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朱元思書》教學設計
2. 第2段緊承第1段,具體分寫了富春江水之“ ”,描寫時緊緊抓住了景物的特征,通過寫水 ,水 ,水 ,及水 突出表現了一個“ ”字。
3. 第2段寫水的情態,從動、靜兩方面著筆,其中描寫靜態之水的句子是 ,描寫動態之水的句子是 。
4. 請用兩個字概括富春江水的特點:
5. 翻譯。
①水皆縹碧,千丈見底。
譯文:
②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譯文:
(二)
夾岸高山,皆生寒樹;負勢競上,互相軒邈;爭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響。好鳥相鳴,嚶嚶成韻。蟬則千轉不窮,猿則百叫無絕。鳶飛戾天者,望峰息心;經綸世務者,窺谷忘返。橫柯上蔽,在晝猶昏;疏條交映,有時見日。
1. 從選文中找出從聽覺方面和視覺方面描寫景物的對偶句各一組:
①聽覺:
②視覺:
2. 本段重點寫富春江兩岸群山之美,山美在“ ”,主要體現在 、 、
這三方面。
3. 作者寫景立足點(在船上)未動,卻能注重視角的多變,比如由低處的水寫到了
的山,而且著力寫樹以顯山高,這里用的是 的方法。
4. 情由景生,以景顯情,使情與景水乳交融,這是游記散文常用的方法。比如本段用擬人化的手法寫山“負勢競上”“爭高直指”,寓靜態的山以奮發向上的無窮生命力,就給人以鼓舞。山的偉大、富有活力,還在于它養育、包容了自然界的許多有生命的東西。請就此點舉例,具體闡述情與景的融合。
5. 本段在寫景的同時,情因景染,不由得發出慨嘆,這兩句議論性的語句是 。體現了作者 的情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