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入侵者教學案
教學札記
教學目標
1.了解生態環境知識和生物入侵者的有關情況,了解生物“污染”,增強防范意識。
2.理清本文的說明順序,整體把握文章內容,提高閱讀科普文的能力。
3.分析本文運用的說明方法,體會其表達效果。
教學重點
理清本文的說明順序,把握文章所運用的說明方法。
教學難點
如何看待在物種遷移過程中的“人為干預”
教學過程:
一、布置預習•導學
1、你會讀加點的字注音嗎?將字音寫在括號內
(1)歸咎 (2)五色斑斕 (3)失衡
(4)監控 (5)劫掠 (6)藩籬
2、你能準確解釋下列詞語嗎?
(1)棲息: (2)劫掠: (3)無動于衷: (4)在劫難逃: (5)束手無策: (6)五色斑斕:
(7)嘯聚山林: (8)歸咎:
3.用文中的話說說什么是“生物入侵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指導學習•研討
(一)情境導入
教師講幾個生物入侵的例子來作為導入。
(二)認識作者,檢查預習情況
1、簡介作者
2、檢查字詞預習,夯實基礎
(三)誦讀課文,整體感知
自讀,要求用普通話正確、流利地讀,整體把握以下內容:
1. 文章主旨和結構
2. 作者的思路:
3. 說明順序:
(四). 問題探究
學生在討論的基礎上回答以下問題:
1. 根據第①段內容的表述,給“生物入侵者”下一個定義
2、第一自然段中的破折號起什么作用?
3、為什么把遷移到新的生態環境中的“移民”稱為“入侵者”?
4、第二自然段中的“凡此種種”指代哪些內容?在文中用“ ”線標出。
5、第③段使用了怎樣的說明方法?
6、第③段舉“斑貝”的例子是要說明什么?
7、“到目前為止,人們為了清理和更換管道已耗資數十億美元。”句子中的加點詞語能不能刪去,為什么?
8、第④段中““生物入侵者”在給人類造成難以估量的經濟損失的同時,也對被 入侵地的其他物種以及物種的多樣性構成極大威脅。”在文中起何作用?
9、第四自然段,概括出“生物人侵者”有哪些危害?
10、針對“生物入侵者”增多的原因和途徑,提出一條或幾條防范措施。
(五)拓展延伸:
1.文中提到的生物物種的遷移與我們平常所說的自然界的生存法則完全一致嗎? 2.作者用什么說明方法來談“生物入侵者”給人類造成的危害的? 3、調查一下你的身邊,看看有沒有生物入侵的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