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上《周莊水韻》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在掌握有關游記散文知識的基礎上來理解文章內容,理清游蹤,抓住景物的主要特征,了解景物描寫的時間和空間順序,學習從不同角度來描寫周莊水韻。
2、仔細揣摩語言,品味文章中蘊含的情景之美,體會作者滲透在景物描寫中的思想感情。
3、注意適時讓學生了解祖國山川的壯麗可愛,培養學生熱愛祖國大好山河的情懷。
教學重點、難點
1、重點:讓學生初步掌握游記散文的寫法及培養學生熱愛祖國山河的思想。
2、難點:理解“水韻”的含義。
教法學法
采用多媒體教學,在學生自主學習的基礎上,引導學生掌握游記散文的基本知識。采用通讀、討論、交流見解、歸納總結等方式,啟發學生的思維能力,鍛煉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讓學在積極主動的思維好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享受審美樂趣。
教學時間
二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課題,營造氣氛:
1、播放多媒體課件:一曲悠揚、和諧的笛聲從遠方悠悠響起,一艘烏篷木船慢慢從水面上滑過,木櫓在水面上輕輕攪動,兩岸的樓房,頭頂的石橋一一從身旁掠過……
2、請同學們翻閱課前教學插圖。
教師引導學了解兩份課件內容:中國第一水鄉——周莊。請學生敘述周莊水鄉留給人們的總體印象。
要點:河水,波光,倒影,石橋,小舟,行人,古雅優美,充滿詩情畫意。
3、教師通過多媒體展示周莊水鄉的美麗圖景,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
(投影)周莊簡介:周莊環境幽靜,建筑古樸,有900多年的歷史,雖歷經滄桑,但仍保存著原來的水鄉集鎮的建筑,全鎮60%以上的民居是明清及明初建筑風貌,僅0.4平方公里的古鎮就有近百座古典宅院和60多個磚雕門樓,同時保存了14座各具特色的古橋,共同營造出一幅動人的風景畫。這里有橋、有水、有人,同學們想到哪位作者的名句?(參考:馬致遠《天凈沙•秋思》中的“小橋流水人家”,非常寫意。)
二、初步感知課文。
1、解題。
古人云:“讀萬卷書,行萬里路”,許多人在“行萬里路”后才寫出優美動人的游記,本文作者趙麗宏三次神游周莊寫下此篇《周莊水韻》,這個“韻”字指什么?周莊水的“韻”具體體現在哪兒呢?同學們要帶著這個問題來欣賞本文。
2、朗讀課文。
朗讀時教師加以指導,并指出一些字詞的音義。
(1)請幾個同學朗讀課文,學生現場評價,教師指導。
本文的感情基調是充滿歡快和喜悅的,朗讀時要語調舒緩輕柔,語音清晰自然,不要過于造作。注意節奏與停頓,但語斷情不斷,個中韻味要把握好,朗讀時以頭腦出現一個個形象的畫面為最佳。
(2)提出疑難字詞。
(3)解釋重點詞語。
三、師生討論課文內容。
1、復習游記知識,請學生完成下列填空。
游記,要點明 、 ,交代 、 ,抓住 ,并做到 。(答案:時間;地點;游蹤;觀賞順序;景物特點;情景交融。)
2、把握文章整體脈絡。
教師引導學生討論,然后指出文章的整體脈絡為總分結構,可分為兩大部分:
第一部分:(1—3自然段)敘述周莊水鄉留給人們的總體印象。
第二部分:(4—6自然段)作者三次游周莊的情景及感受。
四、分析課文。
(一)討論第一部分。
1、閱讀第一自然段,討論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