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技飛速發展的時代里
第4單元第八課熱愛科技崇尚科學
感受現代科技
內容標準
三1.5感受社會生活的發展變化,增進關心社會的興趣和情感,養成親社會的行為。
三4.4了解我國在科技發展方面的成就,知道與發達國家的差距,理解實施科教興國戰略的現實意義,感受科技創新的必要性,努力提高自身素質。
教學目標
(一)情感、態度、價值觀:感受科技對生活和社會的巨大作用;初步培養科學的生活態度;做一個愛學習的好少年。
(二)能力:初步培養觀察生活的能力;培養收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培養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知識:了解現代科技給我們生活帶來的新變化,認識科技對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巨大推動作用。
教學內容分析
本課時所要集中解決的問題是聯系學生生活積累,感受現代科技給生活和社會帶來的新變化。
生活中,學生都能接觸生活中的部分科技產品,享受科技文明給我們帶來的便捷和快樂,這是本課時展開的生活基礎和動力。
支撐本課時問題解決的主要是科技知識教育和青少年為科技做貢獻的品德教育的相關知識,是科技知識教育的開端。學生生活在科技飛速發展的時代里,雖能體會到科技給我們的生活帶來的變化,但對科技在社會發展中能起到巨大的推動作用,尚存在認識上的不足。對學生科技知識的教育,要善于從實際生活中加以引導,幫助他們從感性認識人手,但同時也應引導他們進一步深化,感受科技對社會的影響。為此本課時在邏輯結構上設計了緊密相聯的兩目:一、現代科技給生活帶來新變化;二、科技——社會發展的強大推力。這兩目既是重點又是難點。
現代科技給生活帶來新變化,可以從吃、穿、住、用等方面反映出來,通過學生觀察生活,列舉實例,讓學生在全面分析的基礎上,感受科技給我們生活帶來的新變化。科技——社會發展的強大推力,需要引導學生放眼古今中外,縱觀上下五千年,探究出人類社會的發展伴隨著科技的進步,科技成為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強大動力。
本課時以生活中的科技實例為載體,反映科技對經濟社會發展所起的巨大推動作用。
因此,本課的教學就是要通過學生自己的信息搜集與處理、交流與合作、探索與發現,使學生獲取知識,體會科技對經濟和社會發展的作用,從而激發熱愛科學的思想情感。
教學準備
學生準備:通過報刊、雜志、電視節目或上網查閱資料收集生活中的科技事例;有條件的學生參觀科技博覽館,感受科技帶來的變化;收集歷史上三次科技革命方面的素材。
教師準備:收集科技方面的圖片,資料,調查了解學生在實際生活中掌握的科技知識和遇到的科技方面的困惑;制作課件。
教學活動
(一)創設情境,激趣導課
教師展示多媒體課件(1)“生活場景”:“你有一個親友在外省,請你想一個與遠方親朋好友聯系的方式。”此環節通過創設“說”的情景與話題,目的之一是培養學生觀察、認識生活中的實際問題的能力,目的之二是開闊視野,發散思維,激發學習興趣。
給學生稍微留出思考的空間后,讓學生發表自己的見解,如:寫信、發電報、上網聊天、發電子郵件、發手機短信、可視電話等。(此處讓個別學生嘗試自己的方式,如:現場在電腦上發電子郵件、短信等)
在學生表達完自己知道的方法以后,教師歸納提升,引出話題:“根據剛才的回答,請你把這些通訊工具按出現時間的先后排列,你會發現什么?”學生隨意回答,如:隨著科技的發展,我們的通訊越來越快、便捷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