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山道士》教案3
為了生計,40歲的蒲松齡應戶部尚書畢自嚴的兒子畢際有(清順治二年拔貢,曾任江南揚州府通州知府)之邀,開始設館于王村東一里的西鋪畢家教書,這一住就是30年。在這里,蒲松齡結識了清初詩壇盟主、新城顯宦王士禎,得到了王士禎的賞識鼓勵和支持,兩人成為了文學上的知己。在畢家,蒲松齡不僅在此閱讀了大量過去難以讀到的書,而且在“小說難登大雅之堂”的世俗偏見面前,畢際有不歧視寫狐鬼花妖小說的蒲松齡,而且還給予極大的支持和贊賞。畢家的綽然堂、石隱園,為蒲松齡提供了馳聘幻想,與友人談論奇聞異事和結撰狐鬼花妖故事的良好場所。蒲松齡撤帳歸家時,正值古稀之年。這時的蒲松齡家道已臻小康之境,加之四個兒子的勸歸,蒲松齡以年老體弱為由,謝絕了畢家的挽留,歸臥蓬窗,安度晚年。康熙五十四年農歷正月二十二日,也就是在他的夫人去世的兩年之后,依窗危坐逝世,終年76歲。在一首詩中,蒲松齡這樣寫道:
落拓名場五十秋,不成一事雪盈頭
腐儒也得賓朋賀,歸對妻孥夢亦羞
這可謂他對自己一生經歷與心境的一個概括吧。
《聊齋志異》是一部積極浪漫主義作品。它的浪漫主義精神,主要表現在對正面理想人物的塑造上,特別是表現在由花妖狐魅變來的女性形象上。另外,也表現在對浪漫主義手法的運用上。作者善于運用夢境和上天入地、虛無變幻的大量虛構情節,沖破現實的束縛,表現自己的理想,解決現實中無法解決的矛盾。
2、指導學生積累生詞
a、重點字的讀音
行(hang) 笈(ji ) 觀(guan) 稽(qi) 重(chong)
樵(qiao) 賚(lai) 給(ji) 盎(ang) 挹(yi)
箸(zhu) 霓裳(ni chang) 餞(jian)杳(yao) 諳(an)
汝(ru) 詡(xu) 逡巡(qun xun) 踣(bo)
b、重點詞語的理解
⑴叩而語(叩:恭敬的問) ⑵陰有歸志(陰:私下里,暗地里)
⑶乃爾寂飲(乃:卻)(爾:如此) ⑷其聲清越(清越:清澈高揚)
⑸烈如蕭管(烈:響亮) ⑹其餞我于月宮可乎(其:表希望)
⑺今閱兩三月(閱:經歷,經過) ⑻示諳此苦(諳:熟悉)
⑼我固謂不能作苦(固:本來) ⑽歸家潔特(特:遵守戒律)
⑾俄頃,月明輝(頃:很快) ⑿乃于案上取壺酒(于:從)
⒀且囑盡醉(且:并且) ⒁壺酒何能遍給(何:怎么)
⒂已而歌曰(已:過了一會兒) ⒃何術之求(何: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