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語文上冊第五單元教案
提問:從這段文章看,這條船是在行進呢,還是已經停下了呢?從何見之? 講解:這條船已經停下了。這從兩個方面可以見到:一是“舟尾橫臥一楫”,船槳已經放下,表明船已停了。一是兩個“舟子”之所為,其一是 “仰面”朝天,左手倚靠在橫木上,右手扳弄著腳趾頭,口中還在隨情嘯叫,他沒有操槳駛船;另一是右手正拿著蒲葵扇煽火煮茶,他的整個注意力都集中在煮茶上面,他也沒有操槳駛船。 第5段 講解:這段的主要內容是說明核舟船頂部位的雕制!皠t題名其上”,“則”,就;“題”,書寫,這里解為刻上;“名”,字!拔脑弧靻⑷尚缜锶眨萆酵跻闶暹h甫刻’”,“文”,文字;“曰”,是:“天啟壬戌秋日”,即明熹(xī)宗天啟二年(公元1622年)的秋天,蘇軾《前赤壁賦》作于 “壬戌之秋”,即宋神宗元豐五年(公元1082年)的秋天,可見,王叔遠在核舟頂端刻上這個日子,表明他雕刻此核舟是在蘇軾作《前赤壁賦》后540年的 “秋日”有感而為之以作紀念的;“甫”,指男子的字。“鉤畫了了”,“鉤畫”,字的一鉤一畫。 第6段 講解:這段的主要內容是小結總計核舟上都刻了些什么,最后作者直抒對王叔遠雕刻技藝之“奇巧”的贊嘆以結束全文!巴ㄓ嬕恢,為人五”, “通”,全部,整個;“為”,有!盀楹O篷,為楫……為念珠各一”,“各”,包括篛篷、楫……念珠等,不單是念珠!吧w簡桃核修狹者為之”,“簡”,選擇;“為”,制作!拔家囔`怪矣哉”,“嘻,xī,贊嘆聲;“靈”,善,好;“怪”,奇異,罕見。 三、小結 1.一詞多義 為:①制,做!盀閷m室、器皿”,“蓋簡桃核修狹者為之”。②是!爸熊幊ㄕ邽榕摗,“中峨冠而多髯者為東坡”。③有!巴ㄓ嬕恢,為人五”。 木:①木頭,木材。“能以徑寸之木”。 ②樹!耙灾柳B獸、木石”。 曰:①叫做。“明有奇巧人曰王叔遠”。 ②是!拔脑弧跗缴饺恕薄 奇:①奇異。“明有奇巧人”。 ②jī,零數,余數。“舟首尾長約八分有奇” 有:①動詞,表存在。“明有奇巧人”,“爐上有壺”。 ②yòu,用于整數與零數之間!鞍朔钟衅妗,“為字共三十有四”。 端:①開頭一邊。“東坡右手執卷端”。 ②直,正。“其人視端容寂”。 2.特殊句式 省略句式:“各隱卷底衣褶中”,“隱”后省略“于”!皠t題名其上”,“名”后省略“于”。 定語后置:“其兩膝相比者”,定語“相比”在中心詞“兩膝”之后,“者”,標志定語后置。此外,文中有一個帶雙賓語的句子:“嘗貽余核舟一!彪p賓語是“余、核舟一”。3.結構本文是一篇實物說明文,結構清晰。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概括介紹“奇巧人”王叔遠的雕刻技巧,交代核舟和王叔遠的關系及其雕刻的主題,給讀者一個總印象。第二部分(第2—5自然段)寫核舟及舟上的全部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