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山道士》教案3
蒲松齡為什么總是考不上呢?這就和他的一直在很艱苦地寫《聊齋志異》有關系,蒲松齡是山東淄川人。淄川這個地方,離著齊國的故都臨淄數十里,這個地方有很多非常優美的民間傳說,蒲松齡從小就聽到很多的傳說,而蒲松齡5歲的時候,改朝換代,滿清入關,在揚州屠城,在山東鎮壓農民起義,也產生了很多的稀奇事,這些都影響到《聊齋志異》,《聊齋志異》都寫了這些東西。所以蒲松齡大概他分家以后,大概他開始做這個私塾教師就在開始寫《聊齋志異》了,他的一個很好的朋友也是個秀才,叫張篤慶。張篤慶發現蒲松齡以為寫《聊齋志異》影響到他考舉人,張篤慶就寫了一首詩勸他的朋友,里面有這樣一句話,叫“聊齋且莫競談空”,別寫小說了,專心去考試吧,但是蒲松齡不聽,還是寫,不管哪個朋友聽到什么奇聞異事他都要了解一下寫到自己的作品里頭。
關于《聊齋志異》大家可能聽到傳得很廣的一個說法,說蒲松齡為了寫《聊齋志異》,在他的家鄉旁邊在柳泉那兒擺了一個茶攤,請過路的人講故事,講完了回家加工就成了《聊齋志異》。這個說法是《三借廬筆談》這本書里說的,但是魯迅先生早就分析了,不對,不會是這樣一回事,我們現在琢磨一下,蒲松齡窮到那種程度,45年在外邊當私塾老師,家里有時候連鍋都揭不開,怎么樣有閑空跑到那個地方優哉游哉擺上茶,擺上煙你給我講故事我寫小說,不可能,但是蒲松齡不管請到什么人,一些稀奇的事他都收集來寫小說,這是肯定的。但是他還有一個取材的途徑,他到古人的書里邊找素材,我們現在看的這個《聊齋志異》,大概有一百篇的小說,他就是改寫的前人的作品,前人的作品有的時候記得就非常簡單了。比如說在六朝小說和唐傳奇當中,記了這么三個小故事,叫做《紙月》《取月》《留月》,紙月就是有一個人,能夠剪個紙的月亮照明,另一個人呢,能夠把月亮拿下來放在自己懷里,然后沒有月亮時候照照,第三個人呢,把月光放在自己的籃子里邊,黑天的時候拿出來照照,都是很簡單,一百來個字,幾十個字,但是蒲松齡拿來寫了,《勞山道士》,這是大家很熟悉的一個故事了。一個王生到勞山向道士學道,但是不能夠吃苦,也不愿意砍柴,總是想學點好的技巧,最后學了一個穿墻術,回家表演自己的妻子看一頭撞在墻上撞了個大包。
……咱們西方的理論家弗洛伊德說,“夢是愿望的達成”,《聊齋志異》里面這些花妖狐魅變成的美女就是窮秀才蒲松齡的白日夢,他做這種夢,就是表達那種一廂情愿的男性的幻想,就是窮秀才的幻想。法國有一位著名的大作家雨果,就是我們看過的《悲慘世界》的作者,他曾經說過,“想像是偉大的潛水者”。一個作家一個小說家能寫出引人入勝的作品,要*他的想像,他雖然那樣貧困,那樣不得志,他也寫了和自己生平有關的一些東西,但是他特別善于想像,《聊齋志異》是一個作家的天才的想像才能和藝術才能的集中表現 ……
參考答案:
[夯實基礎]
(1)①樽 ②ni chang ③稽 ④bo ⑤guan ⑥qun ⑦an
(2)b
(3)《聊齋志異》蒲松齡清 留仙 柳泉居士
(4)略
[能力提升]
(1)①遲疑不進的樣子 ②突然,跌倒
(2)略
(3)師父教法演法失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