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下第一單元教學設計(通用3篇)
八年級下第一單元教學設計 篇1
一、單元教學目標 :
1.了解紅軍長征的光輝業績和偉大意義,繼承和發揚紅軍長征精神。
2.了解不同作品表現同一題材的方法,感受紅軍的高大形象及內心世界。
3.記憶、背誦、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現力的語句、
4.學會理清事情的來龍去脈,寫清起因、經過和結果。
5.學做節目主持人,做到有信心,有口才,有連綴語,有服務意識。
二、單元課時安排 共13課時
課本整體感知 單元整體學習 1課時
七律 長征 1課時
長征組歌兩首 1課時
老山界 1課時
草 1課時
《長征》節選 2課時
寫作 3課時
口語交際 1課時
單元小結 1課時
三、教學設計
長征事中國革命史上驚天動地的壯舉,給我們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毛主席曾經說過:“長征是歷史記錄上的第一次,長征是宣告書,長征是宣傳隊,長征是播種機”。本單元的課文,有的是詩歌,放聲謳歌長征和紅軍戰士的鋼鐵意志;有的是回憶錄,真實的記述紅軍翻越“第一座難走的山”的過程;有的是小說,刻畫了感人至深的人物形象;有的是電視劇本,逼真的再現長征途中的某一幅情景。讀讀這些課文,就如同走一走長征之路,會更加理解長征的偉大意義。
本單元真正的難點在于長征距離現在已隔多年,與現今學生的生活實際距離較遠,學生對作品的思想感情和意義較難體會。因此,本單元教學的過程之中應當注意運用種種方法讓學生對長征身同感受,對長征能夠起到思想上的理解與共鳴。
四、教學過程
第1課時 回顧、總結與展望
總結回顧
教學步驟 教師活動學生活動備注
1導入 ,并明確任務:共同回首初一的學習聽講
2出示、補充討論的話題
七年級中你語文學會了什么?
七年級中你印象最深的一節課是?
七年級語文學習中你做得最成功的一件事是?思考,討論
3組織交流發表自己的觀點
展望新學期
教學步驟 教師活動學生活動備注
1引導討論:我期望中的八年級的語文學習。
進入八年級,我希望得到哪些方面的幫助與進步思考
2了解學生的需要與渴求交流
教學反思
共同走進初二語文
教學步驟 教師活動學生活動備注
1讓學生瀏覽課文、目錄明確任務
2巡回指導瀏覽課文、目錄
3布置討論:新的語文課本給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你最喜歡課本中的第幾單元或文章,談談你的看法。
你準備如何學習初二語文討論
4邊引導邊總結,結合學生的觀點提出老師的要求和看法交流
教學反思
學習評價
教學步驟 教師活動學生活動備注
1出示評價內容:
1.你知道自己在七年級的學習中都有哪些成功與不足嗎?
2.本節課你發言了嗎?
3.對于八年級的語文學習,你有了一個具體的印象和目標么?
4.從別人的發言中,對自己的語文學習都有哪些啟發?自我反饋
2自我小結小結
教學反思
第2課時 《七律 長征》
學習目標:
1.體會紅軍長征中的英雄氣概和革命樂觀主義精神
2.關鍵字詞的含義及其飽含的感情
3.毛主席詩詞的創作風格,藝術的概括和夸張的手法
課前學習:
了解長征的相關知識,復習《沁園春 雪》,自我朗讀《七律 長征》
課堂學習:
一、整體感知:
教學步驟 教師活動學生活動備注
1傾聽講述你所了解的長征
2播放錄像觀看長征錄像,了解歷史
3范讀全詩聽教師朗誦全詩
4傾聽、引導自主質疑,合作釋疑
5自由朗讀,體會詩意
6教師指導朗誦學生試讀
教學反思
二、掌握學習方法,品味詩歌畫面
教學步驟 學生活動教師活動備注
1介紹“四字學習法”聽講
2巡回指導“譯讀悟誦” 運用“四字學習法”,小組合作進一步精讀課文
3組織交流評價交流、評價
4創設問題情境:七律長征為我們展示了紅軍在長征途中克服困難的雄壯圖畫,請你各用一句話概括每幅畫面的主要內容聽講、思考
5組織交流評價交流、評價
6選擇你最喜歡的一個畫面,說說為什么喜歡思考,討論
7組織交流評價交流、評價
教學反思
三、語文活動:
教學步驟 學生活動教師活動教學反思
1播放錄音聽《七律 長征》朗讀,在此基礎上,再讀《長征》
2播放長征歌曲,以唱帶誦學唱長征
教學反思
第3課時 《長征組歌》兩首
教學目標 :
1.體會紅軍的鋼鐵意志
2.學習文章的高度概括和用詞準確生動
3.鞏固“四字學習法”和朗讀技巧,在體驗中加深學習方法的掌握。
課前學習:
自由朗讀《長征組歌》兩首,體驗表達感情
課堂學習:
一、整體感知
教學步驟 教師活動學生活動備注
1導入 新課:由《七律》導入 復習《七律 長征》
2播放《四度赤水》、《過雪山草地》片斷,創設情境,讓學生感知歷史,體驗革命豪情觀看記錄片段,體驗革命豪情
3指名朗讀自由閱讀
4及時正音學生朗讀
教學反思
二、運用方法自學詩歌內容
教學步驟 教師活動學生活動備注
