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朱元思書》教學設計
一. 本周教學內(nèi)容:《與朱元思書》《中國山水游記的感性》
二. 教學目標
(一)語文基礎知識目標
1. 生字
縹碧piǎo 急湍tuān 軒邈xuān miǎo 泠泠líng 鳶飛yuān 戾天lì
橫柯kē 偃yǎn 葳蕤wēi ruí 罥juàn 鬼魅mèi 懸宕dàng
悚sǒng 倏然shū 俯瞰kàn 遜色xùn 掬jū 恣縱zì
2. 需掌握的多音多義字
3. 詞語
湍:急流的水,如:急湍。
軒:高。如:軒然大波。
邈:遠。如:邈遠。
窺:從小孔或縫隙里偷偷看,暗中察看。如:窺視。
獨絕:獨一無二。
直視無礙:一直看下去,毫無阻礙。形容江水非常清澈。
寒樹:陰森森的樹。
直指:筆直的向上。
敏銳:(感覺)靈敏;(眼光)尖銳。
因簡就陋:就著原來簡陋的條件。
空泛:內(nèi)容空洞浮泛,不著邊際。
修巖:高巖。
遲速:快慢。遲,緩慢。速,快,迅速。
葳蕤:茂盛的樣子。
勃郁:旺盛,濃郁。
奄忽:急速的樣子。
平庸:尋常而不突出,平凡。
暝色:暮色。
倏然:忽然,疾速。
鬼魅:鬼怪。
4. 古漢語常識
(1)詞類活用
軒邈:形容詞用作動詞,往高處,往遠處。如:互相軒邈。
奔:動詞用作名詞,奔馬。如:猛浪若奔。
東西:名詞用作動詞,往東、往西。如:任意東西。
息:動詞的使動用法,使……平息。如:望峰息心。
(2)一詞多義
絕:①形容詞,絕妙。如:天下獨絕;②動詞,斷、停。如:猿則百叫無絕。
百:①數(shù)詞,數(shù)目,十的十倍。如:一百許里。②數(shù)詞,極言其多。如:猿則百叫無絕。
(3)古今異義
窮(古義:窮盡。如:蟬則千轉(zhuǎn)不窮。今義:貧窮,與“富”相對)
許(古義:附在整數(shù)詞后,表示約數(shù)。今義:應允;或者;可能)
5. 作者
吳均(469~520),字叔庠,南朝梁文學家、史學家。吳均出身貧寒,自幼好學而有超群的才華。他的詩清新自然,且多反映社會現(xiàn)實。他的文章工于寫景,文辭清新挺拔,深受當時行家的稱贊,不少人仿效他的文章,稱為“吳均體”。
余光中,祖籍福建永春,現(xiàn)任中國臺灣中山大學文學院院長。余光中的作品風格極不統(tǒng)一,表達意志和理想的詩,一般都顯得壯闊鏗鏘,而描寫鄉(xiāng)愁和愛情的作品,一般都顯得細膩而柔。有詩集《舟子的悲歌》《藍色的羽毛》等十余種。很多讀者知道余光中這個名字,便是因為那首著名的《鄉(xiāng)愁》,因此很多時候余光中被稱作“鄉(xiāng)愁詩人”。其實,余光中除了創(chuàng)作《鄉(xiāng)愁》之外,其他主題的創(chuàng)作也相當可觀,而且半個世紀以來,他始終是“左手為詩,右手為文”,堪稱才情豐富與思考深邃并具之人。
(二)閱讀能力目標
1. 學習作者以不同角度,不同方式體現(xiàn)自然界中的美好事物的寫法。
2. 領會細致入微地觀察事物,抓住事物特點寫景狀物的方法。
(三)寫作能力目標
理解景物的細致描寫與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完美地結(jié)合即情景交融的寫作方法。
(四)思想教育
體會作者對景物獨特的感受,以及對其寄予的深情。
三. 教師建議
《與朱元思書》
(一)從“風煙俱凈,天山共色”所寫出的光和色的特點,說明此句是近景還是遠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