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我家
我們與父母的感情,是天然生成的最自然的一種親情。
春秋時期,有個叫穎考叔的小官去見鄭莊公,鄭莊公賞賜他飯吃,他把肉片放在一邊舍不得吃,鄭莊公很奇怪。穎考叔說:“我有個老母親,從來沒有吃過這樣美味的肉食,請允許我拿回家敬奉我的母親。”鄭莊公聽了十分感動。
還記得看過中央電視臺播出的這樣一個感人故事:一位母親因腎病生命垂危,急需做換腎手術以求延續生命。可誰肯把自己寶貴的腎捐出來呢?就在母親瀕臨死亡的時候,他,一位38歲的律師,一個大孝子,毅然決然地將他的一個腎給了自己的母親。給我記憶最深的是他說的一句話:“38年前母親給了我生命,38年后我應該將它的一部分回歸母親……”
看完這個電視后,我不禁想起了我們,我們又為父母做了些什么呢?回答是我們沒做什么讓父母感到值得欣慰的壯舉。然而,我們又該為父母做些什么呢?我們既不用把身體的一部分還給父母,也不用讓父母住上“洋樓別墅”。只要在生活中做一些關心父母、孝敬老人的小事,父母就已經欣慰了。孝敬父母是我們中華民族千古不變的傳統美德,要在我們的身上延續下去并發揚光大!
(2)與父母的感情是最自然的一種親情 (板書)
我們要認識自己的家,特別是了解自己的父母。要了解、繼承家庭的良好傳統,學習家人的優秀品質,立志為家庭作出自己的貢獻。
(3)要了解自己的父母,了解家人的好品質,了解好的家風 (板書)
(填寫教材p7的家庭樹,并討論回答其后的三個問題)
課堂總結:
今天這節課,我們學習了有關家庭的知識:家庭的含義、家庭關系的確立、家庭的類型、家庭的功能以及與父母的關系。同學們要根據今天所學的知識去認識一下你們自己的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