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蘆花蕩》課堂教學實錄 2份
《蘆花蕩》教學實錄
李秀榮
在平日的隨筆或作文中,有許多學生喜歡在故事中加入自然環境描寫,用他們自己的話說,一是湊字數,二是讀起來文章美。實際學情是:他們的景物描寫大都不契合人物心境而是游離的寫景。
讀完《蘆花蕩》這篇小說,給我沖擊的教學信息是老頭子過于自信與自尊的真實性格和富有詩情畫意的白洋淀風光。于是我安排兩課時和學生體會討論這兩點。
一、揣摩人物性格
今年暑假,學生看了一些抗戰影片和電視片的鏡頭,會很快說出特定年代特定人物的性格————愛國熱情、愛親人恨敵人的感情、智勇雙全等英雄的共性。但是對屬于老頭子個性特征的“過于自信與自尊”卻體會不細致。在處理這一堂課的教學中,我重點帶學生體會這一點,下面是實錄片段:
師: 老頭子是白洋淀的傳奇英雄,具有高漲的愛國熱情和愛憎分明、智勇雙全的性格特點,這是抗戰年代里所有英雄的共性,這只是給老頭子貼上幾個標簽,請同學們想一想,屬于老頭子自己的個性是什么?
生:過于自信與自尊。
師:“過于”怎么講?
生:就是過分,過了頭的意思。
閑。
師:自信過份,往往會怎樣?
生:會變得自負。
生:做事不認真,會出差錯。
師:說得很好,過于自尊會有什么結果?
生:人會變得自卑起來,做事不能堅持到底。
師:對,自信過分往往會粗心大意失去應有的警惕,做事有可能出差錯;過分自尊會產生自卑心理,失去做事的動力而半途而廢。小說中,那些地方寫了老頭子過分自信自尊?請同學們快速瀏覽,在書上勾畫出來。
(學生瀏覽勾畫,稍后有學生身體坐正,有不少學生舉手)
師:哪位同學試著說一說?
生:二菱洗臉,大菱怕弄出水聲,讓鬼子聽到,可老頭子說:“不怕,洗一洗吧,多么俊的一個孩子呀!”這里看出他因為膽子大,所以失去了警惕,是自信過分。
生:還有,當鬼子的探照燈照過來的時候,他說:“不怕,小火輪上的探照燈,它照不見我們”,實際照見了,這里也看出他太自信了。
生:還有一句,大菱掛了花,他沒有看到,還在說:“不怕,他打不著我們!”這個老頭子太自負了,太大意了。
師:我們來看他說的三句話,其中都有“不怕”,無論出現什么情況,他都是一味的“不怕”,因為他的過于勇敢和自信而導致護送任務沒有勝利完成。
師:我們再來討論,老頭子過于自尊的地方呢?
生:當大菱受傷后,他感到自己沒臉見人,就不想送她們進葦塘。說明他愛面子過了頭,為自己的面子,都不想把護送任務繼續下去了。
師:你說得真好!
生:老頭子非常喜歡這兩個女孩子,他覺得自己平時夸下海口,前面說過,一切保險,可這次卻帶著掛花的人進去,老臉往哪擱呀?這里寫出他的自尊心很強,也看出老頭子很樸實很真誠。
師:你體會得得更細致深入!老人對自己要求非常嚴格,偶然出了差錯,內心非常痛苦和愧疚,這是他質樸與真誠的一面。他的工作失誤,自己內疚,兩個女孩子又埋怨他,不信任他,他又怎樣找回了自尊?
生:他用蓮蓬引誘鬼子,然后把他們帶到漁民下了魚鉤的地方,一個人勾住了十幾個鬼子,然后就用竹篙達鬼子的頭。
師:最后這場情趣橫生、痛快淋漓的精彩戰斗,更顯出老人的智慧與自信,富有傳奇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