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語文下冊第六單元教案2
五、綜合訓練:
閱讀下段文字,回答文后問題。
嗟夫!予嘗求古仁人之心,或異二者之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是進亦憂,退亦憂。然則何時而樂耶?其必曰“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乎。噫!微斯人,吾誰與歸?
1.對上文加粗詞解釋全都正確的一項是( )
a或者 作法 在先 沒有 b有人 心情 在先 微小
c或者 作法 在……之前 輕微 d或許 心情 在……之前 沒有
2.從文中找出四對反義詞。
答:(1)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____。
3.“古仁人之心”是怎樣的?(用原文回答)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是進亦憂,退亦憂”一句中有兩個“憂”字,依次說明“憂”的是什么?(根據前文來回答!)
答:憂________________,憂________________
5.抒發作者寬大情懷和政治抱負的語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表現了一種什么精神?(答案限15字之內)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拓展延伸。讀一讀 品一品:
儒家學說: 修身 齊家 治國 平天下
陸 游: 位卑未敢忘憂國
明朝東林黨人: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
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
清朝顧炎武: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
孫中山: 天下為公
毛澤東: 糞土當年萬戶侯
周恩來: 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
中國共產黨人:解放全人類
七、課堂小結 :
本文題為《岳陽樓記》,自然要寫岳陽樓的景色,但作者的意圖卻是借題發揮,談一個人應有的政治抱負:并以此規箴友人。
八、布置作業:
把第五段譯文寫到作業本上。
板書設計:
岳陽樓記
范仲淹
一、作記緣由(敘述政績)————(記敘)
二、寫景 洞庭湖大觀————(描寫)
抒遷客騷人情
——悲(去國懷鄉,憂讒畏譏)——以物喜(抒情)
——喜(心曠神怡,寵辱偕忘)——以己悲
三、議論探求古仁人之心的內涵————(議論)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闊達胸襟
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 ——遠大抱負
28 醉翁亭記
歐陽修
教學目標
1.掌握文中的實詞,了解文中“也”、“于”、“之”、“而”等虛詞的用法。
2.理解本文寫景抒情的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