1提問復習四字學習法回答問題復習
2巡回指導小組合作,用方法來自主學習
3組織交流、及時釋疑質疑、賞析、交流
教學反思
三、語文活動
教學步驟 教師活動學生活動備注
1播放視頻《長征組歌》觀看欣賞視頻,在音樂欣賞中回味歌詞
教學反思
第4課時:《老山界》
學習目標:
1.理解課文的思想內容,感受紅軍的革命傳統。
2.了解課文按時間變化和地點轉移安排材料的特點
3.體會重要語句的含義,賞析、背誦精彩的語段
課前學習:
課堂學習:
一、整體感知課文:
教學步驟 教師活動學生活動備注
1導入 :給課文新建一個標題閱讀、思考
2組織交流評價發表見解
3創設情境:假如半夜你只能在一座高山上休息,路只有一尺來寬,一翻身就會掉下懸崖,路上的石頭又非常的不平,你睡覺的感覺如何?想象思考
4我們的紅軍戰士就是在這樣的條件下過夜,而且還沒吃飽,他們的感覺如何呢?為什么會這樣?一起來看一下。(引導到作品的描寫和主題的把握)發表觀點
5組織評價交流
教學反思
二、理解分析課文
教學步驟 教師活動學生活動教學反思
1布置任務:根據課文完成紅軍爬山的簡要行軍圖閱讀課文,思考
2引導交流評價,引導學生掌握按時間變化和地點轉移記敘一件完整的事情的辦法繪圖、交流
3創設問題情境:紅軍在翻越老山界時遇到了“四難”,戰士的態度如何,試從文中選擇恰當的語句完成表格再讀課文、交流、思考
4組織交流評價交流
教學反思
三、播放視頻,再度體驗紅軍精神
課后學習:
摘抄、背誦文中的優美語段
第5課時 《草》
學習目標:
1.理解周副主席的高尚人格
2.學習文中細膩的語言描寫、動作描寫、肖像描寫和心理描寫
3.理解文中重要語句的深刻含義
課前學習:
積累文中的字詞,劃出文中描寫生動的地方,復習《一面》、《柳葉兒》
課堂學習
一、整體感知課文
教學步驟 教師活動學生活動備注
1導入 :由《柳葉兒》導入 ,柳葉兒好吃嗎?不好吃,作者為什么還覺得好吃?草好嗎?文中的草能吃嗎?不能吃,主席為什么還要吃? 回顧、思考
2組織交流交流
3圍繞文章的題目,請用幾個含“草”的小標題來概括文意閱讀課文,思考,交流
4組織評價交流、評價
教學反思
二、閱讀課文,體驗作者情感
教學步驟 教師活動學生活動備注
1組織學生交流課前學習中的疑難 交流
2導入 ,請學生劃出對陽光和副主席描寫的語句閱讀、勾畫
3問題創設:作者重點描寫了主席的哪方面,說說你是怎樣理解的?思考、討論
4組織交流、評價組內交流,討論
5作者通過描寫展示了主席的哪些人格魅力,表達了怎樣的情感?小組推薦交流,小組互評
6有感情的分角色朗讀通過朗讀進一步體會副主席的偉大人格
教學反思
三、語文活動
教學步驟 教師活動學生活動備注
1布置討論:結合《草》、《柳葉兒》,以“說吃草”為話題,說說你的看法結合課文與生活實際,談談自己的看法
教學反思
課后學習:
1.將自己的觀點整理成文
2.學習使用文中的手法,寫一個150左右的片斷,主題不限
第6課時 《長征》節選
學習目標:
1理解基本的劇本情節
2了解電視文學劇本的一般特點
課前學習:通讀課文
課堂學習:
一、課文整體感知
教學步驟 教師活動學生活動備注
1導入 :請學生分別用小標題概括文章的四個場景閱讀劇本,思考
2引導交流評價,注意事情的要素發表觀點,交流,評價
教學反思
二、選擇場景、創作劇本
教學步驟 教師活動學生活動備注
1課文節選了四個場景,哪個場景最使你感動,為什么? 閱讀、討論、思考
2組織交流評價交流、評價
3選擇你最喜歡的一個場景,組織志同道合的同學,準備下節課將它進行表演。小組的分工,進行選題
4巡回指導閱讀課文,結合自身的理解,進行劇本的再加工
教學反思
課后學習:小組進行表演的彩排,分工合作
第7課時 《長征》節選
學習目標:
通過自身的表演,進一步體會紅軍指戰員豐富的內心世界
課前學習:
反復閱讀課文,小組分工合作進行彩排。
課堂學習:
教學步驟 教師活動學生活動備注
1觀看學生表演按小組分工合作表演各自的劇本
2引導學生合理的評價結合課文,從多個角度對各組的表演進行評價
3播放《長征》片斷觀看電視劇《長征》24集
4引導學生合理評價對比電視劇,進一步比較差距,反思自己的表演
教學反思
第8課時 綜合實踐活動 網上學習《長征》
學習目的:
1.結合網頁中的相關資源,進一步體會工農紅軍戰勝種種艱難險阻,完成二萬五千里長征的革命英雄主義和革命樂觀主義精神。
2.能完成相關專題作業 。培養學生語文綜合表達能力、自主創新精神和群體合作能力。
課前學習:
搜集有關的長征的網址
網絡教學環境:
供一人一機的網絡教學環境,多媒體教室。
教師提供一些相關網站和新浪、百度搜索引擎。
教學步驟 教師活動學生活動備注
1復習《長征》導入 學生暢談學過《長征》后的感受
2師生共讀《長征》學生感情朗讀《長征》
3明確任務:運用網絡資源,通過自主探究,進一步了解長征,頌揚長征。①在二萬五千里長征途中,工農紅軍遇到了哪些自然環境的挑戰?
②紅軍長征時進行過哪些重要的戰役,發生過哪些可歌可泣的故事?
