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語文上冊第五單元教案
3、互動釋疑:將自己不懂的地方提出來,與小組、班級同學共同探究解疑。
五、總結存儲,課外延伸
1、總結存儲:同學們,我們學完了課文后有哪些收獲呢?
學生可能這樣說:從中我們懂得了蓮花高潔脫俗、正直純真的品格。寫作上明白了作者托蓮花抒情言志的寫法。此外,這篇文章比喻、擬人、排比修辭手法的運用,襯托、對比手法的運用,陳述、疑問、感嘆句式的變化,記敘、議論、抒情的有機結合,文字的洗練而又一字不可易等,都值得我們借鑒。
教師可以這樣說:同學們,周墩頤盛贊蓮花為君子,當然有獨家的見解和他所處時代的特點,但他表現出的對貪慕富貴的鄙棄,對高潔志行的推崇,至今仍對我們有積極的教育意義。我們應保持高尚的情操,做像蓮一樣正直的人。
2、課外延伸:
①背誦默寫課文。
②仿寫《愛蓮說》以“愛___說”為題寫一篇300字左右的小作文,采用托物言志的方法,點明所愛之物的所托之志。
附:板書設計
陶淵明 獨愛 菊 (正襯) 隱逸者 惋惜
世 人 甚愛 牡丹(反襯) 富貴者 鄙視
予 獨愛 蓮 君子者 贊美
托物 言志
第三課時教學內容:1、熟練背誦并默寫這兩篇課文。 2、完成課后練習題。教學反思:學生對這兩篇課文的思想意義把握得比較好;有大多數學生還未能夠當堂背誦課文。
23 核舟記 教學目標1.學習本文“總—分—總”的結構方式。 2.掌握文章中的文言詞語、句式。 3.了解我國古代雕刻技藝的精湛、成就的卓越。教學設想 1.這篇文章語言十分簡練。全文433字,既概括地介紹了雕刻匠師王叔遠技藝的精湛,更具體地說明了核舟雕制的精妙;形象逼真,核舟上雕刻的蘇軾、佛印、魯直、舟子,各有各的情態,核舟上的船艙、窗戶、對聯……,歷歷可見;層次分明,先概括介紹,然后具體加以說明,在具體說明中,先言船艙,再依次言船頭,船尾,船頂,最后歸納小結;重點明確,核舟刻的是“大蘇泛赤壁”,文章以寫蘇東坡等三人坐在“船頭”的情景的第三段為重點,這段用了 131字,占全文總字數的百分之三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