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語文下冊第六單元教案2
c《飲酒》最后兩句應怎樣理解?
明確:這兩句說的是這里邊有人生的真義,想辨別出來,卻忘了怎樣用語言表達。“忘言”通俗地說,就是不知道用什么語言來表達,只可意會,不可言傳。“至情言語即無聲”,這里強調一個“真”字,指出辭官歸隱乃是人生的真諦。
③學生齊讀全詩。
四、小結:
官不在高,為民則可;權不在多,為君則行。這首詩通過對田園生活中自然景色的悠閑欣賞,表現了作者厭倦官場腐敗,決心歸隱自潔、超脫世俗的人生追求。
五、生背誦此詩。
《己亥雜詩》
一、 作者簡介
龔自珍,號定庵,清代人,近代思想家、文學家。由于力主改革弊政,受當局排擠,48歲那年憤然辭官南歸。他詩、文、詞各體兼長,并精通經學、文字學和史地學。文章奧博縱橫,自成一家。行文獨具風格,于蘊藉中洋溢著激情,于客觀描述中寄托著深意,詩歌瑰麗奇肆,成就尤大。有《龔定庵全集》。
《己亥雜詩》選自《龔自珍全集》,共350首,多詠懷和諷喻之作,寫于己亥年。這一年作者憤然辭官南歸,后又北上接迎眷屬,往返途中將見聞感受寫成三百五十首雜詩,統名曰《己亥雜詩》,此選其一。
二、自學指導
請同學們自己朗讀此詩,按照賞析詩歌的方法先理解內容后體會感情,看誰能把這首《己亥雜詩》讀懂。
1.生自學
2.明確:此詩前兩句寫景。望著夕陽西下,牽動了作者廣闊無邊的離愁別恨,這離別之愁,不僅是離別家眷,更是離別朝廷。詩人的馬鞭所指,東即天涯海角,可見辭官的決心之大。但辭官不等于放棄理想,亦未割斷自己與朝廷的感情牽連。詩后兩句正是作者一片拳拳忠君愛民之心的形象體現。
后兩句抒情。落紅并不是無情的東西,它懷戀大自然,即使委落塵埃,也要化作春泥,護育新花生長。作者以落紅自比,言外之意是自己雖然辭官,但仍會關心國家的前途命運。景中寓情,情中有景,情景交融。
3.小結:
這首詩寫作者辭官離京,遠去天涯的無邊愁思,表達了詩人政治理想至死不變的執著態度。作者以“落紅”自喻,含意深刻,耐人尋味。
4.朗讀并背誦詩歌。
三、小結
朗讀古詩要做到讀音準確,停頓恰當,重音合理,讀出作品的感情和氣勢。背誦古詩應當從整體上來把握作品,應當在明確作品的內容,理清作品結構及作者思路的基礎上,反復地誦讀,細心地體會作品的精妙之處。要在理解作品的基礎上背誦,在背誦的過程中加深對作品的理解。
四、作業
完成課后練習。
第二課時
《行路難(其一)》
一、 情境導入,引出課題
提及李白,相信大家并不陌生。我們從小學到現在學過不少李白的詩作,誰能說出幾句?(生舉例)
師:說得真好!思鄉的李白,才華橫溢、滿腹憂愁的李白,懷才不遇的李白,自信樂觀的李白,一個千年萬年都讓人讀不厭、讀不透的李白。今天,我們將帶著對李白的了解再一次走近這個偉大的詩人,共同來學習他的另一篇千古名作:《行路難》。看看今天,我們又將認識一個什么樣的李白。
二、展示目標
1.熟讀此詩,理解內容;
2.抓住重點語句,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自學指導
請同學們朗讀此詩,劃出自己認為的生字詞,結合注釋理解內容。抓住表現作者感情的句子,體會本詩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