③你最佩服“長征人物”中的誰?為什么? 明確任務
4巡視、指導上網搜索、下載、
5組織交流資料運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匯報查找的內容隨機交流自己的收獲
6教師總結交流評價
教學反思
第9課時 口語交際 當一次主持人
學習目標:
學習當節目主持人,做到有信心,有口才。能夠發揮自身特長主持大方自然。
課前學習;
搜集一部分名主持人的主持節目
課堂學習
教學步驟 教師活動學生活動備注
1導入 ,引導自學”自學口語交際“當一次主持人
2交流談自學體會
3播放視頻觀看央視“挑戰主持人”或其
他著名主持所主持的欄目
4引導、點撥結合電視加深主持人要求的體會,交流體會
5創設情境角色扮演,同學互評
教學反思
課后學習:完成一次虛擬的節目主持,將串連詞在班級交流
第10、11、12課時 寫作
第10課時:
學習目標:學會寫清楚一件事的起因、經過、結果
課堂學習:
教學步驟 教師活動學生活動備注
1組織學生自學自學“寫清楚一件事的起因、經過、結果”
2寫作指導口頭完成習題二,口頭講述“一個有關我的故事”
教學反思
課后學習:準備一個有關自己的故事
第11課時:
教學步驟 教師活動學生活動備注
1提供參考題目:“一個有關我的故事”、或“我們班的新鮮事”等學生討論自定也可以
2明確寫作要求寫作
3組織學生自改自己修改
教學反思
課后學習:進一步自改作文。
第12課時:
教學步驟 教師活動學生活動備注
1出示評改標準和要求組內交流,互改
2學生推薦作文師生互動評改作文
教師聽取各組意見指導學生評分
教學反思
課后學習:把自己改好的作文回家讀給父母或親人聽。
第13課時
綜合一單元的內容和涉及的人物,進行學習總結,分析自己在學習中的得與失,對自我正確反思和分析,以便在接下來的學習和生活中更多地獲得成功的體驗。可就以下幾個方面讓學生總結:
總結方面獲得收益存在問題
(1)課堂發言的情況。
(2)完成作業 的情況。
(3)參與活動的情況。
(4)學習興趣的增強。
(5)學習能力的提高。
(6)情感態度的升華。
(7)對老師建議、評價
八年級下第一單元教學設計 篇2
一、單元教學目標 :
1.了解紅軍長征的光輝業績和偉大意義,繼承和發揚紅軍長征精神。
2.了解不同作品表現同一題材的方法,感受紅軍的高大形象及內心世界。
3.記憶、背誦、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現力的語句、
4.學會理清事情的來龍去脈,寫清起因、經過和結果。
5.學做節目主持人,做到有信心,有口才,有連綴語,有服務意識。
二、單元課時安排 共13課時
課本整體感知 單元整體學習 1課時
七律 長征 1課時
長征組歌兩首 1課時
老山界 1課時
草 1課時
《長征》節選 2課時
寫作 3課時
口語交際 1課時
單元小結 1課時
三、教學設計
長征事中國革命史上驚天動地的壯舉,給我們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毛主席曾經說過:“長征是歷史記錄上的第一次,長征是宣告書,長征是宣傳隊,長征是播種機”。本單元的課文,有的是詩歌,放聲謳歌長征和紅軍戰士的鋼鐵意志;有的是回憶錄,真實的記述紅軍翻越“第一座難走的山”的過程;有的是小說,刻畫了感人至深的人物形象;有的是電視劇本,逼真的再現長征途中的某一幅情景。讀讀這些課文,就如同走一走長征之路,會更加理解長征的偉大意義。
本單元真正的難點在于長征距離現在已隔多年,與現今學生的生活實際距離較遠,學生對作品的思想感情和意義較難體會。因此,本單元教學的過程之中應當注意運用種種方法讓學生對長征身同感受,對長征能夠起到思想上的理解與共鳴。
四、教學過程
第1課時 回顧、總結與展望
總結回顧
教學步驟 教師活動學生活動備注
1導入 ,并明確任務:共同回首初一的學習聽講
2出示、補充討論的話題七年級中你語文學會了什么?七年級中你印象最深的一節課是?七年級語文學習中你做得最成功的一件事是?思考,討論
3組織交流發表自己的觀點
教學反思
展望新學期
教學步驟 教師活動學生活動備注
1引導討論:我期望中的八年級的語文學習。進入八年級,我希望得到哪些方面的幫助與進步思考
2了解學生的需要與渴求交流
教學反思
共同走進初二語文
教學步驟 教師活動學生活動備注
1讓學生瀏覽課文、目錄明確任務
2巡回指導瀏覽課文、目錄
3布置討論:新的語文課本給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你最喜歡課本中的第幾單元或文章,談談你的看法。你準備如何學習初二語文討論
4邊引導邊總結,結合學生的觀點提出老師的要求和看法交流
教學反思
學習評價
教學步驟 教師活動學生活動備注
1出示評價內容:1.你知道自己在七年級的學習中都有哪些成功與不足嗎?2.本節課你發言了嗎?3.對于八年級的語文學習,你有了一個具體的印象和目標么?4.從別人的發言中,對自己的語文學習都有哪些啟發?自我反饋
