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徑悲劇》同步練習
因此,整個太廟里面,那滿園關不住的春色,那一片郁郁蔥蔥,青綠蒼翠,唱主角的已非這些前輩樹木了,老樹的光輝,已是昨日的事情。看來,還是年輕好,因為在成長著,意味著擁有時間,因為成熟著,意味著來日方長,所以,解放后陸陸續續栽種的別的什么樹,就比老樹要生機盎然,要朝氣蓬勃,顯得生命力特別旺盛的樣子。風一來,你可以聽到那白楊樹的碩大葉片,或細細低語,或大聲聒噪。也許生活就是這樣一個后來居上的局面,未來屬于誰,誰就擁有更多的話語權,而徜徉在古樹底下,就沒有這一份熱鬧。
展眼望去,所見皆綠,欲與天公試比高的白楊,爬滿了照壁瓦墻的藤蘿,擁塞的行路夾道的冬青灌木,花飛花落招蜂惹蝶的丁香海棠,令讀樹的我不禁覺悟,古樹的緘默沉思、莊重成熟的狀態,固然具有歷史的魅力,但是,要沒有這半個世紀種下的樹木花草,僅憑那些爺爺輩的老樹,是構不成這一片蒼蔥凝碧的綠色世界的。正因為老樹之外,更多的是新樹的出現,才形成這一片怡人的景色。
買書,看壓縮在書中的空間和時間;看樹,閱讀大自然,那可是活生生的大塊文章。樹的世界,人的世界,其實都在新陳代謝的進化規律之中。懂得這一點,無論是白發蒼蒼的老者,還是血氣方剛的青年,都能達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境界,就像園子里的這些新的、老的樹木,融洽相處,和衷共濟,社會的祥和氛圍肯定會日益地濃烈起來。
11.作者說樹是可以讀的,其理由是什么?根據文意,作簡單概括。(4分)
①
②
12.作者在第三段中說古樹和老人“使人肅然起敬的同時,也多少使人生出一絲惆悵”。作者為什么會“生出一絲惆悵”?(4分)
13.怎樣理解第五段中“正因為老樹之外,更多的是新樹的出現,才形成這一片怡人的景色”這句話的含義?根據文意,簡要回答。(4分)
14.在這篇散文中作者表達了一種怎樣的人生感悟?(4分)
(三)
鳥的啟示
①從一本書里讀到有關鳥的飛行,有一種很小的鳥,能夠飛行幾萬里,跨越太平洋,它需要的只是一小截樹枝,它把樹枝銜在嘴里,累了就把那截樹枝扔到水面上,然后飛落在樹枝上休息一會兒,餓了它站在那截樹枝上捕魚,困了它站在那截樹枝上睡覺。
②讀著這段文字,我心里升起一種特別的清爽感覺。
③那一整天,我的腦子里不斷出現一只飛越太平洋的嘴里銜著一截樹枝的小鳥,一個像是電影一樣的畫面,在那個畫面里,我可以清楚地看到天空海洋和那只像是一個黑點點的小鳥,那一整天我的腦子里被這個畫面充盈著,我看不到別的東西,只看見天空海洋和那只嘴里銜著一截樹枝的小鳥。
④一截樹枝,一個愿望,一份執著。
⑤我不禁 于鳥的智慧, 于鳥的簡單, 于鳥的勇氣。
⑥智慧,簡單,勇氣,于人,這也是生命中的三個支點吧。
⑦我想,如果把生活比作飛越太平洋的旅程的話,那么對于人類來講,什么是那根樹枝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