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語文下冊第六單元教案2
2.解釋加點的詞
(1)東風時作 作: (2)土膏微潤 膏:
(3)波色乍明 乍: (4)如鏡之新開而冷光乍出于匣也 匣:
(5)娟然如拭 娟然: (6)泉而茗者 茗 :
(7)作則飛沙走礫 走:
3.翻譯句子。
(1)游人雖未盛,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紅裝而蹇者,亦時時有。
(2)夫不能以游墮事,瀟然于山石草木之間者,惟此官也。
六、作業
口頭翻譯全文。
第二課時
一、導語設計
齊讀課文,導入新課
二、學習目標
1. 感受北方初春景象,理解作者寄情山水的意趣。
2. 把握形象生動的寫景技巧。
三、自學指導一
以你喜歡的方式自由讀課文。劃出描寫北方初春景象的句子,想一想,作者為什么這樣寫,把你的理解寫在句子旁邊。先在小組內交流。6分鐘后比一比哪組完成得好。
1.學生按照提示自學文本
2.小組交流研討
3.質疑答疑
明確:
作者為我們呈現了一幅生機勃勃、活力無限的滿井春光圖:河面浮冰剛剛融化,波光粼粼,一池春水清亮得如同新開之鏡;山巒積雪剛剛消融,座座青山秀麗,好像晨妝少女 (景美); 游人相偕出游,作者將 品茶、飲酒、騎驢觀賞諸畫面合為一組鏡頭,熱鬧非凡(人美)。柳條鵝黃初染;麥苗冬眠初醒;鳥兒曬太陽;魚兒戲水戲浪。這些富于早春特征的景物組成一幅層冰解凍、波光粼粼、山川氤氳、田野生機勃勃的圖畫,給人以高度諧和的美的享受。(物美)自然風光與人物活動相映成趣。一幅滿井春光圖,顯示了早春的蓬勃生機,物我交融,情致盎然。既表達了一種輕快喜悅的心情,又流露了對自然重新煥發生機的欣賞和贊美之情。反映了他對官場和對大自然、人生的態度。
自學指導二
速讀課文,劃出你喜歡的語句,并把你喜歡的理由批注在句子旁邊,先在小組內交流,5分鐘后比哪組完成得好。
1.學生自讀課文,畫出好的句子。
2.小組討論交流,解決疑難問題。教師巡視酌情指導。
3.班上交流。
明確:
1.白描句
如寫水,“波色乍明,鱗浪層層,清澈見底”,寫柳條為“將舒未舒,柔梢披風”,筆法極為簡練,卻又鮮明如畫。
2.關于比喻
作者將初春曠野中的自己比作“脫籠之鵠”,表現自己從局促小屋投身到大自然懷抱的欣喜、舒朗的心情。“晶晶然如鏡之新開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以新開明鏡比喻新綠水波,寫出了水的明麗,貼切而有新意。“如倩女之面而髻鬟之始掠也”,以新妝倩女比喻被晴雪洗過的山巒,寫出了春山的“鮮妍明媚”,生動而又傳神。如“麥田淺鬣寸許”,以獸頸之毛比喻返青還沒有長高的麥苗,簡明而又形象。這些比喻,新奇、形象、生動,讀來妙趣橫生。
3.關于擬人
如寫魚鳥,說它們悠然自得,洋溢著喜氣,這樣寫,增加了景物的動感或“靈氣”,同時也融入了作者的思想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