2自我小結小結
教學反思
第2課時 《七律 長征》
學習目標:
1.體會紅軍長征中的英雄氣概和革命樂觀主義精神
2.關鍵字詞的含義及其飽含的感情
3.毛主席詩詞的創作風格,藝術的概括和夸張的手法
課前學習:
了解長征的相關知識,復習《沁園春 雪》,自我朗讀《七律 長征》
課堂學習:
一、整體感知:
教學步驟 教師活動學生活動備注
1傾聽講述你所了解的長征
2播放錄像觀看長征錄像,了解歷史
3范讀全詩聽教師朗誦全詩
4傾聽、引導自主質疑,合作釋疑
5自由朗讀,體會詩意
6教師指導朗誦學生試讀
教學反思
二、掌握學習方法,品味詩歌畫面
教學步驟 學生活動教師活動備注
1介紹“四字學習法”聽講
2巡回指導“譯讀悟誦” 運用“四字學習法”,小組合作進一步精讀課文
3組織交流評價交流、評價
4創設問題情境:七律長征為我們展示了紅軍在長征途中克服困難的雄壯圖畫,請你各用一句話概括每幅畫面的主要內容聽講、思考
5組織交流評價交流、評價
6選擇你最喜歡的一個畫面,說說為什么喜歡思考,討論
7組織交流評價交流、評價
教學反思
三、語文活動:
教學步驟 學生活動教師活動教學反思
1播放錄音聽《七律 長征》朗讀,在此基礎上,再讀《長征》
2播放長征歌曲,以唱帶誦學唱長征
教學反思
第3課時 《長征組歌》兩首
教學目標 :
1.體會紅軍的鋼鐵意志
2.學習文章的高度概括和用詞準確生動
3.鞏固“四字學習法”和朗讀技巧,在體驗中加深學習方法的掌握。
課前學習:
自由朗讀《長征組歌》兩首,體驗表達感情
課堂學習:
一、整體感知
教學步驟 教師活動學生活動備注
1導入 新課:由《七律》導入 復習《七律 長征》
2播放《四度赤水》、《過雪山草地》片斷,創設情境,讓學生感知歷史,體驗革命豪情觀看記錄片段,體驗革命豪情
3指名朗讀自由閱讀
4及時正音學生朗讀
教學反思
二、運用方法自學詩歌內容
教學步驟 教師活動學生活動備注
1提問復習四字學習法回答問題復習
2巡回指導小組合作,用方法來自主學習
3組織交流、及時釋疑質疑、賞析、交流
教學反思
三、語文活動
教學步驟 教師活動學生活動備注
1播放視頻《長征組歌》觀看欣賞視頻,在音樂欣賞中回味歌詞
教學反思
第4課時:《老山界》
學習目標:
1.理解課文的思想內容,感受紅軍的革命傳統。
2.了解課文按時間變化和地點轉移安排材料的特點
3.體會重要語句的含義,賞析、背誦精彩的語段
課堂學習:
一、整體感知課文:
教學步驟 教師活動學生活動備注
1導入 :給課文新建一個標題閱讀、思考
2組織交流評價發表見解
3創設情境:假如半夜你只能在一座高山上休息,路只有一尺來寬,一翻身就會掉下懸崖,路上的石頭又非常的不平,你睡覺的感覺如何?想象思考
4我們的紅軍戰士就是在這樣的條件下過夜,而且還沒吃飽,他們的感覺如何呢?為什么會這樣?一起來看一下。(引導到作品的描寫和主題的把握)發表觀點
5組織評價交流
教學反思
二、理解分析課文
教學步驟 教師活動學生活動教學反思
1布置任務:根據課文完成紅軍爬山的簡要行軍圖閱讀課文,思考
2引導交流評價,引導學生掌握按時間變化和地點轉移記敘一件完整的事情的辦法繪圖、交流
3創設問題情境:紅軍在翻越老山界時遇到了“四難”,戰士的態度如何,試從文中選擇恰當的語句完成表格再讀課文、交流、思考
4組織交流評價交流
教學反思
三、播放視頻,再度體驗紅軍精神
課后學習:
摘抄、背誦文中的優美語段
第5課時 《草》
學習目標:
1.理解周副主席的高尚人格
2.學習文中細膩的語言描寫、動作描寫、肖像描寫和心理描寫
3.理解文中重要語句的深刻含義
課前學習:
積累文中的字詞,劃出文中描寫生動的地方,復習《一面》、《柳葉兒》
課堂學習
一、整體感知課文
教學步驟 教師活動學生活動備注
1導入 :由《柳葉兒》導入 ,柳葉兒好吃嗎?不好吃,作者為什么還覺得好吃?草好嗎?文中的草能吃嗎?不能吃,主席為什么還要吃? 回顧、思考
2組織交流交流
3圍繞文章的題目,請用幾個含“草”的小標題來概括文意閱讀課文,思考,交流
4組織評價交流、評價
教學反思
二、閱讀課文,體驗作者情感
教學步驟 教師活動學生活動備注
1組織學生交流課前學習中的疑難 交流
2導入 ,請學生劃出對陽光和副主席描寫的語句閱讀、勾畫
3問題創設:作者重點描寫了主席的哪方面,說說你是怎樣理解的?思考、討論
4組織交流、評價組內交流,討論
5作者通過描寫展示了主席的哪些人格魅力,表達了怎樣的情感?小組推薦交流,小組互評
6有感情的分角色朗讀通過朗讀進一步體會副主席的偉大人格
教學反思
三、語文活動
教學步驟 教師活動學生活動備注
1布置討論:結合《草》、《柳葉兒》,以“說吃草”為話題,說說你的看法結合課文與生活實際,談談自己的看法
教學反思
課后學習:
1.將自己的觀點整理成文
2.學習使用文中的手法,寫一個150左右的片斷,主題不限
第6課時 《長征》節選
學習目標:
1理解基本的劇本情節
2了解電視文學劇本的一般特點
課前學習:通讀課文
