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差大臣
研究方法:
(1)可重點比較二者在戲劇的情節結構、戲劇沖突、人物設置與刻畫等方面的不同。
(2)需采用點面結合的方法,即舉出喜劇的代表作品與悲劇的典范作品,并對之作具體分析,在此基礎上比較二者的不同。
(3)應縱深比較,即從形式到內容,從作品到作家創作指導思想進行比較。
2.市長和官員們得知上了假欽差的當后有什么表現?真欽差到了之后,他們又將會有怎樣的表現?(練習一1)
明確:暴跳如雷、發怒、互相指責。真欽差到了之后,他們肯定還會像對待假欽差那樣奉承、巴結,甚至更露骨地表演。
分析:市長和官員們通過念信得知自己上了假欽差的當,在信中假欽差赫列斯達可夫對接待他的每個官員都加上了謾罵性的評價,使所有的官僚們氣憤至極,羞愧得無容身之地。在互相指責和痛斥中把自己丑惡的一面進行自我大暴露。在戲劇結尾部分,—個憲兵向眾人宣布真的欽差大臣即將來臨,大家猛吃一驚……毫無疑問,一場新的喜劇又將重演!他們將會有怎樣的表現呢?在解決這個問題時,教師要注意留給學生充分思考和想像的空間,結合這部喜劇的前幾場的情節,充分調動學生思維,可組織學生分小組探討,寫出劇本,并以表演的形式把戲劇情節表現出來,以此來深刻地理解這部戲劇所表現的主題。
3.市長和官員們前后不同的表現有沒有什么內在的聯系?從他們的這些表現中可以看出他們是怎樣的人?(練習一2)
分析:市長和官員們前后不同的表現有著內在的聯系。市長和官員們在不知道赫列斯達可夫的真實身份時表現得極為恐慌,他們把他當作欽差大臣看待,分別去拜見他,極力巴結、獻媚,個個一副趨炎附勢的嘴臉,他們分別找各種不同的借口借錢給他,想方設法地討好他,希望以此來獲得這位大官的青睞,確保現有的官職,同時更希望日后在仕途上能多多得到這位大官的提攜。郵政局長不但借錢給他,還在赫列斯達可夫騙到錢后打算逃之夭夭的時候,特地吩咐每站都必須給他預備三套馬車。市長不但給他錢財,還把自己的女兒許配給他,并以此炫耀自己,到處宣揚,真實地刻畫了這些官員們趨炎附勢、討好獻媚的丑陋面孔。
明確:他們前后不同的表現有一個共同點:即為了自己的名利,從中可以看出他們是一群腐朽敗落、骯臟無能的社會寄生蟲。
【小結】
《欽差大臣》這部劇是以普希金所提供的一件趣聞為情節基礎,將俄國官僚社會的丑惡和不公正集中在一起,“淋漓盡致地進行嘲笑”。赫爾岑贊譽它是迄今為止“最完備的俄國官吏病理解剖學教程。
作品以赫列斯達可夫的一封信展開故事情節,把各種人物搬到戲劇的舞臺上,通過信中內容揭穿了以市長為首的一群貪官污吏因平時作惡多端,欺壓百姓,而急于巴結上司,以掩蓋罪行的種種丑態,真實地展示一幅沙皇統治下官場生活的群丑圖,深刻地揭示了官僚制度的昏聵腐朽。(主旨)
【教學實踐與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