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課《生命健康權與我同在》教案
理性探析:展示《小楠的故事》情景二及姐姐的想法:
情景二:大家都為小楠的病情所苦惱,經過爸媽、姐姐和老師的勸說,小楠放棄了“自殺”的念頭,對生命和健康重新樹立了信心。但是高額的手術費卻是燃眉之急,光靠爸爸媽媽起早貪黑的打零工、靠學校同學老師的捐款,遠遠不夠。于是姐姐也想停學打工。但因為是未成年人,所以幾天找工作都碰了壁。一次,她發現路邊圍了一群人在看一個斷臂少年,跪在那兒,面前放著——張紙,寫滿了自己的曲折經歷,很多人看了都很同情,紛紛往他面前的罐子里投硬幣。姐姐若有所思……“我想打工,可說是未成年人,違法!我為何不像他一樣?斷自己的胳膊少自己的腿總不違法吧?只要能得到別人的同情,能得到更多的幫助,我愿意受這份罪……”
引導討論:你贊同小楠姐姐的想法嗎?為什么?
設計意圖:對案例情景展開討論,提出質疑,使學生在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加深對生命健康權的理解,明白自殘非但損害了自己的生命健康權,而且也會給社會帶來更大的負擔,與社會道義相悖,與法不合。
活動明理——我有我一套
活動:“幫助小楠,我有我一套”:如果你是小楠,你會怎樣來爭取自己的生命健康權呢?
過渡:小楠批評了姐姐的這種想法,他覺得自己的生命健康權應該自己來爭取。
展示《小楠的故事》情景三
情景三:小楠批評了姐姐的這種想法,他覺得自己的生命健康權應該自己來爭取……最后,小楠寫了一封信,寄給了當地的廣播臺,字里行間充滿了對生命與健康的熱愛與渴望。播音員將這封信在整個城市播報,傳遞了生命的呼聲,呼吁大家一起來關注和幫助小楠,并親自帶頭籌集捐款,短期內便籌足了整整10萬元,將小楠送上了手術臺。
師:小楠最終通過自己的努力和大家的幫助,維護了自己的生命與健康權利。
設計意圖:這樣設計,對案例情景提出質疑,展開討論,使學生在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加深對生命健康權的理解,明白除了為正義獻身外,生命健康權不能讓于或拋棄。自殺自殘非但損害了自己的生命健康權,而且也會給社會帶來更大的負擔,讓學生明白每個人都應該注意保護和積極爭取自己的生命健康權,再次感受這正是對自身的關愛與責任,從而實現對本框重點的突破。
②珍愛生命與健康是我們的責任(板書)
師:通過第一節課的學習,我們明白了權利與義務的關系就好比一個硬幣的正反兩面或者一塊磁鐵的正負極,擁有一定的權利就要負有相應的義務,行使權利的過程同時也是履行義務的過程。那么,我們現在提倡積極行使自己的生命健康權,同時我們又要履行哪些義務呢?
二.關愛他人的生命健康(板書)
攻克難點:對“關愛他人的生命與健康”的教學。(主要采用討論法,情景教學法,直觀演示法)
對于難點的教學我主要從以下三個層次去突破:1.關愛他人的生命與健康是道德義務更是法定義務 2.遠離暴力文化 3.樂于助人,見義智為
活動四: 《一封來自監獄的懺悔書》
1.活動過程:⑴播放事先準備好的錄音資料——《一封來自監獄的懺悔書》。(錄音材料改編自教材p30的案例分析,以第一人稱獨白的形式闡發懺悔的心聲更能引起學生心理的震撼和情感的共鳴)
⑵分組討論:①小哲因什么而懺悔?他的行為造成了什么樣的后果?②是什么原因導致其走上犯罪道路?③你覺得這個結果可以避免嗎?