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師大版《愛蓮說》教學設計
6.哪些地方是寫蓮的?從哪些方面寫蓮的?
7.蓮花有什么特點?作者為什么喜歡蓮花?
8.作者為什么發出“蓮之愛,同予者何人?”的感嘆?作者的感嘆說明了什么? (這個教學環節用15分鐘,幫助學生梳理文章脈絡,復習已經學過的寫法。是成績不錯的學生更注意知識點的整合和積累,成績略差的同學加深課文的理解并及時消化與及時整理。)
(四)、朗讀背誦指導
通過各種形式的朗讀來實現。如男女生分段朗讀, 自由朗讀,教師提問,學生用書上的原句回答等。 (這個教學環節用5分鐘,目的是通過提問背誦課文,同時能為理解性默寫打基礎。不同層次的學生都應該掌握。)
1.指導朗讀第一段(出示朗讀提示);
2.學生體會第二段的朗讀方法;
3.學生自己背一背;
4.全班試背(屏幕逐句展示課文,并配放音樂);
5.點學生背誦,比一比,看誰背得熟。
(五)鞏固練習:
多媒體展示:
“蓮花”與“君子”的聯系。 (這個教學環節用3分鐘,目的是通過探討使不同層次的學生加深對文章內容的理解。)
(六)、拓展延伸
1.與蓮花有關的詩歌
2.寫幾句關于蓮花的話可以是對蓮花的描寫,學習本文的感受,對生活態度的思考等(這個教學環節用5分鐘,從課程的設計來看,能體現語文“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結合;在課堂來看能 體現“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在學習方式上,注重學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為主,輔以教師的點撥;從教法上看,能將傳統的誦讀法與現代的多媒體技術相結合;從問題的設計上,從體現梯度。)
(七)、課文總結
1.歸納主題(找出中心句)
2.了解本文襯托的寫法
本文中,作者除了寫蓮,還提到了什么花?幾次提到?作用是什么?
襯托的兩種類型——正襯,反襯
(1)陶淵明 愛菊
世人 愛牡丹 (襯托,表現自己獨愛蓮,與眾不同)
予 愛蓮
(2)菊 花之隱逸者
牡丹 花之富貴者 (襯托,表現蓮的品格高出百花)
蓮 花之君子者
(3)菊之愛 陶后鮮有聞
蓮之愛 何人(襯托,感慨世風惡濁,表現作者潔身自好)
牡丹之愛 眾
(八)、布置作業
1.理解性默寫
1)描寫蓮花高潔質樸的句子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
2)全文的中心句是:花之君子者也。
3)周敦頤《愛蓮說》:詠蓮名句: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靜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4)公園花展,觀賞牡丹的人總比觀賞其它花的人多,用《愛蓮說》中的話來說,就是:牡丹之愛,宜乎眾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