課堂學習:
一、課文整體感知
教學步驟 教師活動學生活動備注
1導入 :請學生分別用小標題概括文章的四個場景閱讀劇本,思考
2引導交流評價,注意事情的要素發表觀點,交流,評價
教學反思
二、選擇場景、創作劇本
教學步驟 教師活動學生活動備注
1課文節選了四個場景,哪個場景最使你感動,為什么? 閱讀、討論、思考
2組織交流評價交流、評價
3選擇你最喜歡的一個場景,組織志同道合的同學,準備下節課將它進行表演。小組的分工,進行選題
4巡回指導閱讀課文,結合自身的理解,進行劇本的再加工
教學反思
課后學習:小組進行表演的彩排,分工合作
第7課時 《長征》節選
學習目標:
通過自身的表演,進一步體會紅軍指戰員豐富的內心世界
課前學習:
反復閱讀課文,小組分工合作進行彩排。
課堂學習:
教學步驟 教師活動學生活動備注
1觀看學生表演按小組分工合作表演各自的劇本
2引導學生合理的評價結合課文,從多個角度對各組的表演進行評價
3播放《長征》片斷觀看電視劇《長征》24集
4引導學生合理評價對比電視劇,進一步比較差距,反思自己的表演
教學反思
第8課時 綜合實踐活動 網上學習《長征》
學習目的:
1.結合網頁中的相關資源,進一步體會工農紅軍戰勝種種艱難險阻,完成二萬五千里長征的革命英雄主義和革命樂觀主義精神。
2.能完成相關專題作業 。培養學生語文綜合表達能力、自主創新精神和群體合作能力。
課前學習:
搜集有關的長征的網址
網絡教學環境:
供一人一機的網絡教學環境,多媒體教室。
教師提供一些相關網站和新浪、百度搜索引擎。
教學步驟 教師活動學生活動備注
1復習《長征》導入 學生暢談學過《長征》后的感受
2師生共讀《長征》學生感情朗讀《長征》
3明確任務:運用網絡資源,通過自主探究,進一步了解長征,頌揚長征。①在二萬五千里長征途中,工農紅軍遇到了哪些自然環境的挑戰?②紅軍長征時進行過哪些重要的戰役,發生過哪些可歌可泣的故事?③你最佩服“長征人物”中的誰?為什么? 明確任務
4巡視、指導上網搜索、下載、
5組織交流資料運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匯報查找的內容隨機交流自己的收獲
6教師總結交流評價
教學反思
第9課時 口語交際 當一次主持人
學習目標:
學習當節目主持人,做到有信心,有口才。能夠發揮自身特長主持大方自然。
課前學習;
搜集一部分名主持人的主持節目
課堂學習
教學步驟 教師活動學生活動備注
1導入 ,引導自學”自學口語交際“當一次主持人
2交流談自學體會
3播放視頻觀看央視“挑戰主持人”或其他著名主持所主持的欄目
4引導、點撥結合電視加深主持人要求的體會,交流體會
5創設情境角色扮演,同學互評
教學反思
課后學習:完成一次虛擬的節目主持,將串連詞在班級交流
第10、11、12課時 寫作
第10課時:
學習目標:學會寫清楚一件事的起因、經過、結果
課堂學習:
教學步驟 教師活動學生活動備注
1組織學生自學自學“寫清楚一件事的起因、經過、結果”
2寫作指導口頭完成習題二,口頭講述“一個有關我的故事”
教學反思
課后學習:準備一個有關自己的故事
第11課時:
教學步驟 教師活動學生活動備注
1提供參考題目:“一個有關我的故事”、或“我們班的新鮮事”等學生討論自定也可以
2明確寫作要求寫作
3組織學生自改自己修改
教學反思
課后學習:進一步自改作文。
第12課時:
教學步驟 教師活動學生活動備注
1出示評改標準和要求組內交流,互改
2學生推薦作文師生互動評改作文
教師聽取各組意見指導學生評分
教學反思
課后學習:把自己改好的作文回家讀給父母或親人聽。
第13課時
綜合一單元的內容和涉及的人物,進行學習總結,分析自己在學習中的得與失,對自我正確反思和分析,以便在接下來的學習和生活中更多地獲得成功的體驗。可就以下幾個方面讓學生總結:
總結方面獲得收益存在問題
(1)課堂發言的情況。
(2)完成作業 的情況。
(3)參與活動的情況。
(4)學習興趣的增強。
(5)學習能力的提高。
(6)情感態度的升華。
(7)對老師建議、評價
教學反思
八年級下第一單元教學設計 篇3
常州市麗華中學 錢紅武
一、單元教學目標 :
1、感受和體悟作者在文章中所抒發的情懷,并在品讀中陶冶情操。
2、理解課文所寫事物外在特點與內在特點的關系,以及物與情的關系。
3、學習課文根據文章立意需要,抓住特點寫景的主要方法,培養帶著感情觀察事物,并在觀察中把握事物特點的習慣。
4、在誦讀中提高品味優美語言的能力,積累豐富的語言素材。
5、掌握聯想的基本方法,學會在寫作中適當地展開聯想,通過聯想豐富寫作的內容。
6、在跟別人交流思想時,能夠圍繞話題連貫地表達自己的思想。
二、單元課時安排 共14——15課時
課本整體感知 單元整體學習 1課時
《海燕》 2課時
《白楊禮贊》及學生自薦課文 2課時(也可放在課外進行)
《石榴》 1課時
《紫藤籮瀑布》及學生自薦課文 2課時
《竹溪記》 2課時
誦讀欣賞 1課時
寫作 3課時
口語交際 1課時
