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峽》人教八上22
《三峽》教學設計
羅麗環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理解各段的寫景重點及景物特征。
2、了解古今三峽的變化,領略祖國山河的雄奇壯麗,激發學生熱愛偉大祖國的思想感情。
3、學習抓住特征描繪景物的寫作技巧。
4、指導朗讀方法。
【教學重難點】:
1、領會抓住特征描繪三峽景色的方法。
2、理解本文運用語言的技巧。
【教學課時】
一課時
【教學步驟】
一、 導入新課:
1、由《蘇州園林》的美引出學生對祖國美麗山河的熱愛,再由學生背誦李白的《早發白帝城》,引出詩中所描寫的三峽。
2、展示三峽地理位置略圖,一邊欣賞一段三峽風光錄像。
3、欣賞三峽圖片。
二、 簡介作者酈道元。
三、 指導朗讀,理解課文大意。
1、聽讀課文,讀準字音。
要求:注意聽準字音,遇難記的字在文中圈注;注意朗讀的節奏,如停頓、重音、聲調等。
2、檢查聽讀情況,給下列加點字注音。
略無闕處( ) 重巖疊嶂( )
不見曦月( )屬引凄異( )
夏水襄陵( ) 沿溯阻絕( )
素湍綠潭( )絕巘怪柏 ( )
3、自讀課文,互說譯文
要求:
1、邊讀邊結合注釋理解語句意思
2、不理解的圈畫,小組交流
3、小組不能解決的,記下,舉手問老師。
4、檢查對課文理解情況:解釋紅色的字,并用現代漢語說說整句話意思。
兩岸連山,略無闕處。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絕。
素湍綠潭,回清倒影。
高猿長嘯,屬引凄異
5、再讀課文,讀出語氣。
這篇文章雖短,但波瀾起伏、節奏感強。寫山勢文氣舒緩,寫江水暴漲,如異峰突起,文氣急促,寫冬春之景,文氣清新,節奏輕快,寫秋景時,文氣變得凄清、悲涼,節奏變得沉重凝滯。
四、 感受三峽。
1、說說每一段都寫了三峽哪些景物?
三峽兩岸的山
三峽的夏水
三峽的春冬景色
三峽的秋天景象
2、你認為課文哪些句子能體現三峽的美?說說你喜歡的景物描寫的語句。
五、小結全文,回顧展示本文結構,體會作者對三峽的感情及作者的語言特點
六.昔日三峽美與今日三峽美對比,激發學生對祖國的熱愛之情。
七、思維擴展
在你身邊一定也有很多美景,請仿照文章寫景方法用五十到一百字左右的文字描寫一處某個季節或四季的景色,寫完后小組互相交流,并選出你們認為寫得比較好的一篇朗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