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課《生命健康權與我同在》教案
同樣的權利,同樣的愛護
教學方法:講授法;討論法;情感激勵法。
導入新課:
我們都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都享有憲法和法律予以保障的公民權利,生命健康權是行使其他權利的先決條件,那么我們究竟如何正確行使生命健康權呢?今天我們學習第二框同樣的權利,同樣的愛護。
一、積極行使生命健康權(板書)
活動:情景分析
目的:通過情景分析,激發學生的探究意識,使學生進一步形成對生命健康權的正確認識,引導學生珍愛生命,正確行使生命健康權。
要求:
學生閱讀兩段材料(見教材 28 頁和29 頁),思考并回答下列問題:
(1)教材 28 頁上的圖景中,人們在行使什么權利?
(2 )我們還可以采取哪些方式行使上述權利?
(3)分析教材29 頁的三個情景中哪些行為屬于合法行為?哪些屬于放棄權利的行為?為什么?
(4)我們身邊有哪些珍愛生命健康權的事例?
(5)結合自身實際情況,說明如何更好的珍愛生命,行使好生命健康權?
教師指導,得出結論:我們每個人都有生命健康權,都應該珍惜自己的生命健康權。作為青少年,應正確行使生命健康權,認識到關注自己的生命和健康是一種責任,要提高重視自身安全和健康的意識。學會運用法律保護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和健康,不得侵犯和危害人的健康,生命和權利。
二、關愛他人的生命與健康(板書)
1、關愛他人的生命與健康是道德義務更是法定義務(板書)
活動:小哲傷害案
目的:通過對小哲傷害案的分析,使學生認識到不得侵害他人的生命健康權,害人就是害自己,遇事應冷靜,應通過合法手段解決問題。
要求:學生閱讀材料(見教材 30 頁)思考:
(1)此事給小君,小哲雙方家庭造成什么后果?
(2)這樁慘案帶給我們了什么教訓?
(3)“進一步山窮水盡,進一步海闊天空”,“非法侵害生命健康權者受制裁”結合這兩句話,談談如何避免此類慘案的發生?
教師指導總結:我們自己有生命健康權,而其他人也有生命健康權,我們不但要維護自己的生命健康權,也要維護他人的生命健康權。關愛他人的生命與健康是道德義務更是法定義務。我們常說“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的利人就是利己,虧人就是虧己,讓人就是讓己,害人就是害己,君子以讓人為榮。
活動:同學落水之后
目的:通過對同學落水之后三種不同做法的分析,引導學生認識到既要珍愛自己的生命和健康,也要主動關愛,他人的生命與健康。
要求:學生閱讀案例(見教材 35 頁),2 、分組討論下列問題:
(1)請從法律與道德等方面評價上述三種表現;
(2)如果你遇到類似情況,應該怎么辦?并說明理由。
各組選派代表發言交流,教師指導、歸納。
2、遠離暴力文化(板書)
馬基雅弗利說過“世界上有兩種斗爭方法:一種方法是運用法律,另一種方法是運用武力。第一種方法是屬于人類特有的,而第二種方法則是屬于野獸的”。
漠視生命、暴力昭彰,是一個全球性問題。其中原因非常復雜,但人文教化的缺失和暴力文化的泛濫是暴力蔓延的一個重要因素。含有暴力內容的電影、電視、電子游戲、書報等(統稱暴力文化),對于青少年無疑是毒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