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愛社會2
關愛社會【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了解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社會發展的巨大成就,懂得取得這些成就的原因。了解我國社會發展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懂得什么是憂患意識。
能力目標:
學會觀察生活,分析社會問題對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所帶來的影響。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
通過感受家庭生活和社會生活的發展變化,認識黨的改革開放政策對于中國社會進步的重大意義;增進對社會的關注熱情和責任感。了解和思考中國社會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培養憂患意識和使命感。
【教學重點】:我國社會發展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其造成的影響
【教學難點】:樹立憂患意識
【教學方法】:共同探究、課堂討論
【教學課時】:1課時
【教學課型】:新授課
【教學過程】
1、導入:探究園“材料透視”
請同學們閱讀課本p80—81探究園“材料透視”中的內容,并思考材料后的4個問題,結合問題自學“心靈導航”p83第一節“日新月異的社會發展”。
一、日新月異的社會發展
2、三分鐘后提問,學生回答 (略)
3、看圖片:“廣交會”會址今昔
(1)我國社會面貌的巨大變化
4、在p83“心靈導航”第一節“日新月異的社會發展”中找出社會的變化(今昔對比)
5、思考:改革開放20多年來,我國社會發展取得巨大成就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學生回答)
(即p81“材料透視”的第4小題)
原因:①改革開放這一正確政策的指引和實施;②我國人民的努力奮斗
(2)改革開放政策對于我國社會進步的重大意義
6、過渡:在當今社會繁榮進步的同時,我國也存在著不少社會問題――
二、社會問題與憂患意識
1、我國社會發展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提問:主要有哪些社會問題?(學生回答,并在書上劃出來)
7、展示一組有關人口負擔、就業壓力、環境惡化的圖片,并分析其對我們生活的影響。
8、分析探究園"沉甸甸的數字"(見課本p82)
分析:1.上述材料反映出我國存在怎樣的社會發展問題?(人口負擔---人口多,增長快;貧困人口多,經濟發展不平衡;人均資源占有量大大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2.你還能舉出我國存在的其他社會問題嗎?(亂砍樹木、交通阻塞、住房緊張、社會風氣下降…….)
3.這些問題的存在對我國的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有什么影響?
9、思考:怎樣解決這些問題?(見“心靈導航”p83倒數第二段。)
(2)關注社會問題,樹立憂患意識
提問:什么是憂患意識?(見p83—84,劃線)
10、出示名言: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顧炎武
鄧小平的名言:鞏固和發展社會主義制度,還需要一個很長的歷史階段,需要我們幾代人、十幾代人,甚至幾十代人堅持不懈地努力奮斗,決不能掉以輕心。
【教師小結】:
同學們,中學生作為社會的成員之一,有責任了解和關注我們所處的社會和社會問題,增強憂患意識和使命感。
【后記】:
1學生課前準備充分,課堂表現良好。
2學生能積極參與教學活動,課堂氛圍活躍,在活動中學生參與、合作、探究意識得到增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