單元小結 1課時
三、教學設想
自然萬物,不僅孕育了我們的生命,而且給予我們許許多多人生的啟示。高爾基從“海燕”身上看到了革命先驅的無畏無懼,茅盾從“白楊樹”聯想到“用血寫出新中國歷史的那種精神和意志”,郭沫若寫“石榴”謳歌了民族氣節和高尚情操,宗璞從“紫藤籮瀑布”中感受到勇氣和信心……我們學習這個單元,就是透過大師的文章,感受大師的情懷,使我們對生活有更豐富的解讀,對人生有更深刻的領悟。
本單元的重點、難點:一是對象征的理解,要引導學生在了解背景的基礎上領會事物的象征意義,防止牽強附會。二是品味語言,提高學生賞析語言的能力。所以指導學生朗讀課文,是教好本單元的重要手段,也是目的。同時,讓學生收集有關歷史資料,了解作品的歷史背景,以及大量閱讀同題材作品,都可以幫助學生很好的學習本單元。
第1課時 起始課
總結回顧
教學步驟 教師活動學生活動備注
1導入 ,并明確任務:共同總結期末考試的得與失聽講
2出示、補充討論的話題:1、八年級(上)語文學習中你做得最成功的一件事是?2、在語文學習中,你存在的最大的問題是什么?你有信心克服嗎?你希望得到老師的那些幫助。3、你認為怎樣的課堂教學可以幫助你提高語文能力。思考,討論
3組織交流發表自己的觀點
教學反思
共同走進八年級(下)語文
教學步驟 教師活動學生活動備注
1指導學生瀏覽課文、目錄。學習透過課題了解大致內容,進而了解本學期我們將要學習的文學作品的類型。瀏覽課文、目錄
2布置任務:制訂本學期的讀書計劃(要求根據課文的相關內容,閱讀同題材、體裁的作品,和文學名著)制訂計劃
3組織交流并提供一定的參考意見交流
4為語文教學出謀劃策:請同學設計一個可行的語文活動(可結合課文中提供的綜合實踐活動和專題研究,也可結合學校及班級的實際提供新的方案)小小組共同討論、完成
教學反思
課后學習:1、課外閱讀運用象征、聯想手法所寫的散文作品。
2、選擇校園中的一株你所喜愛的植物,帶著感情觀察它的生長過程及生長環境,并做好觀察筆記。
第2課時 《海燕》(一)
學習目標:1、介紹背景知識。這是學生理解課文深刻含義的前提。
2、讀準字音并能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3、在誦讀中把握這首散文詩的結構。
4、能用準確的語言歸納出海燕的性格特征。
課前學習:了解俄國十月革命前夕的的斗爭情況以及作家和作品的發表情況。(要求用簡潔的語言對自己所收集到的資料進行歸納)
課堂學習:
一、整體感知:
教學步驟 教師活動學生活動備注
1傾聽、補充講述你所了解的俄國十月革命前夕的的斗爭情況以及作家和作品的發表情況下列幾個副標題均可適用:勇敢的斗士反抗上天的精靈 渴望暴風雨的勇士 迎接暴風雨的先驅者 勝利的預言家 無畏的革命者 革命的先驅者 劃破烏云的利劍
2播放朗讀錄音。要求學生認真聽讀,試給本文擬一個副標題。聽朗誦全詩學生試讀。 (方法:齊讀,或自己放聲讀。)
3問題設計:試給本文擬一個副標題。 要求:①要切合課文的內容;②要和標題緊密聯系,形成一個整體;③用語簡潔,字數不可過多。學生或獨立完成,或三兩人討論完成。
4組織交流評價交流、評價
教學反思
二、表情朗讀,品味詩歌畫面
教學步驟 教師活動學生活動備注
1指導朗讀課文,注意海上圖景的變化和海燕動作神情的發展變化齊讀、分讀
2問題設計:抓住文中的語句,理解作者所描繪的海上圖景的變化和海燕動作神情的發展變化。1、理清課文結構。2、用準確的語言歸納出海燕的性格圈點勾畫思考、歸納、交流
3組織交流評價交流、評價
4創設問題情境:1、海上風起云涌的景象對表現海燕有什么作用?2、文中除了海燕還寫了哪些海鳥,他們的表現和海燕有什么不同?有什么作用?聽講、思考
5組織交流評價交流、評價
教學反思
三、語文活動:
教學步驟 教師活動學生活動備注
1播放錄音聽朗讀,在此基礎上,再讀《海燕》
2播放音樂配樂朗誦
教學反思
課后學習:1、反復朗讀課文。 2、課外閱讀同題材作品
第3課時 《海燕》(二)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中各種事物的象征內容;理解課文中的象征寫法的作用。
2、培養學生朗誦的能力,通過朗誦進一步體會作者對革命前途的深刻信念和熾烈的戰斗情緒。
課前學習:自由朗讀《海燕》,體驗表達感情
課堂學習:
一、課文分析
教學步驟 教師活動學生活動備注
1教師對學生朗讀時在重音、節奏、感情等方面出現的不足,適時給以糾正,指導朗讀。其間,可穿插齊讀。由三位學生分三部分分別朗讀
2創設問題情景:在反復朗讀的基礎上,想象海燕搏擊長空的景象,并就此展開聯想,如果這就是一場斗爭,那么斗爭的對立雙方是誰?自由朗讀、想象、歸納、討論
3教師引導討論,并在此基礎上,引出“象征”這一名詞,并由學生最后歸納出文中各事物的象征意義。聽講、歸納
教學反思
二、語文活動
教學步驟 教師活動學生活動備注
1適當擴展聯想,加深對象征手法的理解綠色—— 長城——練習、交流
教學反思
