教版八年級上冊期中考試語文試卷
(3)《石壕吏》中暗示老婦人被抓走的句子是: (1分)
(4)詩歌《春望》的作者是唐代著名詩人 ,此詩寫于 (歷史事件)前期。詩中“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成為千古傳誦的名句,請你從形式和內容上對這兩句詩作簡要評析。 (3 分)
二、理解感悟 (46分)
(一)、文言文閱讀(16分)
(1) 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發垂髫,并怡然自樂。
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咸來問訊。自云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間隔。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嘆惋。余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數日,辭去。此中人語云:“不足為外人道也。”(陶淵明《桃花源記》)
(2)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男有分,女有歸。貨惡其棄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惡其不出于身也,不必為己。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禮記》)
7、解釋加點詞(2分)
①屋舍儼然( ) ②便要還家( )
③選賢與能( ) ④貨惡其棄于地也( )
8、下列加點詞語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2分)
a、欲窮其林 欲與天公試比高 b、初極狹,才通人 阡陌交通
c、便舍船 屋舍儼然 d、漁人甚異之 水陸草木之花
9、有些成語出自上文,寫出其中的三個(3分)
①: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 ③:
10、翻譯下列句子(4分)
①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
②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11、比較分析:(5分)
這兩篇文章都表達了對 的主題,但又有所不同,(1)文中世外桃源的主要特點是 、 、 。(2)文中大同社會的主要特征是 、 、 。
(二)課內閱讀(14分)
老頭子向他們看了一眼,就又低下頭去。還是有一篙沒一篙地撐著船,剝著蓮蓬,船卻慢慢地沖著這里來了。
小船離鬼子還有一箭之地,好像老頭子才看出洗澡的是鬼子,只一篙,小船溜溜轉了一個圓圈,又回去了。鬼子們拍打著水追過去,老頭子張皇失措,船卻走不動,鬼子緊緊追上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