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語文上冊第五單元導學案
6從什么地方看出船是順流而下的?
【教(學)反思】
二四 大道之行也
【 學習目標】
1.掌握相關文言詞,翻譯并背誦課文。
2.整體感知文意,理清文章脈絡,盡快形成背誦思路,提高誦讀能力。
3.了解古代先賢圣哲關于人類社會的偉大理想,把握“大同”社會的基 本特征。
【學習重點】
1、掌握相關文言詞,翻譯并背誦課文。
2、了解古代先賢圣哲關于人類社會的偉大理想,把握“大同”社會的基 本特征。
【學習難點】
1.把握“大同”社會的基本特征。
2.在反復的朗讀中,讀出韻味,讀出文意,最好當堂成誦。
【知識鏈接】
1、題目解讀
《大道之行也》反映了我國古代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學習古人敢于沖破現實羈絆,大膽追求理想的精神和智慧。
2、相關資料
《禮記》,儒家經典之一,亦稱《小戴禮》或《小戴禮記》,相傳為西漢戴圣編纂。為別于戴德的《大戴禮》,故稱《小戴禮》。全書包括《曲禮》《檀弓》《王制》《月令》《禮運》《學記》《樂記》《中庸》《大學》等四十九篇,除有關我國古代社會情況和各種禮節制度的記述外,還包括了孔子及其門人言行的一些小故事,有一定的思想意義,如流傳很廣的“苛政猛于虎”,就出自《禮記•檀弓》篇。《禮記》是研究中國古代社會情況、儒家學說和當時文物制度的參考書。《禮記》的語言也簡潔生動,具有一定的文學價值。
【自主學習】
1.給下列加點字注音:
選賢與能( ) 矜寡孤獨( ) 男有分( )
2.通假字。
選賢與能:“與”通“舉”,推舉。
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矜”通“鰥”,老而無妻的人。
3、詞類活用
不獨親其親:①親:以……為親,意動用法;②親:親人。
不獨子其子:①子:以……為子,意動用法;②子:孩子,兒女;
4、理解重點句子:
選賢與能 講信修睦 貨惡其棄于地也,不必藏于己
5、出自本文的成語
【合作探究】
6、“大同”社會的根本特征是什么?請找出相關語句,并作講解。
7、那么文章中從那幾方面來說明“大同”社會的基本特征的呢?
8、任何想像都是植根于現實土壤的,文中有無當時現實社會的影子?
9、如何理解孔子關于“大同”社會的思想意義。
10、文中的“大同”社會跟陶淵明描繪的那 個“世外桃源”有沒有相似的地方?
【精練精讀】
1、解釋下列加點字
① 選賢與能 ( )② 故人不獨親其親 ( )
③ 男有分( ) ④ 是故謀閉而不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