課后學習:完成課后練習二、三、四。
第4課時:《白楊禮贊》
學習目標:1、準確而有感情的朗讀課文,并在朗讀的基礎上品味課文準確、優美、富有感情的語言。
2、能說出白楊樹的象征意義。
課前學習:
課堂學習:
一、整體感知課文:
教學步驟 教師活動學生活動備注
1激發興趣,導入 新課:出示白楊樹的圖片,簡要說一說畫中白楊樹的特點,并適當展開聯想,說說應用哪些詞形容白楊樹比較適合。 觀察、思考
2組織交流評價發表見解
3創設情境:聽課文朗讀,用圈點勾畫法,找一找作者是如何描寫白楊樹的形態的。圈點勾畫
4與學生共同賞析課文第5段,感受白楊樹的形態美,并指導朗讀。朗讀、感受
教學反思
二、理解分析課文
教學步驟 教師活動學生活動備注
1布置任務:作者對白楊樹還做了哪些描寫閱讀課文,思考
2要求學生將四句反問句改成陳述句,并比較、朗讀、感受白楊樹的內在美。并歸納出白楊樹的象征意義。練習、朗讀、歸納、交流
3創設問題情境:文章開頭對黃土高原的描寫以及最后對貴族化的楠木的描寫有何作用?請學生用上節課所學的知識來解決問題。學生回顧《海燕》一課的有關內容,思考、歸納。
4組織交流評價交流
教學反思
三、語文活動
教學步驟 教師活動學生活動備注
1聽歌曲《白樺林》從中感受象征的含義聽歌,歸納、交流
教學反思
課后學習:摘抄、背誦文中的優美語段
白樺林 - 樸樹
靜靜的村莊飄著白的雪
陰霾的天空下鴿子飛翔
白樺樹刻著那兩個名字
他們發誓相愛用盡這一生
有一天戰火燒到了家鄉
小伙子拿起槍奔赴邊疆
心上人你不要為我擔心
等著我回來在那片白樺林
天空依然陰霾依然有鴿子在飛翔
誰來證明那些沒有墓碑的愛情和生命
雪依然在下那村莊依然安詳
年輕的人們消逝在白樺林
噩耗聲傳來在那個午后
心上人戰死在遠方沙場
她默默來到那片白樺林
望眼欲穿地每天守在那里
她說他只是迷失在遠方
他一定會來來這片白樺林
天空依然陰霾依然有鴿子在飛翔
誰來證明那些沒有墓碑的愛情和生命
雪依然在下那村莊依然安詳
年輕的人們消逝在白樺林
長長的路呀就要到盡頭
那姑娘已經是白發蒼蒼
她時常聽他在枕邊呼喚
“來吧親愛的來這片白樺林”
在死的時候她喃喃地說
“我來了等著我在那片白樺林”
師生自薦課文一(可放在課外進行)
學習目標:1、擴展學生的閱讀面,在廣泛閱讀的基礎上提高學生的欣賞能力。
2、鞏固對聯想、象征等表達方式的理解和提高分析托物抒情類散文的能力。
學習過程:
1、學生自行閱讀托物抒情類散文。(教師可推薦一些作品:茅盾的《雷雨前》《霧》《風景談》等)
2、選擇一篇你認為最好的作品,用16開稿紙抄寫,并圍繞象征、對比、烘托等表達方式,設計3-5個問題。
3、小組交流,并推薦組內一篇最好的作品,共同完善文后的問題。
4、教師在小組推薦的基礎上,進一步篩選、完善文后問題。
5、印發這些作品供學生閱讀、練習。
第5課時 《石榴》
學習目標:1、理解作者托石榴之物,言頌揚我們民族美好情操之志。
2、學習作者狀物的形神兼備。
3、品位本文形象生動、準確凝練的語言。
課前學習:1、積累文中的字詞,劃出文中描寫生動的地方。
2、收集前人贊譽各種花草的詩文名句。
課堂學習
一、整體感知課文
教學步驟 教師活動學生活動備注
1創設情景導入 新課:自然界的花花草草歷來是文人墨客所鐘愛、描摹的對象。同學們能說出多少詩文名句來?(引入新課)交流課前收集的詩文名句
2教師范讀課文要求勾畫出作者筆下石榴的可愛之處。聽讀、勾畫
3指導學生朗讀課文,并用簡潔的語言概括石榴的可愛之處,及作者喜歡石榴的原因。并在此基礎上理清課文結構及主題。朗讀,思考,交流
4組織評價交流、評價
教學反思
二、閱讀課文,體驗作者情感
教學步驟 教師活動學生活動備注
1問題創設:學習作者狀物的形神兼備。品味本文形象生動、準確凝練的語言。教師示例:(略)朗讀課文,品味語言
2組織交流、評價組內交流,討論
教學反思
三、語文活動
教學步驟 教師活動學生活動備注
1布置任務:課后練習三練習、交流
教學反思
課后學習:1.摘錄文中狀物形神兼備的語句并背誦。
2.學習使用文中的手法,寫一個200左右的片斷,描繪一種植物。
第6課時 《紫藤籮瀑布》
學習目標:1、理解作者在寫花中所抒發的積極的人生情懷,寄寓的深刻的人生哲理。
2、恰當地運用比喻、擬人、對比等修辭手法,增強文章的表現力。
課前學習:1、通讀課文,勾畫出描寫生動的句子并反復朗讀。
2、復習《幽徑悲劇》中描寫紫藤籮的段落。
課堂學習:
一、整體感知
教學步驟 教師活動學生活動備注
1導入 :請學生回顧季羨林先生在《幽徑悲劇》中面對一樹古藤蘿所抒發的感情自由談論
2播放朗讀錄音。要求學生認真聽讀,并思考:面對這一樹的繁華,作者有什么感受?聽讀、思考、交流
教學反思
二、閱讀課文,體驗作者情感
教學步驟 教師活動學生活動備注
1問題設計:1、為什么“我在這繁密的花朵的光輝中,有的知識精神的寧靜有生的喜悅”2、作者為什么要寫十多年前家門外的“一大株紫藤籮”的遭遇?朗讀、思考、討論
2組織交流評價交流、評價
3選擇你喜歡的段落,反復朗讀,加深對課文主題的理解。朗讀
