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文化“地球村
2、文化背景不同會有不同的待人處事方式
活動五:假如是我,會怎么辦
大屏幕展示:
材料1:女兒回家,看見媽媽正要拿放在高處的東西。 女兒說:媽,我來拿吧!媽媽說:(a)不用了,謝謝。 (b)好,謝謝。(c)好吧,你來拿
請你選擇:
(1) 西方文化背景下的媽媽會如何說?
(2)我們中國人的媽媽會如何說?為什么?
(按照中國人的習慣,應該選c。在中國人傳統觀念中,家庭成員之間的互相幫助是 應該的,自然的,無需客氣說謝謝。)
材料2:一位來華不久的意大利學生,看到她的中國同學穿的很漂亮,連連稱贊。中國同學說:“哪里,哪里,隨便穿穿。”這種回答令意大利同學很納悶兒:“衣服明明漂亮,為什么不說好呢?中國同學是不是比較’虛偽‘?”。
(按照中國人的習慣,應該選c。在中國人傳統觀念中,家庭成員之間的互相幫助是 應該的,自然的,無需客氣說謝謝。)
想一想:
①得到別人的稱贊,你認為哪一種回答更加得體?你更習慣于那種回答?為什么?
②導致上述差異的原因是什么?說明了什么?對此我們應持什么樣的態度?
(導致上述差異的原因是各自的文化背景的不同。這說明:“生活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們,會有不同的待人處事方式”。對此,我們既要尊重本民族的文化價值,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的價值,與其他文化之間要平等交流、相互學習。)
教師總結:
生活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們,會有不同的待人處事的方式。我們既要尊重本民族文化的價值,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的價值,與其他文化之間要平等交流、互相學習。
今天,世界的發展更趨于多元化,各民族的文化相互融合,相互促進呈現出多元和諧的發展局面。
活動六:請你欣賞——
下面我們輕松一下,聽兩段不同風格的音樂。
大屏幕展示:《二泉映月》、《命運交響曲》音樂。
《二泉映月》這首樂曲自始至終流露的是一位飽嘗人間辛酸和痛苦的盲藝人的思緒情感,作品展示了獨特的民間演奏技巧與風格,以及無與倫比的深邃意境,顯示了中國二胡藝術的獨特魅力,它拓寬了二胡藝術的表現力,獲“20世紀華人音樂經典作品獎”。
《命運交響曲》——1808年貝多芬發表了他的《第五交響曲命運》,在貝多芬的《第五交響曲》里,“命運”是活生生的。它會“敲門”,它會蹣跚,它會歡呼。短短的30分鐘里,描寫了個人的孤獨感和人類世界的沖突。
中國的二胡經典名曲《二泉映月》和外國的鋼琴名曲《命運》是不同風格的音樂作品。雖然風格和所代表的文化背景不同,但各有其美,同樣受到了世人的喜愛和稱贊。
因此,我們既要尊重本民族文化的價值,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的價值,與其他文化之間要平等交流、互相學習 ,“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與共,天下大同”。
3、如何對待傳統文化和外來文化
活動七:相關鏈接——中國的世界自然文化遺產展示
大屏幕展示:
XX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開始審定“人類口述和非物質文化遺產”(又稱“無形文化遺產”)。對遺產,從任其自生自滅或小范圍的自發性保護,到全球化的協作保護,從對“有形”遺產的保護,到對“無形”遺產的保護,表明人類對文化遺產的全面尊重,標志著人類認識自己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從縱向來說,人們更加敬重前輩的創造;從橫向來說, 人類改變了由一種文化替代另一種文化的簡單認識,代之以不同文化之間的相互理解和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