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山道士》教案3
(1)解釋文中加點的字。
① 俯首驟入,勿逡巡( )
② 頭觸硬壁,驀然而踣( )
(2)用現化漢語表述下列句子的意思。
③ 及墻,虛若無物,回視果在墻外矣。
④ 王慚忿,罵老道士之無良而已。
(3)選文主要寫了兩件事,請寫出來。
(4)道士囑他:“歸宜潔持,否則不驗。”他是怎么做的?什么結果?
(5)文段結尾寫“王慚忿,罵老道士之無良而已”。對王這種行為你是怎么看的呢?
開放探究
扁鵲見蔡桓公,立有間,扁鵲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將恐深。”桓侯曰:“寡人無疾。”扁鵲出,桓侯曰:“醫之好治不病以為功。”
居十日,扁鵲復見,曰:“君之病在肌膚,不治將益深。”桓侯不應。扁鵲出,桓侯又不悅。居十日,扁鵲望桓侯而還走。桓侯故使人問之,扁鵲曰:“疾在腠理,湯熨之所及也;在肌膚,針石之所及也;在腸胃,火齊之所及也;在骨髓,司命之所屬,無奈何也。今在骨髓,臣是以無請也。”居五日,例題侯體痛,使人索扁鵲,已逃秦矣。桓侯遂死。
(1)解釋下列加點的字詞
扁鵲見蔡桓公(見: ) 桓侯故使人問之(故: )
使人索扁鵲(索: ) 桓侯遂死(遂: )
(2)翻譯下列句子
扁鵲復見,曰:“君之病在肌膚,不治將益深。”
(2) 說一說你讀過本文后,得到了哪些啟示?
專家(馬瑞芳)講座: “苦行僧轉世”——蒲松齡(摘錄)
……《聊齋志異》它是一部很神奇的小說,而《聊齋志異》作者本身的出生就帶有幾分神奇的色彩。在明代最后一個皇帝崇禎皇帝13年,也就是公元1640年,農歷四月十六日的夜間,山東淄川蒲家莊的商人蒲磐做了一個很奇怪的夢。他看到有一個和尚披著袈裟的和尚,瘦骨嶙峋的,病病歪歪的,走進了他妻子的內室,這個和尚裸露的胸前有一塊銅錢大的膏藥,蒲磐驚醒了。他聽到了嬰兒在啼哭,原來是他的第三個兒子出生了,“抱兒洗榻上,月斜過南廂”,在月亮的照耀下,蒲磐很驚奇的發現,他的新生的三兒子的胸前有一塊清痣,而這塊痣的大小,位置,和他夢中所見的那個病病歪歪的和尚的膏藥完全相符。病和尚入室,這是蒲松齡在四十歲的時候對自己出生的描寫。我們中國古代作家很喜歡把自己的出生說的很神秘,李白大詩人他說他是他母親夢到太白金星入懷而生,而蒲松齡是他的父親夢到病和尚入室而生,而且他還解釋,我這一輩子這么不得志這么窮困很可能就是因為我是苦行僧轉世,苦行僧轉世這是蒲松齡在《聊齋自志》當中杜撰的一個故事,但是我們看蒲松齡的一生他確實是很苦。他生活很貧苦,他始終在貧困線上掙扎,他為了溫飽要挖空心思;他一輩子用了幾十年的時間去參加科舉考試,屢戰屢敗,屢敗屢戰,非常地痛苦;他為了寫《聊齋志異》,受了很多的苦。所以我們說蒲松齡三苦并存,生活苦,考試考得苦,寫書寫得苦,我們現在就看看他這三苦究竟是怎么個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