教學反思
三、語文活動
教學步驟 教師活動學生活動備注
1讀了課文,你是否有不同與作者的感受。學生自由發表意見
教學反思
課后學習:課外閱讀同題材作品。
第7課時 師生自薦課文二
學習目標:1、擴展學生的閱讀面,在廣泛閱讀的基礎上提高學生的欣賞能力。
2、提高學生欣賞、品味語言的能力。
學習過程:
1、學生自行閱讀托物抒情類散文。
2、選擇一篇你認為最好的作品,用16開稿紙抄寫,并圍繞主題、表達方式、語言等方面寫不少于200字的賞析文字。
3、小組交流,并推薦組內一篇最好的作品,共同完善。
4、全班交流、評價。
第8課時《竹溪記》(一)
學習目標:1、能通順、流暢地朗讀課文,讀準字音。
2、對照注釋,查閱工具書,把課文準確流暢地譯成現代漢語。
3、文言實詞和虛詞的積累。
課前學習:1、收集古人吟誦“梅、蘭、竹、菊”的詩篇。
2、借助工具書掃清閱讀障礙,熟讀課文。
3、收集、整理作者生平及成就。
課堂學習:
一、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教學步驟 教師活動學生活動備注
1創設情景,導入 新課:1、“梅、蘭、竹、菊”詩詞大賽。2、作者生平簡介。學生背詩交流資料
2通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讀順文章。自由朗讀課文,借助工具書解決生字
3組織學生單個讀、分組讀、集體讀。
評價交流相互評價
教學反思
二、理解釋義
教學步驟 教師活動學生活動備注
1布置要求:掌握重點實詞的意義,讀懂課文。再讀課文,借助工具書,讀懂課文,劃出工具書無法解決的難理解的字詞,準備交流。
2組織交流。交流學習成果,共同討論解決疑難詞句。
3組織評價自我評價
教學反思
課后學習:識記文中字的讀音和釋義。
第9課時 《竹溪記》(二)
學習目的:1、認清這篇“記”的特點,理清這篇“記”的思路。
2、探究文章的主旨:以竹喻人,贊揚任光祿不務紛華、不陷流俗的孤高獨立的人品。
課前學習:反復朗讀課文。記識實詞的詞義。
一、復習鞏固
教學步驟 教師活動學生活動備注
1情境1:有問必答:學生自出題,學生搶答。組織問答。一問一答,復習課文字詞的讀音和釋義。
教學反思
二、分析課文,探究主旨
教學步驟 教師活動學生活動備注
1問題設計:1、文章開頭為什么用了近一半的篇幅論述世人對竹的態度?2、作者為何對任君治園植竹之事只用寥寥數語,而對任君的一番話卻記之甚詳?小組討論、交流
2組織交流。交流學習成果
教學反思
三、拓展遷移
教學步驟 教師活動學生活動備注
1比較閱讀:龔自珍《病梅館記》討論,交流
教學反思
課后學習:
病梅館記
江寧之龍蟠,蘇州之鄧尉,杭州之西溪,皆產梅。或曰:“梅以曲為美,直則無姿;以欹為美,正則無景;以疏為美,密則無態。”固也。此文人畫士,心知其意,未可明詔大號以繩天下之梅也;又不可以使天下之民,斫直、刪密、鋤正,以夭梅病梅為業以求錢也。梅之欹之疏之曲,又非蠢蠢求錢之民能以其智力為也。有以文人畫士孤癖之隱明告鬻梅者,斫其正,養其旁條,刪其密,夭其稚枝,鋤其直,遏其生氣,以求重價:而江浙之梅皆病。文人畫士之禍之烈至此哉!
予購三百盆,皆病者,無一完者。既泣之三日,乃誓療之:縱之順之,毀其盆,悉埋于地,解其棕縛;以五年為期,必復之全之。予本非文人畫士,甘受詬厲,辟病梅之館以貯之。
嗚呼!安得使予多暇日,又多閑田,以廣貯江寧、杭州、蘇州之病梅,窮予生之光陰以療梅也哉!
第10課時 口語交際 (可放在課外進行)
學習目標:學習清楚連貫地表達思想觀點,不離話題。
學習過程:1、收集有關網絡的資料。
2、向學生征集一個“網絡與中學生”的主題班會活動方案。
3、在課代表的主持下開展活動。
第11、12、13課時 寫作
第11課時:
學習目標:學會運用聯想,豐富寫作內容
課堂學習:
教學步驟 教師活動學生活動備注
1組織學生自學自學“運用聯想,豐富寫作內容”
2寫作指導:回顧本單元所學課文,歸納他們的結構特點并尋找共性。1、“形散而神不散”2、寫景狀物的順序。回顧、歸納、討論、交流
教學反思
課后學習:準備一個自己熟悉的事物(可把前面布置的觀察筆記整理出來)
第12課時:
教學步驟 教師活動學生活動備注
1選擇一個你熟悉的事物,展開聯想,寫一篇500字左右的詠物抒懷的作文。學生討論自定
2明確寫作要求寫作
3組織學生自改自己修改
教學反思
課后學習:進一步自改作文。
第13課時:
教學步驟 教師活動學生活動備注
1出示評改標準和要求組內交流,互改
2學生推薦作文師生互動評改作文
教師聽取各組意見指導學生評分
教學反思
第14課時 單元小結
總結方面獲得收益存在問題
(1)課堂發言的情況。
(2)完成作業 的情況。
(3)參與活動的情況。
(4)學習興趣的增強。
(5)學習能力的提高。
(6)情感態度的升華。
(7)對老師建議、評價
教學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