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語文下冊第六單元教案2
怎么才能得到高樓大廈千萬間,讓天下的寒士們住下,皆大歡喜,風吹不動,雨潑不進,安如泰山!
分析:詩人從床頭屋漏等痛苦中迸發出憂國憂民的思想,對天下人疾苦的關心,和對人民生活的火熱的希望。
什么時候眼前高聳地出現這些高樓大廈,我的茅屋破爛,自己凍死,也心甘情愿!
分析:尾句表現了詩人的博大胸襟和崇高的理想。
(五)當堂小結
詩人在自己經受生活上、精神上痛苦處境中想到的不是個人而是廣大人民所遭受的風雨,強烈希望能盡力解決所有人的困難,這就是全詩的主旨。當然,在封建社會里詩人的愿望是不能實現的。也因為如此,作者進一步表示: 只要能解決或改善一下人民的生活問題,自己凍死、餓死也心滿意足,就顯示出詩人思想境界之高、胸襟之寬和他的人道主義的精神。請同學們再飽含感情的將全詩朗讀一遍。
(六)作業:背誦全詩
第四課時
《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岑參
教學目標
1.反復朗讀并理解詩歌。
2.培養欣賞品味詩歌的能力。
教學重點
朗讀詩篇、了解詩意、體會詩情。
教學難點
品味詩歌語言的精妙
教學內容和步驟
一、情景引入
1.回憶寫雪的詩句。引出課題。
2.作者介紹
投影:歲參:(714-770)江陵(今湖北省江陵縣)人。他與高適齊名,是盛唐時期邊塞詩人的杰出代表。當時西北邊疆一帶,戰事頻繁,岑參懷著到塞外建功立業的志向,兩度出塞,久佐戎幕,前后在邊疆軍隊中生活了六年,因而對鞍馬風塵的征戰生活與冰天雪地的塞外風光有長期的觀察與體會。其邊塞詩歌雄健豪邁,讀之令人興奮。岑參的這首《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以搖曳生姿的筆觸描繪了壯麗瑰奇的塞外雪景,表達了誠摯渾厚的送別之情,讀來感人至深。
二、展示目標
1.反復朗讀,理解本詩內容;
2.分析語句,體會作者的感情,識記優美語言。
三、自學指導
請同學們朗讀課文,標出自己認為的字詞,理解本詩主要寫了那兩部分內容?5分鐘后看誰讀得認真。
1.自學文本 生讀詩注意字的讀音。
岑參 cén shēn 散入sàn 狐裘qiú 錦衾薄 qīn 瀚海 hàn
闌干 lán 羌笛 qiāng 風掣紅旗 chè
2.交流研討 小組內請一位讀書好的學生來讀,其余學生感受,糾正字音。
3.質疑答疑 生提出不理解的語句,師提問——從詩題中能看出這首詩寫了哪些內容?
詠雪、送別。(板書)
師:請同學們說說哪些詩句是寫詠雪的,哪些詩句是寫送別的?
學生答教師明確:詩的前半部分是詠雪,后半部分寫送別,同時在送別中進一步描寫雪景。
這是一首雪中送別詩。從“中軍置酒飲歸客”一句開始。前十句著重于詠雪,后八句著重于
送別。
1. 賞析寫景的句子
思考:你喜歡哪些寫景的詩句,說說理由。
教師根據學生可能會品析到的句子,適時加以指導,參考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