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課 鐵騎兵
5.下列語句用了什么修辭手法?
(1)他們想沖過來,可是鬼子火力太緊,只好像流星一樣,離開大隊,單獨活動。
(2)班長的臉頰抽動著,臉上的刀傷也像活了似的動起來。個性練習設計文中寫道,斑長“靈機一動,吩咐騎兵朝著城中放了一排馬槍”,試分析此時班長的心理。
6.同學們想象一下戰士們尋到大隊以后的情景,并把它寫下來,200字左右。
附學生例文:
那班騎兵平平安安地轉回根據地,尋到大隊后。大家都非常高興,準備為他們接風洗塵。可是,又傳來了一個消息:日本鬼子知道上了當,便追擊過來。騎兵們都胸有成竹,說:“盡管讓他們過來,我們這回都不要走散了,免得跟鬼子們兜圈子,浪費精力。”說著,騎兵們沖上前去,利用居高臨下的地勢:敵人在下,我軍在上,不用搶不用炮,用山上的石頭往下砸。不一會兒,敵人被全部殲滅。于是,“鐵騎兵”的稱號傳遍大江南北。(黃艷梅)
騎兵大隊正在艱難的前行。許多人因體力不濟而倒下了,但即刻在別人的幫助下又站起來繼續前行。突然,從遠處傳來了一個聲音:“我們回來了!”所有人都停下腳步。矮個班長飛奔過來,和同志們一一握手,他欣喜地說:“本以為再也見不到你們了,沒想到我們闖過了難關,還將敵人的‘掃蕩’給粉碎了。”騎兵們聽了,個個歡欣鼓舞。“好樣的!矮個班長!”連長說,“不過,革命的道路還很長,我們必須團結一心,努力下去,才能迎來光輝的明天!”
【本課小結】
這篇課文內容記述了一個具有傳奇色彩的故事:八路軍的一個騎兵班在失去與大部隊聯系的情況下,憑借著堅定的必勝信念和英勇無畏的革命精神,與敵人展開了游擊戰,打亂了日寇的軍事部署,迫使敵人停止了“掃蕩”,而自己則平平安安轉回了根據地。
本節課按照導人、整體感知、理清脈絡、分析結構及語言特點的順序完成了課文的教學。通過學習,學生不僅了解了文章內容,還領略到了楊朔散文的魅力,這對學生的寫作及散文鑒賞水平的提高有相當大的幫助。
【板書設計】
鐵騎兵 楊 朔
起因:掉隊——打游擊
經過:夜渡河水--水深未能過去——第二日才知是黃河發現敵城一朝城中放了一排馬輪——第二日才知此城是包頭
結果:打亂敵人軍事部署,并找到了大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