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語文下冊第六單元教案2
3.認識文中所表現(xiàn)的作者的曠達情懷和美好理想。
教學重點和難點
要求在通讀全文、疏通文意的基礎上,重點熟悉文中“風景”和“風俗”兩幅畫,體會作者的情感,并進而能夠背誦全文。
課時安排
三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學習目標
1.了解作者及寫作背景。
2.讀準字音,初步感知文意,準確朗讀課文。
一、情景導入: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于山水之間也”這千古名句,出自歐陽修的《醉翁亭記》,我們今天就來學習這篇文章。
二、介紹作者及文章出處
1.作者:歐陽修(1009-1072),北宋文學家,史學家。字永叔,號醉翁,晚年號六一居士,江西吉水人。他4歲喪父,母鄭氏教他識字讀書,10歲能作詩賦,21歲中進士,其后任監(jiān)察御史,因為同情范仲淹遭貶斥,寫信切責高若訥被貶夷陵(今湖北宜昌)令。后回朝任太子中允、龍圖閣直學士等職,以后又被貶知滁州、轉(zhuǎn)知揚州等。回朝后官至樞密副使、參知政事。謚文忠。歐陽修是北宋中葉詩文革新運動的倡導人,他大力提倡古文,批評宋初以來追求靡麗形式的文風,主張文章要“明道”“致用”,并且提拔和獎掖后進,著名的古文家三蘇父子、曾鞏、王安石等都出自于他的門下。著有《歐陽文忠公集》。他的散文大都內(nèi)容充實,氣勢旺盛,具有平實自然、流暢婉轉(zhuǎn)的藝術風格。另外他還和宋祁合修《新唐書》,獨撰《新五代史》。
2.出處:選自《歐陽文忠公集》。
三、自學文本
(一)自學指導一
請同學們以喜歡的方式朗讀課文,利用工具書解決生字,如有讀不準的字音在小組交流,6分鐘后在班上交流,比一比誰讀得最好。
1.學生自學文本。
2.教師巡視指導。
3.小組交流。
4.班上交流、質(zhì)疑答疑
明確:
(1)讀準字音
滁 chú 壑 hè 蔚 wèi 瑯 láng 潺 chán 釀 niàng
輒 zhé 暝 míng 晦 huì 傴僂 yǔlǚ 佝僂gōulóu 攜 xié
清洌 liè 凜冽 liè 山肴 yáo 野蔌 sù 觥 gōng 翳 yì
(2)成語出處
①[水落石出]水落下去,石頭就露出來。比喻真相大白。語出《醉翁亭記》。蘇軾在《后赤壁賦》中有“山高月小,水落石出”之句。
②[觥籌交錯]酒杯和酒籌交互錯雜。語出《醉翁亭記》。
③[醉翁之意不在酒]醉翁的興趣并不在于喝酒。形容人別有意圖,言在此而意在彼。
(3)朗讀課文
(二)自學指導二
請同學們再讀課文,初步了解文意,準確朗讀課文,從中體會語言美、意境美。如有疑難問題在小組交流,解決不了的6分鐘在班上交流,看誰完成得最好。
1.學生自學文本。
2.教師巡視指導。
3.小組交流。
4.班上交流、質(zhì)疑答疑。
(1) 聽朗讀錄音。
(2) 展示幻燈圖片。
(三)課堂小結。
布置作業(yè)
1.給下列加點的字注音 (同上,略)
2.背誦課文。
第二課時
學習目標
1.掌握文言實詞,了解“也”“于”“之”“而”等虛 詞的用法。
2.翻譯分析并背誦一二自然段。
3.體會文中所表現(xiàn)的作者的曠達情懷和美好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