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語文下冊第六單元教案2
五、課堂檢測:
翻譯句中黑體的詞語:
射者中 射__________ 至于負者歌于途 負__________
樹林陰翳 陰翳__________ 太守謂誰 謂__________
六、布置作業
1.誦讀課文,熟讀優美的寫景佳句。 2.背誦并默寫全文。
板書設計
第1段:引入
亭的周圍環境:環滁皆山 瑯琊山 釀泉 有亭翼然。
亭的由來:作亭者 名之者 命名之意
第二段寫景——風景畫
朝暮之景 四時之景 樂亦無窮 娛情山水 排遣郁悶
第3段:寫游而宴——風俗畫
滁人游 太守宴 眾賓歡 太守醉 隨遇而安 與民同樂
第4段:寫歸
太守歸賓客從 游人去禽鳥樂
三種樂:禽鳥 游人樂 太守樂
結尾:道出姓名,揭開迷底
29 滿井游記
袁宏道
縣二中 王鳳琴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積累文言詞語,增強文言語感。
2.了解作者及寫作背景,理解作者豐富而微妙的思想感情。
3.感受北方初春景象,理解作者寄情山水的意趣。
過程與方法:
1.重視誦讀,在朗讀中把握文意,逐步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
2.理解文章的意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體味作者個性化的寫景抒情風格。
3.體會本文白描和擬人手法的運用以及比喻句的表達效果,引導學生把握形象
生動的寫景技巧。
情感、態度、價值觀:
感受北方早春宜人的春色,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感情。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感受作品優美的意境,體會作品中流露的思想感情。
教學難點
1.品讀課文,體會本文寫景的技巧,學習作者善于抓住景物特點生動傳神地進
行描寫的方法。
教學方法
合作探究法。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創設情境
同學們,我國的南方,物華天寶,人杰地靈。前面我們在柳宗元的陪同下游覽了湖南永州市的小石潭;與范仲淹相伴,登臨岳陽西北的岳陽樓;在歐陽修的指引下,觀賞了安徽滁州的醉翁亭。今天,我們將“揮 師北上”,看看北京東直門的滿井一帶又有什么好看的景致,走,我們踏青去!
二、學習目標
1.了解作者及寫作背景,朗讀課文。
2.積累文言詞語,疏通文義。
三、自學指導一
結合注釋和工具書了解作者和寫作背景。反復讀課文,達到字正腔圓。讀不準確的用“?”標出,先在小組內交流。6分鐘后比一比哪組完成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