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師大版《游記小品兩篇》《白洋潮》教案及練習
1. 根據上文,完成填空
出游概要:
①天氣狀況:
②活 動:
③兩地的不同:
2. 作者在第2段中通過不同感官來描寫風勢,試指出兩種。
3. 試分別說明游客山人和作者在京師的原因。作者在文末為什么自嘲?
4. 指出下列畫線的詞在句中的意義。
而猶不能堪,乃急歸。
茍非大不得已,而仆仆于是,吾見其舛也。
予不能解矣。
【試題答案】
一. qié biāo chuǎn mái zhuó xiá
二. 窈窕:原意指體態美好的樣子,這里形容建筑物的秀雅。
茗飲:飲茶。茗,茶。
少頃:過一會兒。
煙霾:渾濁的煙氣。霾,風夾著塵土,天氣晦暗。
丙夜:三更時。
嗜進:這里指著迷于仕途鉆營。
海塘:海堤。
漱激:沖擊。
旋:很快,不一會兒。
龕赭兩山:龕山在蕭山縣東南,赭山在海寧縣西南,如兩門相對,扼守錢塘江入海口,被稱為海門。
三. 1. 這時候,柳樹梢剛發芽露出翠綠,山上有一層薄薄的霧氣。水面與河堤一般平了。沿岸傳來奏樂聲。
2. 而我家中有產業可以維持生計,舍棄了家鄉水石花鳥的樂趣,卻在這煙塵彌漫的異鄉奔走,我自己問自己為什么,我不能回答。
3. 海堤上人們喊叫著看海潮,我急速前往,章侯、世培緊接著也到了。
四. c
五. 兩篇文章,前者側重寫景,后者側重議論。前者以美景抒發愉悅之情,后者以“沙塵暴”引發人生感悟。
六. 1. ①春天 ②中郎和隨從 交談小飲 ③寒風刺骨 旋風自北來 塵埃遮蔽天空 塵埃中目塞口 楊柳仍未發芽 柳樹枯萎 天氣暖和 青草茂密/百花盛放
2. 第2段中通過不同感官描寫風勢及例子∶
視覺描寫∶例句∶塵埃蔽天,(對面不見人)/石塊亂飛
聽覺描寫∶例句∶(中目塞口),嚼之有聲/古老樹木被風吹得作響
觸覺描寫∶例句∶寒氣凜冽/御貂帽,著重裘猶不能堪
3. 游客山人為了糊口/生活。作者為了求官職。作者自嘲的原因∶別人在京師是不得已的,自己家有產業,但仍留京。屢求官不獲,仍留京師強求。家有產業,本足以享受水石花鳥之樂,卻仍留在風塵蔽天的京師。
4. 乃∶于是/就/便 茍∶若果/倘若/假若 予∶我/自己
上一篇:《望廬山瀑布水》教案
下一篇:《白洋潮》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