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單元教學設計
答;為自己樹碑立傳,妄想流芳百世。
3、 如何理解這一節的最后一句?
答:比喻魯迅愿把自己的一切貢獻給革命事業,并以大無畏的獻身精神深信革命的地下之火一定會燃燒起來。
4、 如何理解第六節,“春風”,“野草”各指什么?
答:把名字刻入石頭的人,想流芳百世,實際這種人活在世上,靈魂早已死去,名字早已遺臭萬年;魯迅以野草自比,(因為這一句魯迅的《野草》)為了蕩滌舊社會的黑暗、腐朽,寧可犧牲自己的一切,一但革命蓬勃發展起來,野草就會萌生,到處是一片青綠。
5、 最后一節用了什么修辭方法,有什么作用?
答:反復,起強調作用,評價魯迅先生的偉大。
四、 分析詩中的議論。
1、 找出議論句。
2、 分析議論的特點。
a、 詩中的議論,是通過高度凝練的語言來表達的。
b、 詩中的議論,是用形象化的語言來表現的。
五、總結全文。談談你學了這首詩后懂得了哪些道理?
六、布置作業。
七子之歌
教學目標
1 通過預習使同學能了解澳門的有關知識
2 能把握文章所表達的思想情感
3 能有感情的背誦詩歌
教學方法:學生自己分析為主,老師加以指導和總結
教學步驟:
一 、導入新課
(聽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同學們,我相信剛才的旋律你們都十分熟悉,他是我們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歌,那你們想一下,國歌在什么場面之下演奏最能感動人呢?(同學回答)同學們回答的很好,其實你們剛才聽的國歌曾經就在澳門回歸的現場演奏過,有哪位同學能告訴我在澳門
回歸的那一天,你門都舉行了哪些活動啊?
二 、的確,在那一天的中國處處是歡歌笑語,但是同學們你們有沒有想過,在這之前澳門同胞們都過著怎么樣的生活呢?下面我們就追隨著名詩人、學者聞一多一起去感受一下當時澳門同胞的苦難和抗爭!
三 、朗讀課文,找出詩歌中你們認為最具震撼力的詞語和句子,在文中劃出來并說明你們的理由。
太久了/依然/夢寐不忘
四 、再把課文朗讀一遍,結合文中插圖分析圖中那些畫面給你的感觸最深?
面容憔悴但目光堅定的學者
面容猙獰且趾高氣揚的侵略者
陰森森的鐵制的刑具
五 、為什么這些東西會給你震撼呢?
學者既是聞一多的寫照,也是廣大澳門同胞的寫照
侵略者和刑具是澳門同胞受苦受難最好的見證
六、 同學說的都不錯,那請你們在把課文讀一下,然后思考:
1 從你們的震撼中可以發現作者寫這首詩的目的是什么?表達了詩人一種什么樣的感情?失養于祖國,受虐于異類//七子之歸來其在旦夕乎(見前面的古文)
2 作者是通過什么手法來加強這種表達效果的呢?(通過擬人手法,把祖國比成母親,通過最普通但是又最感人的母子之情來增強這種表達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